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是如何應對路途遙遠糧草接濟不上的問題的?

大馬哈魚12


如果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雖然諸葛亮屢次北伐中原,卻始終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糧草不足,而這些問題,根源在於路途遙遠以及道路險阻。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於最初的攻佔益州,諸葛亮看重的是兩個特點,第一,“益州險塞”,第二“天府之土”。如果仔細分析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會發現,諸葛亮對於蜀中定位,是防禦性質的定位。通過內部的富庶,外部的險塞,積蓄力量,最終具備北伐的條件。這時候諸葛亮的上策不是進攻,而是防禦。

但諸葛亮低估了曹操吞併天下的速度和決心,也高估了孫權的友誼。在荊州失陷後,諸葛亮就不得不把戰略防禦變成了戰略進攻,通過進攻來獲得時間。

據後來魏國滅亡蜀國,獲得的人口總數為九十萬。而每次諸葛亮出兵,都是數萬部隊。這對於蜀中的壓力很重。自始至終,諸葛亮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糧草供應不足的問題。

但諸葛亮依然做了很多有用的嘗試,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極好效果。

第一個方法,修棧道。

棧道是蜀中特有的交通方式,最早的棧道,可以追溯到秦國時期。原始的棧道,就是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圓木,鋪木板,然後做一些簡單的木製柵欄。不計其數的工匠死於山谷之中,才出現了這些棧道。

諸葛亮利用了這些原始的棧道,不斷地進行加固,不但可以讓人員大量通過棧道進入前線,也可以讓糧草源源不斷輸入前線。但棧道過於狹窄,因此,很難保證千軍萬馬的糧草供應。

第二個方法,屯田。

屯田最早是李牧對付北方匈奴而採取的特殊手段,他通過堅固的城池作為核心,以城池周圍為輻射區域,軍人半農半兵,自給自足,而少量的騎兵作為斥候,密切監視匈奴騎兵的動向,一有風吹草動,就堅壁清野,讓匈奴一無所獲。

諸葛亮將漢中作為跳板,通過漢中平原作為自己的前線糧食產地。這種方法,讓糧食運輸距離大幅度縮短,而半農半兵,也讓漢中可以長久的防禦。

第三個方法,搶糧。

這是從古到今都在用的辦法,並且形成一個被人們所接受的賬本,那就是在敵人土地中獲得一石糧食,相當於為自己國家節約十石糧食。

諸葛亮的軍隊是仁義之師,因此,對於搶糧這種事,蜀軍做的非常有技巧。諸葛亮選擇的進攻地點是隴右,搶的不是老百姓的糧食,而是魏國屯田的糧食。畢竟,除了蜀國以外,魏國也需要屯田解決吃飯問題。

第四個方法,搶人。

人口是所有戰爭的基礎,對於蜀國來說,搶人主要遷魏國的子民去蜀國定居,人口就是生產力,多遷一戶百姓,蜀國就多了一戶勞力,魏國就少了一戶人口,對於人口稀少的蜀國來說,通過自然繁衍而增長人口,顯然沒有搶魏國人口來的快。

第五個方法,更新裝備。

諸葛亮為了解決運糧難的問題,發明了木牛流馬。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裝備,歷史上記載很少,一般認為是一種一人就可以操作的獨輪車。

在這之前,運糧的方式是牛馬拉車,雖然一車的量很大,但在狹窄的棧道和險峻的蜀道面前,牛馬拉車很不現實。於是一種單人推車的運量方式,成為蜀軍秘籍。單人推車運糧,一次頂多兩三袋糧食而已,但源源不斷足以保證蜀軍糧道不絕。


舊書齋


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都是因為糧草接濟不上,被迫撤兵。缺量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諸葛亮,使他難以實現抱負。直到第五次北伐,諸葛亮才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徹底解決缺糧問題。可惜,時間來不及了。

諸葛亮為什麼會缺糧?

