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01

公元1909年10月26日本應是平常的一天,但發生在哈爾濱車站的一起刺殺事件,讓這一天變得不平常。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天改變了東亞歷史,它是“蝴蝶效應”中,在南美叢林扇動了一下翅膀的那隻花蝴蝶。

這天早上9點,大韓帝國“太上皇”、日本偉大政治家伊藤博文按約來到哈爾濱,他將與沙俄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談有關朝鮮半島問題,以及劃分日俄在中國東北勢力範圍等事宜。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伊藤博文到達哈爾濱火車站

俄國人十分重視這位日本重臣,對他的到來予以高規格待遇。科科夫佐夫陪同伊藤博文檢閱了儀仗隊,這在國際禮儀中屬於貴賓禮遇。

就在伊藤博文檢閱了俄國儀仗隊時,事故發生了!

韓國愛國主義者安重根(也有稱“朝鮮愛國主義者”,此時朝鮮半島上是大韓帝國1897年—1910年,兩種叫法皆可)突然衝過儀仗隊,距離伊藤博文僅幾步之遙,掏出槍連開七槍。打中了伊藤博文三槍,都是要害部位。一槍打穿了兩肺,一槍射進了右胸,第三槍打中腹部。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刺殺伊藤博文用的比利時造勃朗寧手槍

還有四槍是射向伊藤博文的隨從們。據安重根後來交待,之所以向隨從開四槍,是怕之前三槍打錯了人(反正槍裡還有子彈,不用也浪費),所以多補幾槍,有備無患。可見安重根此人是十分冷靜的,都這個時候了還能心細如塵,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他早已視死如歸。

68歲的伊藤博文痛苦倒地。同時,周圍人分明聽見他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我中了三槍,是誰(乾的)?”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當時日本媒體描述,在伊藤博文倒下的瞬間,印在地上的陰影呈一個“女”字。

殺人後的安重根倒是十分淡定,竟然沒有要逃跑的意思,他甚至掏出一面大韓帝國國旗,用俄語高呼“韓國!萬歲!”

我倒挺好奇為什麼安重根要用俄語呢?難道是希望用這種極端手段,讓俄國人“幡然醒悟”並主持正義,幫助他們剋制住日本想要吞併韓國的野心?——這個與本文無關,不再追究了。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當今朝鮮和韓國分別稱安重根為“愛國烈士”和“義士”

殺人後的安重根被俄國警衛一擁而上,按倒在地。俄國警方將他關押兩天之後,便移交給了日本設在中國遼東半島的警察機構。

當安重根在地下監牢裡得知伊藤博文真的死了,作為基督徒的他在胸前默默畫了個十字,說道“我冒險犯下嚴重罪行,為國家獻出生命。這是一個高尚的愛國者的行為。”

日本人不會覺得安重根高尚,他們痛恨這個刺客,殺死了他們愛戴的伊藤大人。尤其瞧不起暗殺的行為,儘管他們在“馬關條約”時也對李鴻章幹過這樣的事。

伊藤博文的死被當作是“為國捐軀”,日本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日本為伊藤博文舉行國葬

接下來便是緊鑼密鼓如何處置兇手安重根。日本人萬萬沒想到,安重根先發制人“倒打一耙”,羅列了伊藤博文的15項罪名,包括濫殺無辜韓國國民、廢黜高宗皇帝、殺死明成皇后、搶奪大韓帝國政府權力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安重根還指控伊藤博文殺死了日本孝明天皇,這都是幾十年前的陳年老賬了,而且是日本人自己的事。

另外,安重根還堅持認為他不該被當作刑事罪犯,而應該是戰俘。因為他們建立了一支韓國抵抗軍,為了反抗日本人的壓迫發動了獨立戰爭,所以他認為開槍打死伊藤博文是在戰場上,最後不幸戰敗被抓,應為戰俘。

不得不說,他還頗有幾分詭辯的道理。

如果若安重根的道理說得通,他就不會被處死,按照國際公約是不可以殺戰俘的。

但日本人可不管安重根的說辭,最終以謀殺罪判處死刑。1910年3月26日在旅順監獄刑場被槍決。

02

那麼,安重根為什麼要殺伊藤博文,他為什麼又如此恨伊藤博文呢?這要從日本人日益膨脹的野心說起。

早在1870年代初,日本國內就出現了出兵朝鮮的呼聲,但這種聲音被另一派以“內政為先”的聲音所壓制下來了。到了1875年日本人覺得時機已然成熟,便派出雲揚號軍艦駛入朝鮮首都漢城附近的江華灣挑釁,終於引發了戰鬥。這場規模不算太大的戰鬥以日本人的勝利而告終。這就是“雲揚號事件”。

隔年,朝鮮被迫簽訂了《江華島條約》,這是朝鮮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這份條約讓朝鮮喪失了關稅自主權;讓日本獲得了領事裁判權(日本人在朝鮮犯法,必須交由日本處理,朝鮮不能審理);日本還獲得了最惠國待遇等等。

