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究竟是在南陽還是襄陽?

江城知事兒


其實,討論來分析去,推理來推理去都偏離了最重要的證據鏈:其一、諸葛亮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已否定了“襄陽說”;其二、漢水以北為“南陽郡”,漢水以南為“南郡”,偽隆中(阿頭山)在漢水南,與南陽八杆子打不著,已徹底否定了“襄陽說”;其三、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的對話叫《草廬對》,不叫《隆中對》,當時的襄陽隆中還沒有出生,它媽媽叫“阿頭山”。何來《隆中對》一說?其四、南陽有“三顧橋碑”,襄陽沒有;其五、南陽有諸葛亮“躬耕歌”石碑,襄陽沒有;其六、南陽有淯水,襄陽沒有;其七、襄陽漢水以南,有偽隆中,有假石刻,有偽專家,有攻關能手,有篡改歷史的膽量!這便是真相!


豫宛臥龍


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裡面的南陽,既不是指現在的南陽市,也不是指現在的襄陽市,而是指南陽郡。

而南陽郡放到現在,就差不多是南陽市的大部,還有襄陽市的北部,可以是這樣說,現在的南陽市是南陽郡的一半左右,在南陽郡,不意味著在南陽市,也有可能在其他的市,比如現在的襄陽市。

最直接的證據,那就是裴松之注三國志所引的內容:

【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我們來簡要的分析這句話,諸葛亮的家,也就是躬耕地,是在南陽郡的鄧縣,位置在襄陽城西的二十里,叫做隆中。

有的人認為諸葛亮的家與躬耕地,還有寓居地都不是一個地方,對於這種說法,都沒有反駁的必要的,諸葛亮隱居,他的躬耕地肯定不會遠,不可能一個在南陽臥龍崗,一個在襄陽隆中吧。

而雖然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但是隆中確屬於南陽郡,並不屬於襄陽城所在南郡。

有的人認為,南郡與南陽郡不是以漢水為界嗎?北面為南陽郡,南面為南郡,但是那個劃分是幾百年前的劃分,在說,那個只是大概的劃分,事實證明,有五六個縣就在漢江的南岸,所以隆中因為在南岸,所以不可能屬於南陽郡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那我們再來說幾個,幾個比較支持襄陽郡的證據。

第一,臥龍崗這個詞是出現在元代,而在元代以前根本沒有,也沒有諸葛亮在宛城臥龍崗活動的記載。

第二,諸葛亮的親朋好友都在襄陽,比如諸葛亮的兩個姐姐都嫁給了襄陽的豪族,自己也娶了襄陽的黃氏,徐庶,龐統,司馬徽,龐德公也都在襄陽。

第三,南陽在建安年間,是屬於戰亂地區,而荊州的襄陽是比較安全的地方,另外諸葛亮的叔父也是投奔劉表來的,而劉表就在襄陽。

第四,南陽宛城此時在曹操手裡,劉備不可能跑到曹操的地盤去三顧茅廬。

另外還有多處記載指明諸葛亮的家是在漢水以南,這邊就不在引述了。

當然,如果有其他證據指現南陽臥龍崗說,也歡迎回復,一起討論。


歷史簡單說


關於這個問題,南陽和襄陽一直爭論不休這麼多年。這個東西還是利益在作祟。關於題主說的依據我想發表一下我目前瞭解的幾點

1.就是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他的孃家在襄陽黃家灣,這個離隆重比較近。

2就是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司馬徽,他的隱居地在襄陽南漳縣。

所以我目前只寫兩點,我認為在襄陽要靠譜一點,因為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諸葛亮既然是隱居就會選擇可進可退的地方。襄陽這個位置最適合,因為襄陽有華夏第一城池之稱。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位置還是很重要的,進可圖中原江南富庶之地。退可進巴蜀大山,修生養息,又有漢江天險作為屏障。

在這樣一種環境,諸葛亮不可能去南陽隱居,渡江去襄陽南漳學習吧(兩地距離還是很遠的),在說老婆還有很多親友都是襄陽的。一種說法南陽也沒有錯因為南陽郡,包涵了他隱居的地方。這個我覺得是最靠譜的說法,現在經濟社會,旅遊發展空前絕後。消費古人,名人這是當下很多地方在做的。