只因為道路艱險。

諸葛亮北伐,是以漢中為基地,越過秦嶺向北進攻。走過秦嶺的朋友都知道,秦嶺有多險峻,秦嶺的路有多難走。很多路都是一邊懸崖一邊絕壁,稍有不慎就會掉落深淵。

如果漢中的糧食不夠,還需要從蜀中翻越大巴山轉運。蜀道更加艱險。本人曾經在成都求學,經常坐火車穿越關中、秦嶺、漢中、大巴山、成都平原這條線路,一路上崇山峻嶺,很多山直上直下、壁立千仞,有些竟然超過了九十度!平常人在山路行走尚且不易,轉運糧食更加艱難。

諸葛亮進攻魏國,通過山地轉運糧草,困難太大、消耗太大。魏國堅守防禦,本來後勤物資運輸距離就短,而且關中平原一馬平川,運輸糧草方便多了。兩項比較,諸葛亮就吃大虧了,糧草總是不夠用。

諸葛亮的解決方案。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諸葛亮主要通過改進運輸工具來解決糧草問題。木牛流馬就是在此時先後投入使用。他可能既希望與攻佔魏國城池以後,奪取糧草,以戰養戰。但結果很不理想。木牛流馬並沒有真正解決運輸效率低下的問題。攻打地方城池也不順利,以戰養戰不切實際。

痛定思痛,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終於採取了一個看似笨拙、實則極為高明的辦法。那就是在渭河岸邊大規模屯田。漢軍與當地的老百姓各種各的地,相處融洽,相安無事。

屯田,從根本上解決了糧草不濟的問題。由此,蜀漢軍隊可以自給自足,只需要從漢中運輸很少的糧食,甚至不需要運糧。可以在關中平原紮下根來,隨時威脅200公里以外長安!

如果這一戰略能夠堅持下去,不出五年,必定能夠奪取關中,重回長安。

可惜,時間來不及了。佔據五丈原半年之後,諸葛亮病逝了。漢軍退回漢中,從此北伐再沒有成功的希望。


上將噯福斯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

諸葛亮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活的一定很憋屈。內憂不斷,派系之爭不停,荊州派名存實亡,東洲派與自己貌合神離,益州派一直不安生。而為了不辜負劉備的重託,還要時刻想著光復中原。不伐魏吧,會被魏國、東吳活活困死。伐魏吧,又會面對實力不濟缺人缺糧的尷尬境地。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兩次都是因為糧草不濟導致空愧於虧,無功而返。那麼,諸葛亮是如何解決北伐糧草問題的呢?

一、大力發展農業。

劉備入蜀後,諸葛亮就大力發展農業,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利用了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

二、開通驛道。

劉備入蜀後,重新打通了蜀地到漢中的兩條驛道,巴中至漢中的米倉道,成都至漢中的金牛道,也正是這幾條驛道的重新打通,才使得諸葛亮北伐有了運送軍糧上的些許便捷。

三、發明運輸工具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提到: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諸葛亮為了運糧,絞盡腦汁,發明了木牛流馬,提高了運輸效率。


以上三點,就是諸葛亮為北伐運糧做的準備。其次,諸葛亮之所以五次北伐的目標都是祁山,就是看中了隴右這個天然的大糧倉。取下隴右,就解決了從蜀地運糧的不便之處。


始終先生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實話,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之中,最為困擾諸葛亮的就是糧草問題了。我們常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要北伐,自然要走蜀道,那麼糧草便是大問題了。諸葛亮數次也因為糧草的問題而退回蜀地。那麼面對著糧草為問題,諸葛亮是如何解決的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走平坦之路,取運糧之便

當時從蜀地出發進行北伐,諸葛亮有四條可走的路,分別為陳倉道(故道)、褒斜道、子午谷、祁山道。諸葛亮一生主持了五次北伐,其中三次走了祁山道、一次走了陳倉道、一次走了褒斜道。我們可以發現在諸葛亮的北伐之中,走得最多的就是祁山道了。為什麼走的是祁山道呢?因為相對比之下祁山道坡度更緩運糧更方便。

