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郭嘉跟諸葛亮誰厲害?

用戶6411928188840


起三國時期的謀士,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諸葛亮,而就在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正是曹操的謀士郭嘉病逝之時。有一種說法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麼,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呢?畢竟他們倆在不同的時間段發揮作用,要相比較還是很困難的……

一、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諸葛亮是蜀國丞相,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那麼,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呢?其實若論智謀,諸葛亮可能確實不如郭嘉,但郭嘉死的太早了,可能後世來說諸葛亮的影響更深遠一些。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更是將諸葛亮進一步到了“神化”的地步,其實歷史上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等並不是諸葛亮的事蹟。所以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這個問題,如果人們覺得是諸葛亮,很大一部分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二、郭嘉和諸葛亮實力對比

三國時期,不僅盛產了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馬超等猛將,更誕生了司馬懿、陳宮、周瑜等謀士。可以這麼說,因為《三國演義》等書籍等影響,三國曆史人物的知名度可以稱得上古代最高的。其中,就謀士來說,一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無疑勾起了比較兩位謀士地位的討論。那麼,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呢?

首先,儘管二人分屬不同陣營,但是在地位上卻非常相似。其中,在得到孔明後,劉備不禁感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與相對應,曹操也用“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來讚賞郭嘉。在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蜀國的未來全部寄予在諸葛亮身上。而雖然郭嘉年僅三十八歲就去世了,但在其生前,曹操也希望把後事交給郭嘉…先編到這裡吧歡迎評論留言



創作者小剛


郭嘉與諸葛亮,誰厲害?對於這個問題,已經答過很多次了,這種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不知道對於提問題,你們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郭嘉的名聲嗎?

如果把二者拿來進行比較,這兩個人根本無法比較,不是因為他們兩個沒有較量,而是他們兩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不能相提並論,你那星星跟月亮相比,怎麼比?根本就無法相比。

郭嘉在歷史上就是個默默無聞的謀士罷了,要戰略沒戰略,要戰績沒戰績,在計謀也只有遺計定遼東,其他的就沒什麼好說的,可能會有人說,郭嘉還有個十勝十敗論,其實對於這個十勝十敗論,這只是對曹操打敗袁紹起到信心的作用,對於曹操打敗袁紹也沒有起到實際性的作用,而且這篇十勝十敗論,也談不上兵法,所以吹郭嘉是真的沒有什麼好吹的。

在反過來說說諸葛亮吧,說戰略,一篇《隆中對》千古戰略名篇,說戰績,聯吳敗曹,戲耍周瑜,巧奪荊州,取益州,定川蜀,七擒七縱等,有的是,說頭銜諸葛亮遠遠比郭嘉多的不是一點,更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頭銜。下面隨便例舉幾個諸葛亮頭銜,供大家參考。

諸葛亮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思想家、書法家、戰略家、發明家等。

中國武廟十哲之一

中國文廟大儒之一

中國十大軍師之一

中國十大謀士之一

中國十大名相之首

中國十大出將入相之一

中國十大儒將之一

中國古代名將通史前五

中國戰略家代表人物

中國儒將代表人物

中國 “智聖”

這些頭銜,豈是一個郭嘉謀士頭銜能比的嗎?把這兩人拿來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


汐水柔情


這個問題雖然沒有人能完全說服誰,但是首先有點不確切的說法,郭嘉是軍師沒錯,但是諸葛亮更傾向於是統帥,而非軍師!蜀國的主要謀主軍師是龐統和法正!而且在魏國,郭嘉也沒有達到頂級軍師,曹操的謀主主要是荀攸和賈詡。當然魏國人才出奇的多,比如軍師還有程昱,劉曄如果放到蜀國應該也都可以達到一流水平!

三國志也記載,諸葛亮最擅長的是內政,外交也很厲害,軍事並非諸葛亮最擅長的,當然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也很不錯!所以諸葛亮是比較全面的人才,因為蜀國人才凋零,所以諸葛亮一個人頂魏國幾個人用的,內政方面可以頂魏國的荀彧,吳國的張昭,軍事方面又可以頂魏國的荀攸、賈詡,吳國的周瑜、陸遜。統率方面甚至可以跟曹操對壘,壓制司馬懿!