《江華島條約》的第一款還明文規定:朝鮮是一個獨立自主之邦。顯然,這一條是針對中國的。朝鮮向中國王朝朝貢、並接受冊封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確鑿無疑。日本人在條約上寫明此規定,旨在讓朝鮮脫離藩屬國地位,以便他們下一步對朝鮮半島的入侵。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日本人“膽大包天”想讓朝鮮不再是大清藩屬國,並不是一時興起,事實上他們早已摸好了底。在“雲揚號事件”後,日本派人來到中國,試探清政府的的態度。清朝總理衙門表示:“朝鮮雖隸屬中國,一切政教禁令,完全自主,中國從不與聞。”

日本得到這個答案後,認為大清所謂宗主國,有名無實而已,今後“在朝鮮問題上,已無再同清國政府進行交涉之必要”。也就是說,大清對朝鮮的態度其實是愛莫能助的,畢竟自己內外還一團亂麻呢。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朝鮮王朝的官員都穿著明朝服飾

朝鮮內部又是什麼態度呢?一些人認為應該恪守傳統,與大清保持緊密聯繫,用大清牽制日本。而另一派以朝鮮知識分子為主要代表,他們意識到日本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國力日益增強,認為應該向日本學習,加強與日本的緊密聯繫。所以在朝鮮知識分子心目中,對《江華島條約》甚至是持歡迎態度的。


朝鮮內部的這種路線之爭拉扯了一段時間,漸漸知識分子勢力佔了上風,朝鮮向日本靠攏,學習日本進行改革。但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又讓朝鮮人清醒了過來,他們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野心,同時對自己國家還能不能獨立自主感到十分擔憂。

而甲午戰爭大清的戰敗,又徹底改變了包括朝鮮在內的東亞各國的命運。

就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七個月的一個夜裡,一群日本浪人打扮模樣的暴徒闖入朝鮮宮廷,殺害了朝鮮高宗李熙心愛的明成皇后。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明成皇后

明成皇后有很大的權力,能左右朝鮮的政局,是高宗李熙的得力助手。她一開始就是積極反日的,希望能接清朝的力量,來牽制日本的。如今清朝都敗在日本人手下,明成皇后自然不會有好下場。日本人必定要對付她。殺掉她,也是給高宗李熙一個下馬威,使之服服帖帖於日本人腳下。

明成皇后已死,日本人還不放過她,不僅把她的遺體一把火燒了,還命令高宗李熙剝奪她的皇后頭銜,貶為庶人。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李熙,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

失去明成皇后的高宗李熙看起來像個無頭蒼蠅,焦慮、恐懼一齊襲來,他憂心忡忡,或許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為了生命安全,高宗李熙乾脆搬到沙俄大使館居住。環顧四周,目前也只有俄國人可以抗衡日本。俄國人為了自身利益,此時也十分樂意為朝鮮提供幫助。

03

1897年,對東、西方世界都是極具重要意義的一年。歐洲爆發了希土戰爭,歐洲列強英、法、意、俄都不同程度捲入戰爭。在東方,德國強佔了中國膠州灣,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康有為又上書光緒皇帝,強調變法維新、救亡圖存已刻不容緩。

在朝鮮半島,則發生了更大的政治變故。高宗李熙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他宣佈將國家改為“大韓帝國”,李熙成為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此之前,這是隻有中國帝王才配擁有的頭銜。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李熙,大韓帝國開國皇帝

李熙要大幹一番,以圖將國家帶向真正的獨立自強。他推行了土地改革、貨幣改革,強化軍事實力。國家意圖振興所帶來的變化,讓韓國人民的愛國思想變得越發強烈。他們從一個幾百年來附屬國心態,轉變為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心態。但這種心態與日本人蠶食韓國的行動,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矛盾衝突。

本來韓國希望借俄國人的力量來牽制住日本,此前幾年是相對成功的,日本對俄國有所忌憚。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最後結果讓所有人感到震驚——日本贏了!

從大清到俄國,皆不是日本的對手,韓國人希望在列強夾縫中求生的算盤,完全落空了。

日本對韓國的蠶食更加有恃無恐,再沒有誰能阻礙他們。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伊藤博文在韓國

日俄戰爭結束後不久,韓國就被迫與日本簽下了一份“保護條約”。韓國不得不籤,不敢不籤,因為日本的軍隊已經在韓國首都漢城街頭搞演習示威了,李熙必須戰戰兢兢拿起筆簽字。

根據這份所謂的“保護條約”,韓國一切外交關係,都要交由日本全權處理。這麼一來,等於韓國喪失了其獨立性,完全淪為了殖民地。

日本在韓國首都漢城設立了統監府,這個統監府就是落實“保護條約”規定,用來專門處理韓國外交事宜的。但其實統監府還有更大的權力,韓國的內政它也要干涉。

統監府相當於是韓國政府的“上級部門”,擔任統監的人相當於是韓國的“太上皇”,而這位“太上皇”就是後來被刺殺的伊藤博文。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伊藤博文,日本第一位內閣總理大臣、明治憲法之父

當韓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或者說保護國)後,韓國國內反日情緒十分高漲,可是也拿日本人沒有辦法,只能將簽約大臣(韓國版李鴻章)的房子燒了,還有些人天天聚集在皇宮外大哭,甚至有人自殺明志。卻就是拿日本人沒有辦法,太氣人了!