我們將四條道路進行對比便可知道了。

首先是陳倉道,大家一定很熟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成語了,裡面劉邦去漢中,走的可能是子午道或者是褒斜道,但是殺回來的時候走的一定是陳倉道了。章邯作為秦人,為什麼沒有防備陳倉道呢?那就是因為陳倉道太過於崎嶇難走,因此章邯才忽視了,由此可見陳倉道非常難走,運輸壓力非常大。諸葛亮曾經走過一次陳倉道,但是因為守將郝昭與運輸壓力巨大,以失敗告終。因此我們可見走陳倉道的運輸壓力。

然後是褒斜道,諸葛亮曾經讓趙雲與鄧芝一同走過褒斜道去當疑兵,之後這路疑兵回來的時候,趙雲為了減輕追擊壓力“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百餘里”,因此褒斜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也難以通行。

子午谷的話,是四條道中最為難走的一條道。近可見曹真,遠可見明朝的闖王高迎祥,曾經都設想過走子午谷之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可見走子午谷的話,運輸壓力將會是最大的。

諸葛亮一生用兵穩重,經過選擇之後,自然便選擇了最為容易走的祁山道了。走這種相對平坦的路,對於諸葛亮來說運輸壓力也會小很多。歷史地理專家韓茂莉曾經如此評價祁山道在運輸方面的便利之處:

“(祁山道)更重要的在於坡度較小,利於糧草輜重通行,此外祁山附近還可以就地屯田種植小麥,解決糧食需求。”

因此諸葛亮三次走祁山道,便求的是祁山道道路相對平坦,運輸壓力相對較少。

二、就地屯田,取食當地

雖然祁山道相對好走,但是運輸壓力也是很大的,因此諸葛亮在前期往往採取當地就食的方法。例如說在一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發動了數萬大軍,但是並沒有糧草的困擾,除了準備充分之外,我想也離不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幫助。當時三郡投降蜀漢,歸順諸葛亮,自然在三郡之中囤聚的大量糧草也歸了諸葛亮,這便為諸葛亮解決糧草問題提供了重大幫助。

另外,諸葛亮還曾經直接在敵人的領地之上割麥子,用來補充自己的軍隊糧食。據記載:

“郭淮、費耀等徵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

當時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上邽一帶對峙,然後大破郭淮、費耀手下的四千精兵,之後趁機割了敵方的麥子,然後用來補充自己的糧草。不過說實話,諸葛亮的這個做法不能長久,一次兩次還行,但是時間長了,如果曹魏採用了堅壁清野的戰略的話,諸葛亮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因此還是要有自己的糧食供應基地的。

由此諸葛亮便開始進行屯田工作,想要通過屯田來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屯田的場所便是我們上文所說的祁山附近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相對來說地勢比較平坦,是個屯田的好地方。在《諸葛亮傳》中記載: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可見諸葛亮此時也意識到了自己軍隊在糧草上的運輸壓力,因此分兵屯田,想要將祁山一帶發展成為自己的糧食基地。諸葛亮的屯田工作做得非常好,百姓與士兵之間相處得很融洽。通過諸葛亮的屯田工作,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了百餘日。之後司馬懿看到了諸葛亮的成就,不由得讚歎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由此可見,面對著糧草不足的問題,諸葛亮的應對措施是就地取食以及進行屯田工作,可以說這種做法也大大地減輕了蜀漢的糧草壓力。

三、科技力量,木牛流馬

古代運糧的運輸壓力是很大的,例如說要運兩石糧食去前線,基本上在路上一個來回,運糧的民工要吃一石糧食,之後一石糧食送往前線。如何運送更多的糧食到達前線呢?或者是讓民工少吃,或者是讓民工多運。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為少吃意味著民工乾的活就要少,這樣運的糧食就少;多運就意味著民工乾的活多,這樣吃的就多。但是諸葛亮卻利用了科技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木牛流馬。在《諸葛亮集》中曾經這樣描繪木牛流馬的功效:

“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這也就是說明,木牛流馬完全達到了我們上面說的效果,也就是說讓人更加省力但是卻能運輸更多的糧食。其實個人認為木牛流馬是經歷過一種改良的過程的。

諸葛亮一開始發明的是木牛,然後應用於四出祁山之中,這一次效果並不是很少,因為這一次諸葛亮因為糧草將盡,不得不去掠奪曹魏的糧草,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一次,可見這個時候的木牛工藝還不是很成熟,逼迫著諸葛亮出去掠奪地方,這一次的結局是“糧盡退軍”。

之後在五出岐山中,諸葛亮使用了流馬進行運輸,而且走的是比較陡峭的褒斜道,之後在五丈原一帶與司馬懿對峙。那麼這一次應用了流馬之後情況有改善嗎?我認為短時間內是有改善的,但是在長達百餘日的對峙中,諸葛亮的糧草供應也越來越緊張,因此不得不進行屯田工作了。

木牛流馬的話,個人比較偏向於木牛流馬為獨輪車一樣的工具,然後製造成牛馬的樣子進行運輸。

因此綜上來看,木牛流馬的發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蜀漢的運輸壓力,但是總的來說效果並不明顯。諸葛亮的軍隊一樣面臨著嚴峻的糧草形勢,因此不得不通過屯田與掠奪來補充自身軍資。可見木牛流馬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神奇,它僅僅是一個有些作用的工具,但是完全不能夠扭轉大局。

四、總結

因此綜上來看,在諸葛亮的北伐之中,通過走相對平坦的道路、掠奪敵方、屯田、製造工具等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糧食不足的問題。但是在二出祁山和四出祁山中,諸葛亮都因為糧草不足的問題而敗退,可見雖然諸葛亮妙計頻出,但因為蜀漢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了諸葛亮的方法基本上作用都不大,蜀漢始終無法從根子上解決掉運輸問題,這也為蜀漢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這裡需要更正一下,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五次,這五次北伐諸葛亮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軍隊糧食欠缺,各種史料均有記載。其中《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另外《晉書·宣帝紀》亦有記載,帝(司馬懿)曰:“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這說明,諸葛亮北伐缺糧已是魏蜀兩家公開的秘密,司馬懿正是抓住了蜀軍這個弱點,堅守不戰待蜀國糧儘自退,諸葛亮被司馬懿這招弄得一籌莫展,五次北伐無功而返,以致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大致來說,蜀國諸葛亮北伐當時糧草欠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造成。

一、國力不堪重負

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滅亡之時在籍人口僅僅九十四萬,但卻養有四萬官吏及十萬軍士,如此多的兵吏供養,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再加上諸葛亮常年對魏用兵,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以致“經其野,民有菜色”,想要保證北伐的糧草供應更是困難。

二、糧草運輸困難

諸葛亮北伐的大本營在漢中,是其屯軍治兵之所。但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徵張魯佔領漢中以後,接受雍州刺史張既建議,盡數遷走漢中居民,造成了漢中人煙稀少糧食產量極低,無法為諸葛亮北伐大軍供應充足的糧草。當時蜀國的主要產糧地位於具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平原,將糧運到漢中,需經廣漢至巴中,再穿過蜿蜒崎嶇的米倉古道,最後才到達目的地,全程500餘公里,糧草運輸極其困難。

為了保障北伐的糧草供應,諸葛亮可謂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予以解決。

一、大力發展農業

諸葛亮在漢中時,任命呂義為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供給軍糧”,又令楊義在漢中“規劃分佈,籌度糧谷”,

同時,諸葛亮還十分注重興修水利,對西漢初年蕭何在漢中興建的“山河堰”等水利設施“遺蹟增築”,在這一系列政策之下,使漢中出現“男女布野,農谷棲畝”的繁榮景象。

二、實行軍屯

除發展漢中農業,諸葛亮還動員北伐將士進行軍屯,據《三國志》記載“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諸葛亮對於軍屯耕戰看得非常重要,對於緩解蜀軍糧草欠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木牛流馬運糧