但是諸葛亮大部分時候是作為統帥的,劉備在的時候,按正史上來說,諸葛亮也沒有一直隨軍,直到入川救援時,諸葛亮開始獨自領兵進川救援,夷陵諸葛亮也不在,劉備去世後更是獨掌大權,一直都是統帥的角色,所以兩人的可比性並不高!而且兩人並沒有任何交集,諸葛亮出山時,郭嘉已死!

但是綜合來說,諸葛亮是比郭嘉要厲害的,諸葛亮是全才,陳壽也把蜀國的法正比作魏國的郭嘉,有奇才但是性格也有缺陷!


胡侃解密三國


首先,明確一點,這裡說只是<>裡面的諸葛和郭嘉。

先放兩張我喜歡的圖,看看誰更帥。


喜歡三國的人,對這兩個大佬的事蹟肯定都很熟悉了,這裡不再做詳細敘述,同一個時代的兩個天才,沒能出現正面的較量,實在令人遺憾。下面我們從各個方面來進行對比。

謀略,郭嘉號稱鬼才,為曹操集團的前期發現做了非常大的貢獻,大戰之時,未嘗敗績,可見其謀略之高,最後就是死了,也幫曹操平定了遼東。

諸葛號稱臥龍,驚世之才,得之可安天下。生平戰爭無數,計謀百出,可謂是智謀萬花筒。幫助劉備集團從小做到大,功績斐然。六出岐山,七擒孟獲,同郭嘉一樣,死了以後也帶走了魏延。二者謀略方面不相上下。

統御,郭嘉雖然計謀厲害,但是沒有做過主帥。諸葛上來就是統帥,所以級別不一樣,此一項,諸葛勝。

政治,曹操集團,政治上有個牛人叫荀彧,荀彧還有個侄子叫荀攸,還有程昱,戲志才等等一眾牛人,可能郭嘉沒機會發揮吧。劉備集團就不一樣了,麋竺,孫乾,簡雍,馬良,楊儀等,人數雖多,但是諸葛是丞相,他的政治能力肯定更高。此一項,諸葛勝。

識人用人,郭嘉沒有這個權利,所以無法比較。

經濟建設,郭嘉沒這個權利,無法比較。

總結來說,諸葛綜合能力強於郭嘉。諸葛是丞相,一手抓所有事情,郭嘉是謀士,沒有權限涉及到其它方面。

歡迎各位小夥伴批評指正,一起探討。


Hardy


是郭嘉厲害,還是諸葛亮厲害?這麼比較一點都不公平,因為郭嘉跟諸葛亮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試想一個總攬蜀漢軍國大權的丞相級別的人物,怎麼會跟一個不帶長的小小參謀去爭一日之短長?

郭嘉是個有能力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在曹營五大謀士之中,年紀最輕,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也許會跟諸葛亮唱一唱對手戲。而在曹營五大謀士之中,也就是郭嘉有可能跟諸葛亮巔峰對決:荀彧荀攸因為反對曹操代漢自立,已經被猜忌雪藏,而賈詡又是個極端自私的老滑頭牆頭草,到時候是支持司馬懿還是曹爽都很難說,而程昱(141年)則比曹操(155年)荀彧(163年)還老,“託孤寄命”顯然是不可能的。

郭嘉最受曹操器重的地方,在於他對曹操是無條件支持,卻對所謂的漢室基業不感冒,要是曹操想代漢自立,郭嘉肯定第一個站出來舉雙手支持。所以郭嘉是最有可能成為曹魏陣營頭號謀臣乃至文臣的,而“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郭嘉,一定可以與諸葛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但是郭嘉有本事,也不至於把諸葛亮嚇得不敢出山,諸葛亮有能耐,也不會把郭嘉嚇死。諸葛亮出山的時候,不知道郭嘉已經死了,而郭嘉死前,也不知道諸葛亮已經出山了。 事實上,在郭嘉死前、諸葛亮出山之際,這兩個人都沒有引起敵對陣營的足夠重視,因為軍師祭酒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而諸葛亮在荊州“臥”了那麼長時間,他老婆的姨夫劉表也沒說要給他一官半職。

雖然沒有太多可比性,但是既然題主提出了問題,那麼半壺老酒半支菸就勉為其難來比較一下……

首先比投靠勢力:有差距,但也不是天壤之別。郭嘉是曹操陣營的謀士,或者說是漢獻帝名義上的屬下,而諸葛亮是劉備陣營的,名義上先前也是漢獻帝屬下,後來成了蜀漢或者季漢(但是諸葛亮及劉備劉禪都稱自己為大漢)的軍政首席執行官。

