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本文是“房地產帶鹽人”專欄的第89篇文章,全文共計1958字,閱讀時間4分鐘。

每年我們除了關注房價,還要關注另一個相對數據:收入房價比。為很麼這麼講呢?因為房價只是一個絕對數量,它需要一個參照系來對比買房的難易程度和市場供需的情況,這個參照系就是收入。

如果排除收入的變化和差異,單純看房價,2000年的時候房價只相當於現在的幾分之一,然而那時候的收入也只相當於現在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況且不同區域的經濟、人口狀況、房地產市場政策差異較大,如何能作有價值的對標?這時候房價收入比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系,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僅餘一個月的2019年,各城市的該項數據,要知道在現如今,相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高房價城市,我們似乎對是否還有很容易就可以買房的城市感到好奇。

看完數據你大概會有些驚異,原來還有很多城市的房價並沒有那麼高,只不過是我們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被房價居前列的城市吸引了而已。


2019年房價收入比排行榜,根據某機構數據整理。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排名第一:深圳,連續數年排行前列。深圳的數據大約是35上下,意味著房價相當於年收入的35倍。加入收入和房價一直穩定的情況下,買房大約需要30年以上,當然這個數據是統計的平均值,並不能完全代表每個人。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排名第二:廈門,並非一線城市,但是房價收入比也達到了33左右。廈門的房價自2014年以來增速明顯,跟島內土地稀缺和城市宜居吸引力較大有關。

排名第三:北京,房價收入比31左右。這個不用說了,儘管北京人均收入全國第一,但是房價在那裡擺著呢。

排名第四:三亞,29。

排名第五:上海,26。令人略有點意外的是魔都的房價收入比居然並沒有進入前三甲。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上海的人均收入更高一些的原因,再加上下半年上海房價略有下跌1~3%,雖然聊勝於無。

而同屬一線城市的廣州排名為第八,房價收入比19.06,也不算意外,廣州還是一個生活略有點滋潤的城市。論經濟不差,位居大灣區核心之一,論人口數量持續淨流入,產業和生活環境都不錯。所以比較下來廣州的宜居度並不低。

順便提一下濟南和青島的房價收入比也位列全國前20,是山東省唯二進入前二十的城市。房價收入比大約在19~25之間。山東倆大城市買房需要20年,這個情況也許見仁見智吧,不過青島收入一般的同時房價不低倒是很多人都感受過。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所謂逃離北上廣這個老話題之所以總是被人提及,可以從房價收入比這個壓力指標看得出來。人們並不會用逃離三亞作為話題,除了三亞並非主要吸引人口流入的城市(也許對東三省而言吸引力不小),也不是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一線城市寄託了許多人的發展夢想,但是卻也有居大的生存門口。下面可以看到各主要城市房價排名,貴陽最便宜。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在生活和生存之間,究竟有多大的鴻溝,也許房價和收入正是這條鴻溝的兩岸。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經濟門檻和發展空間都是城市吸引力的結果而已。一個能提供更多收入和發展機會的城市,也意味著更強烈的競爭,那麼同一座城市裡的成千上萬的人有如願以償的就有無可奈何的。我們既無法忽視任何一個群體對房價的看法,也不能以偏概全。


那些房價低的城市是怎樣的?

我們來看一下,哪些城市房價收入比是很低的,也就是說買房門檻最低的城市都有哪些呢?我認為說出來你可能都想不到,或者根本不知道。

房價收入比倒數排行的城市:也就是買房最輕鬆的城市,當然這些城市大多數都需要特別介紹一下,因為很多人都比較陌生。

第一是石嘴山,位於寧夏,人口八十多萬,資源型城市,房價收入比僅為2.2!驚不驚喜,刺不刺激?2年收入差不多可以買房。下圖是石嘴山實景,喜歡嗎?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第二是克拉瑪依,位於新疆,石油城市,人均收入較高的同時所有產業主要圍繞石化。

第三是張掖,位於甘肅,是河西走廊上的古絲綢之路的名城,我這麼介紹你可能就有個大概概念了,另外多說一句張掖有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雖然這個並不能支撐房價。

第四是朔州,位於山西;排在後面的依次有金昌、嘉峪關、中衛、固原、雙鴨山、百色,烏海、烏蘭察布,當然還有2019年火了一年的鶴崗,據說一兩萬就可以買一套房的地方。

這些城市除了大多隻有幾十萬人口,要麼是資源礦產型城市,例如擁有酒鋼這樣西北大型鋼鐵企業的嘉峪關市,當年以煤礦業為主的鶴崗;要麼就是中西部,西北部、東北的小城市。如果我今天不提及,你也許未必會想起這些名字。當然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並非岌岌無名,例如人口只有四十多萬的烏海市,就有一個幾十萬平米的萬達廣場,住宅售價不到五千已經算貴的了。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客觀看待背後的邏輯

很多人哎吐槽房價影響了實業、使得城市流失了人才,那麼上述眾多城市哪個在實業(除了能源這種挪不走的)和人才吸引方面有所建樹呢?其實房價並非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制約,反而是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大家都想離開的地方,也許生活條件、配套、發展和就業未必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為什麼高房價的城市令人吐槽,但是低房價的城市卻也不讓人感到興奮呢?這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不僅僅是房價,我相信這些後面的城市其他生活成本也未必就高,但是為什麼大家並不會去選擇,甚至這些城市人口長期增長緩慢甚至淨流出呢?

有一個很簡單的結論:房價並非經濟的動因,更多的是結果。就如同東京、倫敦和紐約一樣,生活成本是人們選擇的代價,之所以有足夠多的人願意付出這個代價,是因為他們被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吸引。

當然我們也要理解每一個選擇堅持或者選擇離去的人的態度,面對高房價並非只能有一種選擇和結果。

有什麼看法,請移步留言區說出你的觀點。臨近年末,我們將發佈更多全年統計數據和市場走勢分析。

更多地產專欄文章和行業資訊,樓市分析,歡迎關注“房地產帶鹽人”


2019年全國各城市買房負擔排行,這些城市超出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