為了應付出蜀多山地,道路崎嶇難行的困難,諸葛亮發明了木流牛馬。據《三國志·諸葛亮傳》“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解決了常規車馬運輸不便的問題,從一定程度改善了蜀軍糧草供應問題。

四、圖取隴右獲取糧草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基本都是採取“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的戰略方針,率大軍繞道500公里先攻取隴右。這是因為隴右盛產糧食,農業十分發達。自西漢開始,朝廷就在這裡移民開墾,諸葛亮只要拿下隴右地區,糧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再也不必從益州艱難地運糧食來了。

諸葛亮雖然窮盡智計解決糧草問題,可是正如水鏡先生所說“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時”,蜀國偏安一隅,想以一州之力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何其之難,最終國力的差距還是讓諸葛亮北伐中原空餘恨,留給後人無限感慨。

唐代羅隱經過廣元籌筆驛諸葛亮屯軍之處時,寫了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詩《籌筆驛》,可以說是對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的一種解讀吧,“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歷史的那點事


其實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那一次是真正的把糧草問題給解決掉的。因為諸葛亮在未出茅廬一定天下的時候,就曾經對劉備建議過,一定要把荊州給拿下,通過荊州輻射到益州,就是因為成都平原有大把的肥沃土地用來充當軍糧。然後從益州到荊州可以建立一個穩固的糧道,從而可以一統天下光復漢室。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備和諸葛亮每一步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在去往益州時,讓關羽鎮守荊州。剛到益州穩固好政治形態,大力發展農業休養生息準備逐鹿中原的時候。荊州的北邊發生了襄樊之戰,關老爺在與曹軍鏖戰之際,荊州南面呂蒙白衣過江了。這才有了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事情發生。大家知道嗎?蜀國的衰亡,在這裡就是一個轉折點,張飛知道二哥被東吳的人殺了,天天去朝廷找劉備商量復仇的計劃,回到軍營因為懊惱常常借酒澆愁,鞭打士卒,結果在睡夢中被部下砍了腦袋。劉備一時氣急,不聽孔明的規勸,破壞了孫劉聯盟,一意孤行要為兩個弟弟報仇,結果就有了陸遜的火燒連營八百里。

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後,諸葛亮並沒有急於打仗,他比誰都清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等到糧草差不多的時候,因為岐山路瑤不好走,糧草運送困難,就發明了木牛流馬。第一次應該是準備的比較充實的,但是卻遇到了馬謖大意失了街亭,後因為糧草問題不得不折返。後面幾次,作為對手的司馬懿已經洞察到蜀軍的短板,說白了就是吃的。所以一直守城不出,即便是諸葛亮派人到城池下罵戰,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人司馬懿就是不出來。他也是老狐狸呀,他知道孔明這麼急是為了什麼?果然,每次出征都是以糧草問題而告終,每到這個時候諸葛亮都會仰天長嘆,如果荊州不失該有多好。

為了解決糧草的問題,魏延曾經建議諸葛亮,派奇兵走子午谷偷襲長安,只是被謹慎的諸葛亮給否掉了。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一直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


書生讀書


引言:

諸葛亮數次出祁山北伐中原,對於路途遙遠糧草接濟不上有三個方法。第一是木牛流馬運輸、第二是糧盡退兵、第三是分軍開墾屯田以防糧草不濟。

木牛流馬運糧

諸葛亮巧思製造了木牛流馬,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不僅可以減少途中的消耗和運輸成本還相對的減少了地形的限制。蜀漢道路崎嶇,有很多地方不能行走馬車,而木牛流馬則可以通過較為狹窄處。但是木牛流馬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就是運輸量不及馬車運輸量大。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最擔心的都是糧草不濟,使自己統一天下的志向受到限制。