有人說,劉備是割據勢力的頭目,跟曹操沒法比,所以雙方的官職也不能比。但是要知道,能夠在赤壁和漢中擊敗曹操,並且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劉備勢力雖然跟曹操有差距,但也不至於蜀漢的丞相地位比不上曹魏的軍師祭酒。

再看排行,郭嘉是軍師祭酒,這個官職是曹操“整改”來的,把軍師和祭酒兩個官職結合在一起,就成了首席謀士的專屬名詞。當過在新聞媒體幹過的人都知道,首席記者看似風光,甚至能參加編委會,但是手下一個人也管不著,還不如一個採訪組長,能夠有一幫小弟前呼後擁,還能參加個發佈會拿點紅包,好一點的媒體還有出國採訪兼旅遊的機會。

而郭嘉這個人,原先是袁紹陣營叛逃到曹操那去的,在他之前,已經有荀彧荀攸叔侄和程昱,前後腳來到的還有毛玠,荀彧才是跟諸葛亮同級別的文官之首,官至漢侍中,守尚書令,諡曰敬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數十年;而曹操見了程昱那是“如撥雲見日”,先後當過省級幹部東平相、尚書、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奮武將軍;毛玠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首倡者,先給曹操當組織部長,後來又當了副總理級別的尚書僕射。

郭嘉有史料記載的主要功績,有兩個半,“十勝十敗”說讓曹操下決心和袁紹正面作戰並打贏了但是真正首倡並得到曹操認可的,是荀彧;兵貴神速輕騎定遼東,也對了贏了;這是兩個功勞,而功勞就在他出主意幫腔,而不是親自去打的,大主意還得曹操拿;對劉備不殺不縱的軟禁策略,曹操只聽了一半——沒殺,沒聽另一半——放了,其實應該儘早建議殺掉,要是沒有劉備攪局,孫權根本就打不過曹操,早就統一了,所以不殺不放是個餿主意。

郭嘉也沒有獨當一面的經歷,或者是知人善任的曹操認為郭嘉是個好文案,但不是個好執行官,所以放心把後背留給荀彧程昱,讓他們分兵把守,並且頂住了呂布的騷擾。

反觀諸葛亮,一加入劉備陣營,馬上就成了文官之首,劉備像曹操對待郭嘉一樣,也給諸葛亮創造了一個官職,叫軍師中郎將,也就是總參謀長,比郭嘉那個作戰參謀軍師祭酒大了不止一個級別,後來更是當上了蜀漢丞相,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曹操這個人很會說話的,對手下一貫不吝溢美之詞,比如他把荀彧比作“吾之子房”,許褚比作樊噲,張郃比作韓信,而郭嘉到死,一直是軍師祭酒,沒有升遷。遠不如劉備那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來的親切,也不如軍師中郎將官職來的實在。

所以後世史學家評價說,曹魏陣營,文臣第一蕭何式的荀彧,第一謀士(史稱謀主)軍師荀攸,那是張良之亞,也是官渡之戰的前敵總參謀長。

至於郭嘉,只是由於死得過早才引發出“若是郭嘉還活著會怎麼樣”的假設而聲名大噪的,就像人們猜測如果關羽張飛不死蜀漢會不會一統天下,張郃不死司馬能否吞曹一樣,都是空中樓閣。如果荀彧荀攸程昱早死,可能有人也會提出“如果某某不死,曹操早就統一地球”了 ……


半壺老酒半支菸


問誰厲害,就要看兩個人的相對功績。但其實這兩個人正史中並沒有交集(諸葛208年以後才能展現,而郭嘉已經在207年英年早逝),而且郭嘉專精行軍作戰謀略,諸葛致力安邦定國,又分處兩個不同國家,是在沒法定論。郭嘉的貢獻是協助曹操掃平諸侯,功績主要在群雄混戰階段。諸葛貢獻在於穩定夷陵戰敗後落魄的蜀漢,並鞠躬盡瘁南征北伐,磨練軍隊,以攻代守,延續蜀漢壽命。毫不誇張的說,兩人對比無異於關公戰秦瓊,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如果硬要分出個勝負,我就講講個人粗陋的見解吧。

因為國籍和時間斷代,僅以兩人官職重要性,以及兩人的可替代性為討論。

先看官職重要性。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後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後來發現袁紹難成大業,遂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這是歷史評價,可見郭嘉最高官職是軍師祭酒,也就是軍隊參謀長,而諸葛長期擔任蜀國丞相,阿斗亞父。因此此處諸葛略勝!

