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2018年,北京樓市可能會出現的幾個變化

-近期成交速度加快

2018年北京樓市仍然會保持平穩態勢,但這種平穩態勢下可能會有幾個調整,對於購房者來說需要注意。

一、前提

ZZ因素,2018年北京房價不能有過高漲幅,如果明顯上漲,肯定會打壓。

起碼9月份之前會這樣。

二、供需關係

從近幾個月的觀察來看,北京的供需關係極度緊張,剛需入場,房價必漲。目前正處於成交量上漲的階段,這兩個月的成交量都突破了一萬套。

如果不能理解北京的供需關係,翻歷史文章。(文末有鏈接)

三、打壓預期

一旦樓市有上揚跡象,則政府必出來干預,打壓市場預期。這個打壓不出意外應該是出臺新的購房合同,目前的“陰陽合同”被廢除。

時間應該在4月之前,更大的可能是3月初前後。

影響:

政策出臺一定會引發市場震盪,短期房價普遍下跌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因為政策出臺後,大量的非滿五唯一住宅面臨了高昂的稅費,

購房者預期發生調整,樓市又會面臨短期的低成交量態勢。

短期(估計2個月以內)調整結束後,樓市開始分化,滿五唯一住宅會變得極度稀缺,價格開始上漲,非滿五唯一住宅維持在相對低價。

應對措施:

中介公司可能會有應對措施出現,比如把避稅的費用籤一個三方協議之類,但也只是可能。像鏈家這種大的中介公司估計不會冒險,起碼新合同出臺後短期內不會。

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有了應對措施,購房者的預期仍然是下降的。

四、穩定預期

之前說過了,今年一定是平穩態勢,打壓之後市場變冷,這也並非政府希望看到的,所以緊接著肯定會有利好。

大概率會是提高非普線標準。

北京的非普通住宅劃定還是執行的2014年的標準,這幾年北京房價漲幅這麼大一直沒有做調整,這使得很多房子的價格都超出了這個標準,於情於理都該上調。

而上調非普線標準無疑是有利於整體市場。

時間上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和新合同規定同時,這樣市場的預期會錯亂,既有利好又有利空;另一種是在新合同出臺後兩個月之內,這樣市場的預期就會有一個起伏。

五、大方向

從去年開始的政策調整,一個大方向很明顯,那就是去貼合那句:“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如果真如我們猜想的那樣去調整非普線,出臺新版合同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這個大方向的。

六、實操

如果是剛需,首套首貸,最好早買。

一般情況下,剛需都會買滿五唯一的房子,低首付然後用盡貸款額度。

這種房子在2017年市場很差的時候,成交量同樣差,很多業主把房子掛出去半年無法成交,很正常。業主心態本身是很平穩的。

所以如果2018年出臺了以上提及的兩個政策,那滿五唯一房子的業主心態會變好。

反正之前就很難賣,調整後恰恰是有利於這樣的房源,因為非滿五唯一的房子稅費實在是太高了。

不出意外,增加的這部分稅費大部分要由賣家承擔。而賣家如果看到自己房子降價如此嚴重,可能就不賣了。市場供應也會大大減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說政策前一套500萬的房子,非滿五唯一,稅費40萬。

成交後,買家實際上付出了540萬,賣家得到500萬,政府拿走40萬稅費。

政策後,這套房子網籤價提高,稅費增加了60萬,總共稅費100萬。

那麼對於買家來說,自然是不願意承擔增加出來的60萬稅費,賣家想要把這套房子賣掉,就要調低這套房子的價格。

最終的結果,在儘量剔除掉一些比較弱的影響的前提下,實際上是

買家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賣家虧了很多。政府賺了稅費。

這種情況下,滿五唯一的房源就變得更加珍貴。

以上分析其實對於換房的朋友來說借鑑意義比較大,自己的房子是哪種類型,會不會受到新政的影響,可以自己想一想。

對於想要全款買房的朋友,有機會撿漏,到時肯定會有人拋盤,但這也屬於小概率事件。

七、其它

假設以上兩種調整發生後,市場情況不是特別樂觀,比如說房價下調比較嚴重,市場悲觀情緒較濃的話,別擔心,政府肯定還會出臺其它政策鼓勵大家買房。

總之,還是那句話,2018年北京樓市以平穩為主。

(2018年1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