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當你有一個機會,可以幹掉所有同事獨攬大權時,你會怎麼做呢?這位唐朝宰相的做法,值得人們深思。

當初,唐宣宗在世時,長子李溫被封為鄆王,但常年遭受冷遇,居住在宮外的十六宅(唐朝皇子們居住的地方),而宣宗第三子夔王等其他五位王子都住在大明宮。宣宗因為吃了道士供奉的“仙丹”,中了丹毒,很快就不行了。臨終前,樞密使(宦官)王歸長、馬公儒等密謀立最受寵的夔王為君,擔心左軍(禁軍)中尉王宗實阻撓,就假傳聖旨,讓王宗實到外地做監軍。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王宗實接受了敕命,悶悶不樂,正準備收拾東西離開皇宮,結果左軍副使亓元實找到王宗實,對他說:“皇上眼看就要龍馭賓天,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接見過群臣了,這敕命到底是真是假還不知道呢,您怎麼就輕易相信了呢?我看不如藉著向皇上辭行為由,進宮面聖,以驗真偽!”

王宗實如夢初醒,馬上和亓元實一起前往宣宗的寢宮。這時宮裡已經戒嚴,各門都加派了人手站崗警戒。亓元石掩護著王宗實來到寢宮,這才發現宣宗已經駕崩了。

王歸長、馬公儒等人正趴著地上假模假式地哭著呢,乍一看到王宗實到來,都大吃了一驚。王宗實一看皇帝都已經死了,哪裡來的敕命?當即大怒,斥責王、馬二人矯詔,王、馬二人嚇得跪在宗實面前磕頭求饒。王宗實馬上以禁軍中尉的身份下令,命人火速前往十六宅迎鄆王進宮,冊立為皇太子,接著又將王歸長、馬公儒等人盡數處死。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唐懿宗 影視形象

就這樣,一向坐冷板凳的鄆王登基坐了殿,改名李漼,即為唐懿宗。懿宗即位後,大赦天下,處死了給宣宗進獻“仙丹”的幾個道士,又革除了一些弊政,並任命杜悰、蔣伸、杜審權、畢諴四人為宰相,主持朝廷日常政務。

唐懿宗因為長期坐冷板凳,本來早已斷絕了當皇帝的想法,沒想到造化弄人,一下子從龜縮在十六宅的倒黴王子,一步登天當了皇帝。所以他對擁立自己的宦官特別寵信,而對一向不看好自己的那些大臣心懷疑忌。

懿宗初年,看似平靜的朝廷實則暗流湧動,一場腥風血雨正在醞釀之中。

唐懿宗鹹通二年(861年)二月的一天,四位宰相像往常一樣正在中書省辦公,兩位樞密使(宦官)突然到來,聲稱有事要見宰相杜悰。緊接著,宣徽使(宦官)楊公慶也走了進來,手捧詔書,單獨讓杜悰接旨。杜悰不知何故,趕緊跪下聽宣,其他三位宰相頓時緊張起來,但楊公慶指名道姓讓杜悰接旨,所以三人只得暫時到外面迴避。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杜悰接過詔書,打開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

原來詔書是關於當初宣宗駕崩的時候,諸位宦官聯名上書請鄆王(懿宗)監國(登基)的事,其中還專門提到“當時宰相沒有參與擁立的,一律按謀反論處!”

杜悰明白懿宗的心思。因為懿宗當初不受寵,多數大臣並不看好他。現在登基當了皇帝,難免疑神疑鬼,再加上宦官們的攛掇,所以想剷除異己,誅殺一批大臣,達到殺一儆百的目的。

這對杜悰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他點點頭,那麼除了他之外的三位宰相,包括一些跟自己不對付的朝臣,都可以輕易地戴上“謀反”的帽子全部幹掉!

到時候,自己只要跟幾個大太監搞好關係,就可以大權獨攬,豈不快哉!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但杜悰把這封詔書反反覆覆看了好多遍,這才平靜地對楊公慶說:“此事非同小可,當從長計議。皇上剛剛登基,像這種文書,確實不是我等臣子所應該看到的。”於是,杜悰就重新將詔書封好,交還給了楊公慶,並一本正經地說:“陛下如果真的認為宰相有罪,應該公開地進行審判,如果證據確鑿,自當付諸有司,明行賞罰。”

因為唐代的制度,宰相擁有“封駁”的權力,如果對詔書的內容不認可,可以“退還”給皇帝,不予執行。

楊公慶見沒有達到目的,很不高興,垂頭喪氣地走了。杜悰見他走遠了,就對在場的兩位樞密使說:“內臣、外臣,都是陛下的臣子,本質上並無不同。如今陛下新登大寶,應該安撫天下,廣施仁德,豈能隨意誅殺宰相呢?如果陛下養成這樣的習慣,那麼像你們這樣位高權重的內官,恐怕早晚也會成為陛下猜忌的對象啊!杜悰世受國恩,應該致力於使陛下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而不是由自己的愛憎隨意妄殺無罪之人!“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兩個太監聽了杜悰的話,面面相覷,都流了一脖子的冷汗。過了好大一會兒,他們才嚥著唾沫說:“我等回去之後,一定會把相公剛才的話稟明聖上。如果不是您深明大義,別人肯定不會這麼做的!

等兩個太監走了,蔣伸、杜審權、畢諴三位宰相才戰戰兢兢地進來,臉色都不大好看。三個人小心翼翼地問杜悰,剛才詔書是關於什麼事情的?需不需要我等參謀一下啊?

杜悰知道他們三人嚇得不輕,就笑道:“公等不必擔憂,沒什麼事。”就這樣過了幾天,楊公慶等人也沒有來宣佈新的詔命。後來懿宗命宰相們到延英殿議事,期間一直和顏悅色,也沒有任何要處理誰的意思。蔣伸等人這才徹底放心,同時對杜悰感激不盡。

接到密旨後,這位宰相放棄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上千人因此倖免於難

杜悰高瞻遠矚,深知一旦順了唐懿宗的意思,將蔣伸、杜審權、畢諴三位宰相盡數誅殺,那麼一個宰相的家族至少數百人,三家株連,至少得有上千人無辜慘死、流放!

當時的唐朝,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脆弱境地,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再者說,一旦宦官得志,那麼下一步被剷除的,肯定是自己。於公於私,與人與己,杜悰都必須封還這封詔書!

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不光是指作為團隊領袖要心胸寬廣,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局觀,能夠在利益的誘惑下做出理性的抉擇。否則,一念之差,豈止他人家破人亡,自己也是全盤皆輸啊!

《新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