再看可替代性,曹魏軍師,郭嘉前有荀彧,戲志才,後有賈詡,劉曄,程公英。相對人才欠缺的蜀漢,諸葛執掌宰相之職14年,事必躬親。由此看來,諸葛相對重要些。

因此,個人認為,一定要比較的話,諸葛是略勝的。


血色逐鹿


我自然是覺得諸葛亮厲害!

因為在三國謀士頗多。

在諸葛亮出山前,就有“得鳳稚臥龍其中一人,可得天下”這種說法。

那說明在當時這兩人就已經是公認的有經天緯地、定國安邦之材。

在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前,就有徐庶幫著劉備,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讓劉備一下感受到了擁有軍師的重要性。

江山、土地並不是完全靠武力就可以謀到的,也需要智慧,需要運籌為幄的高人指點。

曹操控制了徐庶的母親,逼迫孝順的徐庶為他所用。徐庶迫不得已離開時,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劉備有了諸葛亮,抵萬千軍師,從屢敗屢戰的情況開始反轉,終於有了自己的落腳點,為後來蜀國的建立掙下了地盤。

曹操剛開始有郭嘉時,確實也屢戰屢勝。但並沒有人推崇郭嘉為當世高人。那麼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定還是有不足之處。

三國之後,即使再有聰明智慧的謀士出現,也只是贊他“賽諸葛”、“似諸葛”。

所以本人覺得還是諸葛亮厲害,天下人推崇!



天隨人願望


大家好,我是生活問道,不一樣的角度看歷史。

熟知三國的人都知道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如果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來分析的話,他們二人到底誰更勝一籌?畢竟這二人沒有直接對話,所以,只能從二人的做為做對比了。

他們二人有個相似之處,都是年少英才,諸葛亮出山時26歲,郭嘉27歲。郭嘉死的時候38歲,就在郭嘉死的這一年,諸葛亮接受了劉備的邀請。


還有個相似之處,郭嘉跟隨曹操之時,曹操也處於創業初期,兵微將寡,當然和劉備比還是強很多的。但是和老牌諸侯比,例如袁紹,袁術都比他實力強。

第三個相似之處,郭嘉在曹操身邊時也是曹操事業發展最快的階段。郭嘉用了十一年時間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當然,這並不是說荀彧,荀攸,毛玠,賈詡等謀士不重要。不過如果論關鍵時刻的重要性,郭嘉當真是當仁不讓的。

曹操哭過兩個人,一個是為他而死的典韋,和典韋一起死的還有他的兒子和侄子,但是曹操在祭奠典韋時哭的最兇(真假不論,反正眼淚是下來了);一個就是郭嘉。《三國志.郭嘉傳》說:“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如此!”這個應該是可信度比較高的記載了。當然,赤壁之戰別的謀士也提過建議,僅僅是心中的擔憂而已,說不出道理來,沒有數據支持的反對,那個老闆也不會聽的。


郭嘉功績:

1,曹操戰呂布時,幾番激戰不勝,沒有信心的時候,郭嘉力主再戰,並斷言說這回一定可以打敗呂布,果然白門樓生擒呂布,消除一大患。

2,戰官渡時,曹操投入了所有的家底。許都空虛,所有人都擔心孫策或是劉表會偷襲許都。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曹操將必敗無疑。可是郭嘉卻斷言無論是孫策還是劉表,都不會偷襲許都。結果果然如他所料。

3,官渡之戰後袁紹勢微身死,曹操征討袁紹的兒子袁尚,袁譚,接連取勝,所有人都建議加大打擊力度。但是郭嘉反而請求退兵,並說出自己的理由:“袁氏兄弟有難則和,難解必爭。”果然曹操剛一退兵,袁氏兄弟就拔刀相向。

4,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尚和袁熙被曹操打敗投靠了烏丸。由於烏丸地處遙遠,環境惡劣,所有人都反對征伐烏丸,但是郭嘉卻建議打。他告訴曹操,要想統一北方,烏丸就必須要拿下。《三國志.郭嘉傳》記載:“恃其遠”必“不設備”,所以這一仗必須要速戰速決。對於很多人說的袁氏已經被滅,不足為患,他卻認為袁氏經營幾代,人脈甚廣,加上烏丸也有不弱的實力,一旦它們之間聯手,必成大患。