所以掙這個東西無非就是利益之爭,如果要從學術上去論證研究那就要專家他們去實地論證查閱古今中外的證據了。


荊山楚源2


世人都知道諸葛亮外號臥龍先生,諸葛亮躬耕地本無爭議,史料和文學記載認同河南南陽臥龍崗。因此是南陽。

百度百科也是默認的諸葛亮躬耕地是南陽,並列出了諸葛亮躬耕地在南陽的30條歷史鐵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當代也有學者出面調和,認為南陽臥龍崗是諸葛亮的躬耕地,襄陽隆中則是諸葛亮長期遊學的寓居處,兩地都是諸葛亮的重要紀念地。所以我的觀點是南陽確為諸葛亮的躬耕地,只是三顧茅廬的故事應當發生在南陽的新野附近,而襄陽隆中則是諸葛亮曾經寓居的地方。



潔少2103


諸葛亮的躬耕地是在南陽。

史料記載:

1、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駕來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

2、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此處亮躬耕隴畝即諸葛亮躬耕處(躬耕南陽)。

3、《大明一統志》記載“諸葛亮,本琅琊人,漢末避亂,寓居南陽之西崗,躬耕隴畝。”(諸葛亮是琅琊人,漢末避免戰亂,住在南陽的西崗,親自耕田)南陽之西崗指臥龍崗。


古今歷史觀文


這年頭,無論幹什麼,講究的是實力。河南省的南陽市經濟發展不如原來的襄樊,也就是現在的襄陽市。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的襄樊市領導遊說囯家社科院、中學語文編輯室在中學語文《出師表》一文“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註釋中,硬是把南陽解釋為在襄陽的旁邊。這些所謂的專家,不知道是迷昏湯喝多了,還是和尚戴著道士帽,假裝迷瞪僧。

諸葛亮躬耕地到底是南陽還是襄陽?已經被南陽和襄陽的人爭論了一兩百年,至今仍然無果。不論是什麼機構,不論是什麼磚家,妄下斷語,都不能說服南陽和襄陽兩地百姓。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成立一文旅集團,將南陽市的臥龍崗與襄陽市的隆中捆綁一起,共同開發,共同經營,收益共享。

如果繼續各自為政,必將爭議仍是沒完沒了。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是通過文字記述和民間傳說來印證,假如沒有考古發現新的歷史證據,這種民間爭議仍將繼續下去。(2019/11/05)


吉祥如意


不管是從什麼途徑得到的信息,諸葛亮是從南陽開始起家的(不說祖籍),首先他老婆南陽人,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他老丈人給他的土地(臥龍崗)第二劉備當時是住在新野,現在新野還有文獻,劉關張三請諸葛亮是從新野出發到南陽的。後來才有南下荊州過襄陽而居住於隆中(是路過居住而非長期居住和南陽的沒有比,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各個時代的文獻和碑文都在南陽寫的非常清楚,他們一路南下還在荊州居住過,當時他們是帶領父老鄉親一起走的所以行動速度慢),襄樊隆中,我89年去過,當時還在建造中,各種文獻根本就沒發和南陽比(各種工程都是人工後做的,碑文,景觀……)98年我又去了一次(各種工程改在進行中),歷史是不能改變的,如果連歷史都可以亂寫亂改那這個國家就沒有希望了(歷史就像樹的根,樹的根可以隨便改來改去的嗎?)不要做歷史的罪人,也不要做歷史的笑料,看看韓國和日本對三國曆史的認可程度,我們作為歷史的發源地,卻拋棄歷史不重視歷史,真虧對祖先。


用戶5722935584


我要回答就簡單易懂,直接上圖片。

我覺得回答問題要客觀公正,多多相信歷史地理學家的論斷,比如司馬遷、習鑿齒、裴松之、譚其驤等等名家的史記記錄和論斷,普通民眾多要虛心學習研究,聽從名人的主流注釋,畢竟他們高屋建瓴,博學多研。

諸葛亮躬躬耕地隆中在漢代歸古南陽郡鄧縣隆中,現在劃歸襄陽。漢代的荊州治所在襄陽,現在的南陽市區範圍即是漢代的宛城(漢代南陽郡治所在),古南陽不等於宛城,即古南陽不等於現在南陽市,古南陽的範圍的確很大,延伸到河南和湖北很多地方,現在很多地方劃歸湖北了(比如湖北漢水兩岸的隨州、棗陽、襄陽縣、老河口、谷城、十堰)等等,地理區域犬牙交錯,不斷變化,故出現了諸葛亮躬耕地隆中遂北周後屬襄陽的論斷。古今地名對比一下簡單明瞭,通俗易懂。

