10.18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秋天到了,正是一年一度吃大閘蟹最好的時候,很多小夥伴都在中秋或者國慶節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送點大閘蟹。現在大閘蟹禮盒那麼多,應時又好看,但是這個禮總是有人送/收的不那麼舒心。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如今市面上的大閘蟹大多是以禮券的形式售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紙螃蟹”,很多消費者為了方便也比較傾向於選擇這種方式購買。今天小金就跟大家探討一下“紙螃蟹”中藏的那些貓膩~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紙螃蟹”盛行

成都的董先生在中秋期間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張大閘蟹的券,上面寫著:陽澄湖鎮大閘蟹,1888型。備註有提貨須知。

但是董先生在提貨的過程中卻遭遇了重重阻礙,要麼電話打不通,要麼打通了預約時間一直往後拖。好不容易收到了螃蟹,卻發現有好幾只死蟹,於是又開始了漫長了維權之路。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今年中秋節的時間較早,陽澄湖大閘蟹捕期還沒到,但是各種禮品券、提貨券已經在市場上搞得紅紅火火。一般禮品券預售後,要等到大閘蟹上市才能提貨完成交易,這使得大閘蟹禮品券在業界被稱為“紙螃蟹”。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市場上銷售的“紙螃蟹”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有限期的,比如兩三年之內都可以提取,還有一種是長期有效的,也就是每年都可以用,沒有時間限制。

大閘蟹到“紙螃蟹”,

商品為何會“禮券化”?

商品券的出現必然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一定程度上來說,商品券的出現為消費者和商家都帶來了好處。

對消費者來說:

實物變禮券,便攜性強,易轉讓流通。

有些企業在過節的時候會發放一些福利,如果直接發實物,員工帶回去就很不方便。商品券的出現為許多企業解決了一個難題。商品券絕對是一個精明的創新,它便攜性強,易轉讓流通,拿到券可以自己用也可以方便的送給別人。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對商家來說:

減輕銷售壓力,增加可用資金。

很多商品券是預售,比如大閘蟹,提前幾個月就可以開始銷售,比起9月份上市之後再銷售,銷售壓力能減小很多。

最重要的是,預售商品券會帶來鉅額的沉澱資金,如果一張大閘蟹券200元,賣出1萬張就能帶來200萬元的資金。這筆資金在2-4個月之內都在商家手中,一方面緩解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利用這部分資金進行再營收。

“紙螃蟹”都有哪些坑?

以禮券形式上市的大閘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便利性,但是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禮券漏洞四處挖坑。這裡小金為大家列舉比較常見的兩點:

1

到期收不到貨

我們上文提到的董先生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到了提貨時間卻始終預約不上,明明是在9月底,預約時間卻已經排到了10月20多號。甚至到了預約時間還是無法發貨,客服一再推脫,發貨時間無法確定。

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電商會投一兩百萬在廣告和刷單上,刷出高銷量來吸引消費者,然而作為一種預售券,本身就是有一定風險的。商家無法準確預估最終螃蟹的產量,但是對於預售券卻無限制的售賣。等到大閘蟹上市,有一部分消費者就無法提貨,甚至要拖到第二年第三年才能發貨。一旦被買家投訴,商家可以換個招牌重新刷銷量。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2

缺斤少兩

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遇到過的,一般大閘蟹都會拿繩子綁住,“賣螃蟹送繩子”,防止螃蟹掙扎逃跑。但是有些商家是“賣繩子送螃蟹”,用沾過水很粗的繩子把螃蟹繞個五六圈,一個螃蟹的重量就能相差很多。賣券的時候標註的是4兩,真拿到手可能也就是2兩的小毛蟹。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消費者應該如何防備?

1

尋找靠譜的商家

雖然市場上有不少的坑,但是也不是沒有可以信賴的商家,消費者應該儘量少圖便宜,不要輕易被價格誘惑,儘量通過比較正規、規模較大、品牌能力較強的商家購買。

2

儘量少使用禮券

雖然目前禮券經濟繁榮,但是有很多消費者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更加註重送禮實物的質量,在商場實地打包再寄出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另一種故事續演:

商品“禮券化”走向“證券化”

商品向“證券化”的轉變在於商品從實物變為禮券,從現貨變為期貨導致的套利與炒作。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這樣一個例子:

經銷商印刷2000張面值500元的蟹券,400元賣給企業採購人員,企業採購人員拿去送禮,收禮者以250元的價格賣給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回購螃蟹券每張賺100元,輕鬆賺到20萬元。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這種做法其實主要就是經銷商虛高發售,然後在市場上轉一圈,商家甚至完全不需要賣螃蟹就能躺著賺錢。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初步的證券化了,再發展下去,如果有更多的買方和賣方就會出現一個成熟的交易市場,比如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炒鞋”。

而商品證券化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商家不再重視產品本身,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大閘蟹券中藏貓膩,“禮券經濟”背後有哪些深思?

其實,無論是商品的禮券化還是證券化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有利有弊。

不過總體來說,商品禮券化是一種創新,讓消費者和商家都能更便利,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嚴格的監督和約束,否則就很容易出現濫用的現象。消費者如果無法確定商品質量,不如暫時捨棄禮券,或者找比較值得信賴的商家,別讓開開心心的送禮變成了添堵~


今日小問題

你被商品券坑過嗎?

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