曹操聽從郭嘉建議,率大軍出發,兵入險地,幾乎全軍覆沒。在進退兩難之時,躺在病榻上的郭嘉給他最後進言兵貴神速。曹操殺馬為糧,鑿井取水,親率騎兵直取烏丸,一舉得勝,消滅了烏丸蹋頓。

對於袁尚袁熙投靠公孫康,曹操按照郭嘉遺計,靜觀其變。果然,郭嘉“遺計定遼東”。公孫康主動殺了二袁送給曹操。

曹操對於郭嘉的評語是“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在進表漢獻帝為郭嘉請封時說:“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

郭嘉獻計無數,早早對劉備就有了應對之策。他對曹操建議:劉備不是甘居人下的平庸之輩,所以一定不能放過他。但現在是用人之際,劉備在天下有很高的聲望,所以也不能殺他。所以,既不能殺,也不能放。看住他就好。可偏偏曹操就輕易的放走了劉備,唯一的一次沒有聽郭嘉的,結果帶來的後患是三分天下。

諸葛亮:

郭嘉死的那年諸葛亮26歲,所以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蠻不是那麼回事。

我們先看看《三國志.諸葛亮集》對諸葛亮的描寫“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從這裡能看出諸葛亮無論是容貌還有才學都是非常出色的。

再來看看諸葛亮的社會結構:

諸葛亮由他的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而諸葛玄和劉表是好朋友,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定居。這個關係是表面關係,還有一個更隱密的關係網。

諸葛亮的岳母和劉表的老婆(就是蔡氏)是一奶同胞的親姐妹。按照輩分,劉表是諸葛亮的親姨夫,這個關係不可謂不近。

另外。諸葛還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關係網,像石滔,徐庶,司馬徽,龐德公等人都是他忠實的朋友。《三國演義》中寫到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都沒在家,不管去了那裡吧,至少劉備白跑了兩趟------真假不論,咱們就按照這個思路來捋。

第三次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給劉備講天下大勢之時,用到了一張地圖,畫的非常詳盡。從這裡就能看出個問題:古代交通工具落後,百里路都要走些日子,更何況漢中,西川,更別提再遠的東吳,北方了。那麼這張如此詳細的軍事地圖諸葛亮是怎麼得到的呢?他那年才不過26歲,即使他每日奔波在路上,26年也未必能走完。更何況他還動不動就和朋友抱膝長談。

這麼一來,他獲得地圖和信息的來源只有兩個:一是古籍記錄的,二是朋友帶回來的。古籍中地圖之類的還可以理解,但是天下大勢的變幻,只能是有人在幫他蒐集了。因此,諸葛亮才可以在茅廬卻知天下事,未出山以三分天下。

這是他出山之前不怎麼為人所知的事情,至於出山後的做為,三國中記載詳盡。

總體來說,這二人各有優勢:

郭嘉善於把握細節,算無遺策。但遺憾的是郭嘉始終是以謀士的身份出現,沒有實際排兵佈陣的經驗。在郭嘉死前的十一年裡,曹操每戰必親征,這也是曹操收下所有謀士共同欠缺的一個方面。而且,郭嘉不屬於戰略規劃者,他的作用是無論曹操提出什麼樣的目標,他的作用是幫助曹操將這些目標變成現實。這一點,他和最早提出“迎天子以令天下”的毛玠,荀彧來說有些差距。

而諸葛亮則謀定後動,戰略大局清晰,料敵於先。不但將窮途末路的劉備培養成一代君王,聯吳抗曹更是提現出超人的戰略眼光。最主要的是諸葛亮輔佐劉備時,劉備兵微將寡,諸葛亮從招兵買馬,負責訓練開始一步步幫著劉備建立起來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且,諸葛亮的到來,也是《三國演義》中戰法最豐富的時期。諸葛亮徹底將戰爭變成了一門藝術。