糧盡退兵

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是因為糧草不濟而選擇退兵。正如上述所說的,木牛流馬運輸量遠不及馬車運輸量大,所以能運到前線的糧草是有限的。而糧草有限的話,就會限制大軍出征的時間。和曹魏對峙糧草將要耗盡,又不能攻下城池掠奪敵方糧草,就只能選擇退兵。不然進隊士氣大跌,曹魏再趁勢出擊,那麼蜀漢的大軍必將全軍覆滅。所以在糧草不濟時諸葛亮也只能選擇退兵。


分兵開墾屯田

除了木牛流馬運輸糧草、選擇撤軍兩種方法外諸葛亮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分軍開荒屯田,為長期駐軍打下基礎,屯墾的蜀軍摻雜在渭水河濱的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居,軍隊從來不騷擾居民以獲取私利。只是剛剛堅持了一百多天,在這年諸葛亮病重在軍中去世了。

總結:諸葛亮為糧草不濟的事也是非常的頭疼,但是因為蜀道運輸的困難始終無法解決。諸葛亮也曾說過因為糧草的不濟,妨礙了我統一天下的大志。


感謝大家閱讀,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國


木流牛馬啊。再加上攻下城池強別人家的,不就夠了嗎?


看影視學功夫


諸葛亮六出祁山時,用木牛流馬運送糧草。這神奇的木牛流馬幫助蜀國解決了兵員不足的問題,打破了敵人對給養線的封鎖,將蜀軍急需糧草準時送到,為蜀國穩定政權,平定騷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御前帶刀侍衛


漢中實行“屯田”政策,解決軍隊補給問題。

那麼,什麼是屯田?諸葛亮如何漢中屯田?

一,屯田歷史,要追溯到趙名將李牧:

李牧守雁門關,就地設置政府管理經濟,使得邊城生產足以供養守邊軍隊,這是中國軍事偉大創舉之一,叫做屯田制,為中國曆代沿用。地緣政治中軍事對峙,就是看誰的井架耗得過誰,就是蘇聯解體說的奶油和大炮的問題。屯田制是能夠永遠扛下去的策略,是軍隊持久戰策略,是對峙的策略。

然而李牧優秀戰略被匈奴的話語貶得一錢不值,趙王竟然認可匈奴的話語權,換下了李牧,結果趙國慘遭匈奴侵害。趙王不得已重新用起李牧,結果李牧保境平安多年,然後一仗打得匈奴十幾年都不再犯趙。

二,兩漢屯田

漢屯田始於漢武帝時西域屯田,為軍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昌招募農民屯田,當年得谷百萬斛。後推廣到各州郡,由典農官募民耕種,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稱“屯田客”。

漢文帝時,大臣晁錯就曾建議“徙民實邊”。漢武帝時,趙充國建議「屯田」於邊防,戍衛與墾耕並顧,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和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時亦不白花人力,乃一舉兩得之構想。

而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則是曹操麾下的棗祗,此外還有韓浩,而實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時期的鄧艾等。曹操與他奠基的曹魏政權整合軍屯與民屯,在各地設立田官專門負責屯田。屯田制逐步確立後,成為了國家政權的錢糧收入來源,同時也解決了屯田軍民本身的生計。

三,有關諸葛亮屯田的記載和考古發現:

1,建興五年(227 年)北駐漢中時,移民兩萬為居民,又招募五千人屯田;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後,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2,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黃沙屯,諸葛亮所開也。”黃沙在今勉縣東 25 裡的漢江北岸,南北兩岸均為丘陵地帶,當為開墾的範疇。

3,從考古發掘出資料看,三國時的古堰渠、陂池和陶治陂池遍佈漢中盆地,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水利工程是諸葛亮對西漢時蕭何修築的山河堰進行了“踵跡增築”。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總之,勞動力的增多,水利的興修和“督農”官有效的管理,軍屯與民屯的開展,都大大促進了漢中農業生產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