韓國皇帝李熙還不想放棄,在荷蘭海牙召開的《萬國和平會議》給了他一線希望。諷刺的是,這個所謂的“萬國”、所謂的“和平”會議,本質上都是對外擴張的列強國家參與,“我為魚肉”的韓國自然不在其列。

即便如此,李熙還是派出了三個秘史密使遠赴海牙,向與會的歐洲列強求援,希望他們主持公道,阻止日本人對韓國的吞併。

韓國的三個密使到海牙就吃了閉門羹,歐洲列強拒絕見他們,說韓國已經隸屬於日本,這是別國內政,外人無權干涉。可見,那是日本真的強大了,歐洲列強也不遠得罪他們。

這就是歷史上被稱為的“海牙密使事件”。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韓國派密使的事很快被“太上皇”伊藤博文知道了,他氣呼呼地來到皇宮,向李熙表達了強烈不滿。李熙一言不發,不敢說什麼,只能聽伊藤博文訓斥。

李熙的委曲求全沒有換來伊藤博文的諒解。他又召見了韓國總理大臣李完用,提出要李熙退位,為派密使的行為負責。李完用是親日派首腦,被韓國人視為頭號賣國賊。

李完用根據伊藤博文的意思,聯合一眾親日派官員向李熙逼宮,要求其退位。伊藤博文又一邊積極調動軍隊策應。這是兩手準備,一手軟,一手硬。

1907年7月19日,在日軍6門大炮對準皇宮的情況下,李熙被迫宣佈退位,34歲的皇太子李坧即位。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李坧,大韓帝國第2任皇帝

李坧即位後,韓國的命運更加堪憂。完全淪為日本人傀儡的李坧被要求籤署了又一個更嚴苛的“保護條約”,這次連韓國的內政、司法都要一併交由統監府全權處理。同時,韓國的軍隊也被解散了。


04

如果說,這以上情況都是政治層面的入侵,那日本人對韓國社會的入侵在更早就已開始了。

在日俄戰爭之前,日本的資本就已經進入了韓國,日本銀行和大企業都在韓國進行投資。到李熙退位時,日本已相當程度掌控了韓國的經濟。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移民韓國也呈暴增趨勢。在韓國的主要城市,越來越多出現了日本社區。

在宣傳媒體方面,市面上基本都是日本人的報紙或親日本的報紙。這些報紙每天歪曲事實,不斷灌輸皇民化思想。這讓韓國老百姓感到無比噁心。

這一系列事實的疊加,讓韓國反日勢力不斷聚集,反抗日本的行動也愈發激烈。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事件,就是“壓死老黃牛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幾乎是一起必然會發生的事件。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1907年韓國反抗軍

其實在伊藤博文被殺時,由於對韓政治主張的分歧,他已辭去統監一職。伊藤博文不贊成激進日本政客提出的一舉併吞韓國政策,他主張“漸進式”併吞。說起來,伊藤博文算是併吞韓國的溫和派。

但韓國人不會這樣認為,畢竟伊藤博文是直接“騎”在他們頭上的人,是併吞韓國的直接執行者。

安重根一類的韓國愛國者不會想到,伊藤博文的死,反而加速了日本併吞韓國的速度,他的死,似乎給了日本激進派以正當性。

1910年8月22日,韓國頭號賣國賊李完用與日本代表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

殺死伊藤博文後,刺客表情淡定,高呼“韓國萬歲”

條約開頭“解釋”了合併的原因:“日本國皇帝陛下與韓國皇帝陛下,顧及兩國間之特殊而親密之關係,欲增進相互幸福,永久合併確保東洋和平。為達此目的,確信韓國與日本國合併是最佳方法,茲決定兩國間締結合並條約。”

而條約第一條這樣寫道:“韓國皇帝陛下將關於韓國全部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讓與日本國皇帝陛下。”

合併條約簽訂後,日本國民歡欣鼓舞,舉國歡騰。在東京街頭,民眾自發組織了花車遊行和太鼓表演。日本人飲酒作樂高呼萬歲,慶祝活動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半夜……

已被槍決幾個月的安重根永遠不會知道事情竟然會這樣發展。

好奇心驅使,挖掘史料逸聞——【好奇挖掘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