因此,如果真的要全面評論的話,還是諸葛亮更勝一籌。畢竟,郭嘉只為曹操效力十一年,他的能力展現出來的太少。


生活問道


郭嘉雖然出色,但論才只不過是曹操幾個重要謀士之一,在曹營都排不上第一,論德郭為人多所詬病,論職位從27歲出山幹到最終38歲也不過是一個軍師祭酒(參謀),而諸葛亮26歲出山,27歲“乃建奇策”(陳壽語)自請出使江東,連勸帶激,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大敗曹軍,因功被封為軍師中郎將(副參謀長),30多歲帶領張飛趙雲入蜀,協助劉備平定益州,因功被封為軍師將軍(參謀長),署左將軍府事(左將軍就是劉備,這一職位相當於劉備的秘書長)。劉備封漢中王后,“以法正為謀主,以諸葛為肱股”,這時的諸葛亮己不再是一個謀士了,而是成長為協助劉備處理軍國大事的肱股之臣。41歲拜相,不久接受託孤重任,成為蜀漢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後諸葛亮六次北伐,雖沒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抱負,但其以一州之力打的坐擁半個天下的曹魏陣營被動防守,極為狼狽。司馬懿甚至被時人譏笑為“畏蜀如畏虎”,而他本人卻稱讚諸葛亮為“天下奇才”。諸葛亮死後被封為武鄉侯,諡號忠武(武將最高等級),後來竟被其對手司馬氏追封為武興王,唐時進入武廟十哲之列。論德,諸葛亮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忠君愛民的化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千古流芳。諸葛亮掌握蜀漢最高權力達11年之久,而死後身無餘財,斂以時衣,體現了崇高的政治品格。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和戰略規劃大師,其文韜武略、文治武功,豈是曹操區區一個謀士所能比的?


一笑俠之人在江湖


先看看他們的功績吧。

首先是郭嘉。

郭嘉是繼戲志才後被荀彧推舉給曹操的,當時曹操正處於官渡之戰前夕,郭嘉因此提出十勝十敗的觀點,大大鼓舞了曹操的信心和眾人的士氣。並且告誡曹操,要先消滅呂布,再北圖袁紹。

再者,曹操與袁紹決戰官渡時,剛掃平江東的孫策就想趁機偷襲許都。在眾人恐慌之際,郭嘉預測孫策會死,以安定軍心。果不其然,孫策真的死了。

第三,消滅袁紹殘餘,統一北方。曹操擊敗袁紹後不久,袁紹就去世了。曹操進而追擊袁譚、袁尚。起初鄴城久攻不下,郭嘉就提出假意南迴,袁譚、袁尚必定為爭奪冀州而交戰。曹操聽從他的提議,果不其然,曹操沒走多遠,袁譚、袁尚就打了起來。袁譚戰敗,求救曹操。曹操回援擊敗袁尚,奪得鄴城。再次攻打袁譚於南皮,斬殺袁譚。這時,依附劉備提議劉表攻打許都,引起曹操恐慌。郭嘉再次穩定軍心,料定劉表肯定不會攻打。並且提出,如果放袁尚發展,到時候青,冀兩州會得而復失。最後讓曹操輕騎偷襲袁尚,斬殺塌頓,大勝而回。袁尚也被遼東太守公孫康殺死。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在柳城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郭嘉對於曹操北伐的貢獻是無人取代的,以至於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不僅感嘆,若是郭嘉還在,我不至於如此。

而諸葛亮,是208年,劉備依附劉表,屯兵新野時,三顧茅廬聘請出山。

這時,諸葛亮提出了完美戰略隆中對,同樣給足劉備極大的信心及理想。

在曹操南下荊州,劉琮舉州投降,危在旦夕的時候,諸葛亮出使孫權,促成孫劉聯盟,打敗曹操,扭轉局勢。

劉備受劉璋邀請入川,被迫反目,在圍攻雒城不下時,軍師龐統又不幸去世。諸葛亮率軍入川支援,一路無敵,最後會師成都,取得益州。

223年,劉備託孤諸葛亮,諸葛亮第一時間修復孫劉的關係。

226年,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穩定後方統治。

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

235年,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渭南,病逝五丈原。

郭嘉與諸葛亮不是同期人物,因此也被網友意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玩笑話來。其實不然,郭嘉屬謀士,單純的出謀劃策,征伐之計。諸葛亮則是肱骨大臣,涉及軍事、行政、外交等等。

他們兩個實在沒有對比性。

非要拿蜀國的誰來跟郭嘉對比的話,龐統或法正吧,因為他們才是劉備認定的謀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