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希典作為戰爭的狂人,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兩度“光臨”旅順。在甲午戰爭日軍入侵中國前夕,乃木寫下了一首狂詩:。

肥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幾春秋。

一瓢傾盡醉與夢,踏破支那四百州。

乃木是一個氣焰囂張,面目猙獰的戰爭惡魔。為報皇恩,竟然要踏破支那四百州,可見其狂妄之極。

攻克旅順之後,乃木揮師北上參加會戰。路上寫了一首行軍詩。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

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過大河。

這首詩描繪雪夜行軍強渡大河匆忙參戰的場景,百萬精兵實屬誇張之詞。

日俄戰爭結束之後,他帶出的13萬人傷亡近半。乃木自知罪孽深重。在回國的船上,他迎風落淚,寫下了一首自遣詩:

皇師百萬徵強虜,血戰攻城屍做山。

愧我何顏看父老,凱歌今日幾人還。

從踏破支那四百州的狂妄,到百萬精兵過大河的匆忙,最後是凱歌今日幾人還的憂傷,這戰前、戰中、戰後的三部曲是乃木的自供狀,又是乃木的自畫像。

乃木的漢詩寫得很多,應該說不只是附庸風雅,確有漢語的功底。最能反應乃木漢詩的真實水平是憑弔他戰死在日俄戰爭中兩個兒子的詩。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勝典與乃木保典出戰前合影(源自網絡)

1904年5月26日清晨,日軍第二軍用3個師的兵力攻打金州城和南山。乃木的長子乃木勝典在攻打金州城時被俄軍擊斃。6月6日,乃木率領第三軍,在大連附近王家屯登陸。他來到激戰後的金州南山,面對草木荒涼,屍骨風腥的戰場,想到自己新近戰死的長子,不禁感慨萬千。雖然是6月天,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種蕭瑟、肅殺、悲涼的氛圍,足見其失子的悲哀。

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

征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

這首詩於1937年5月26日,紀念南山戰役33週年之時刻於石上。現作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於旅順日俄監獄博物館。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勝典戰死之所紀念碑(源自網絡)

1904年12月28日,乃木以肉彈戰術,向203高地發起炮火無間距連續進攻。29日晚8時,乃木次子乃木保典戰死在北坡上。8天后才收屍。連續喪子的乃木心如刀絞,含淚作詩:

爾靈山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艱。

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

在這首詩中,乃木把230改為諧音的“爾靈山“。詩中以”男子功名“、”萬人齊仰“來讚許安慰亡靈。”鐵血覆山山形改“一句,形象的描寫了203高地爭奪戰慘烈程度。這首詩在開頭和結尾兩次用到”爾靈山“3個字,這本是作詩的一大忌,但是隻要你瞭解”爾靈山“不只是一個字面諧音那麼簡單,而真正的意思是”兒子靈魂所在的山“,“你們年輕人靈魂所在的山”(已找到日文證明就是此意)。你就會覺得只有這種寫法,才能把乃木希典對戰死的兒子和那些青年人的悲痛心情表達出來。放慢語速朗讀,彷彿就是一種哀嚎。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日軍炮火覆蓋203高地(源自網絡)

曠野茫茫天接雲,馳驅曾拂虎狼軍。

屍堆二百三高地,常使徵人說拔群。

這是戰後乃木回顧203高地爭奪戰寫的一首詩,他描寫戰場的慘烈,意在激勵後人用攻克203高地的精神去攻堅克難。1909年10月20日,伊藤博文參觀203高地也賦詩一首:

久聞二百三高地,一萬八千埋骨山。

今日登臨無限感,空看嶺上白雲還。

這與乃木的詩有異曲同工之處。伊藤博文的“一萬八千埋骨山”與乃木“屍堆二百三高地”遙相呼應。這裡是近代人類戰爭史上單位面積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可見,當年攻克203高地是多麼艱難。以致後來在日本國內形成一句口頭語,面對困難,日本人都會說:有比攻克203高地還困難嗎?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203高地北坡戰死的日軍(源自網絡)

為了紀念乃木次子乃木保典,戰後日本以“滿洲戰跡保存會”的名義,在203高地北坡為其建紀念碑。在一米多高的基座上,樹立條形石島紅花崗岩,上書:乃木保典戰死之所“。

乃木為此做詩一首:

有死無生何足悲,千年不朽表忠碑。

皇軍十萬誰英傑?驚世功名是此時。

乃木在詩中將那些為效忠天皇而殞命的年輕人,美化為千年不朽的英傑,鼓勵還活著的十萬將士,為建立“驚世功名”,向他的兩個兒子一樣而獻身。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保典戰死之所紀念碑(源自網絡)

作為乃一個戰爭的狂人,最後的“驚世功名”又是什麼呢?在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出殯的當晚,他說服妻子靜子一同剖腹殉君而去。此舉,被一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奉為“戰神”,在我看來他是一個十足的愚忠的戰爭罪人。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與靜子刨腹前留影(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