1990年曆史地理學家譚其驤為了不想讓南陽民間普通民眾對這樣的爭論再繼續下去,欣然題詞,大意是“諸葛亮躬耕地於南陽郡鄧縣隆中,現在的襄陽城西二十里,北周以後遂屬襄陽”,得到與會專家一致認可,發表在《文匯報》。南陽民間人士提出不同意見,譚其驤致信《南陽日報》主編、文化權威,南陽市著名作家周熠,說旅遊和歷史研究不同,要尊重歷史真相,南陽現在有元明清古蹟,可以發展武侯祠紀念地。目前為止周熠和南陽方面沒有回應,官方和文化名人對正確主流躬耕地註釋的隆中的認可。

1996年5月28日中國的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家們在北京開相關專題會定論(網可查,這是國家權威部門舉辦的;現還想推翻此者去找這些專業人士)在今襄陽市郊的隆中(古南陽郡鄧縣隆中,襄陽城西二十里處)並由中央廣播臺廣泛宣傳了,這基本成了官方的觀點。

這裡不想過多找歷史文獻記錄,躬耕隆中在歷史記錄上傳承有序,文化名人已經客觀的肯定諸葛亮躬耕地隆中。這裡專門挑選有代表性的人物題詞註釋,再重複交代一下隆中的歷史和名家註釋題詞圖片(比如國家領導人和歷史地理學家,文化巨匠),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教授方北辰(具體可以搜搜視頻看看)也明確指出具體位置,圖片供大家欣賞欣賞,簡單明瞭,更加有說服力,不必要咬文嚼字。如果宛城(現在的南陽市區)也想宣揚是諸葛亮躬耕地,可以找出諸葛亮去過宛城的歷史記錄,和歷史地理大家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註釋和大家分享一下未嘗不可。具體在什麼地方請大家明編。支持眾名家的註釋觀點的請點贊!











風度飄飄hr


感謝新野網友的信任並邀請回答本話題!關於“諸葛亮是襄陽的還是南陽的?”這一問題,我可以很公正地說他既不是襄陽人,也不是南陽人。諸葛亮真正的故鄉是山東省,只是在十七歲時跟隨家中長輩遷居至襄陽。

用事實說話,諸葛亮在襄陽的生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不能因此就說他是襄陽人,用現在的話說應該是“新襄陽人”。

因為他不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所以襄陽被歷史界認為諸葛亮的第二故鄉,他在此學會了縱橫學術、兵法、奇門遁甲。在九天娘娘洞有他拜天仙玄女為師的記載,還有南漳水鏡先生的教誨使他成就三分論。

為什麼總有人說諸葛亮是襄陽人?據我分析這是因為他叔叔與這一地區最高的統帥關係非同一般,隨叔叔一同在此落戶,在這期間諸葛亮因為叔叔的“朋友圈”而結交眾多襄陽大士,為他日後成為大師形成關鍵性推動作用。

雖說在襄陽呆的時間只有十年左右,卻是他人生最安穩的十年,也就是他最幸福的十年。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家族為何要南下襄陽,他們一家都是聰明人,早已查清楚了哪裡最太平,尋找安全的地方落腳並求新願。

在襄陽與黃月英結婚,成為襄陽最有潛力的年輕人,有岳父黃承彥的背景支持,諸葛亮年紀輕輕就在襄陽闖出名堂,最終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聰慧、好學、勇猛且善於決斷,攻心計謀高手。以布衣身份遊學於襄陽①官場及社科界,不僅掌握了人生哲理,還跨界至太空奧妙,終領會天地人三術並出山助劉備統御荊、益,三分天下。

註釋:襄陽①,此襄陽並非只是今天的地級襄陽市。漢朝政區區劃層級為州、郡、縣等級,襄陽隸屬於荊州,當然此荊州也非今天的荊州。荊州相當於現在的省級行政區,治所相當於現在的省會,荊州治所位於襄陽。漢朝的襄陽駐有省級行政區管理中樞暨荊州(省)政府,分守將軍、縣級府衙等重要機構。

諸葛亮時常能夠見到相當於省市縣各級官差,基本領略並學習到了政軍管理知識,為日後從事入伍從政累積了資本。


看鑑襄陽


諸葛亮的出生地在山東,躬耕地在河南南陽,這是多種史料相一致,且南陽臥龍崗幾千年文化傳承相反襄陽隆中實名阿頭山多為近現代建築,襄陽說只是一種假說。中學教科書關於躬耕地的註釋為南陽一今河南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