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在《 》裡,我們梳理了宰相的起源,發現秦漢的宰相併非一直是“三公”。

在《 》一文中,我們又發現,在“三省六部”制體制下,宰相也不僅僅是三省長官,而是一群人,史稱“群相”。

然而現在這篇要說的是,在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和宰相之前,三省六部的“三省”,其實早就開不下去了……這個制度並不是在唐宋元一直都在用。

而“宰相”這一稱呼,也在遼朝成為了正式的官職名稱,但神奇的是——遼朝的宰相官職,根本就不是宰相……

唐後期至北宋前期:從宰相到二府宰執

【文長不看版】

【唐後期、五代、北宋前期】

中書令;

侍中;

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三品,後改為二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平章事)。

唐代三省制衍生出了“群相”,群相自然也帶來了很多困擾,一方面是宰相太多,必然影響效率。比如唐中宗的時候居然出現同時有10多個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

另一方面,三省制基礎上的宰相格局,馬上被打破了。首先是從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開始,尚書左、右僕射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稱號,不再是宰相,而此後鮮有僕射加號。也就是說,作為三省長官之一的尚書僕射,被踢出了兼職宰相群。

與此同時,中書、門下兩省也出現了變化。作為“宰相會議室”的政事堂,在武后執政之初遷到了中書省。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張說又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改組中書門下的秘書機構,中書、門下二省有合為一省之勢。中書門下隨即也從“宰相會議室”變為了“宰相辦公室”,過去由三省長官兼職擔任的宰相,至此又成為了專職宰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唐後期、五代、北宋前期宰相制度(點擊看大圖)

兼職宰相的名稱也隨即發生了變化。中書令、侍中(皆為正三品官)仍然位列宰相,但養老打醬油的多,實際管事兒的少。而之前眾多的宰相加號中,同中書門下三品(簡稱同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脫穎而出,成為了新的宰相正式名稱。同三品的地位要略高於同平章事。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升中書令和侍中為從二品,同中書門下三品也改名為同中書門下二品。此後,同二品與同平章事漸趨合流,一般任同平章事,只有遇到有家諱時才任同二品(比如五代的馮贊、吳廷祚本應任同平章事,皆因犯父名諱而改任同二品)。當然,任同平章事的可以是一個人,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多人擔任。

人多了,就要有個順序,這個順序通常以“館職”來區分。當時設有圖書機構弘文館(宋改成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合稱三館,並在三館設立大學士、兼修國史等官職。宰相例先兼集賢院大學士,稱為“集賢相”;升級至亞相後改兼修國史,稱為“史館相”;最後榮升首相,則兼昭文館大學士,稱為“昭文相”。

這樣,從唐朝中後期,歷經五代,一直到宋神宗元豐改制之前,宰相的主要名稱一直是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這四個,始終沒有改變。

不過也有特列。一個是唐宋時期,經常給地方一把手節度使加宰相銜,稱為“使相”。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楊家將》裡的楊業,被稱為“楊令公”,就是因為楊業在死後被追封為“中書令”,而“令公”即是對中書令的稱呼。但這個中書令,只是使相,而不是宰相,理解成“宰相級待遇”就好。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楊老令公”的稱呼也是有淵源的

另一個,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又開始崛起了。就像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宰相的丞相和三公逐漸被架空,作為秘書的尚書、中書、門下諸官日益壯大並最終取而代之一樣;當三省長官正式成為宰相以後,新的秘書班子又準備壯大起來取而代之了。

這次的秘書班子,一個叫樞密使,最初由皇帝的私人奴僕宦官擔任,執掌樞密院,五代以後改用士人和武人,成為凌駕於宰相之上的決策者,甚至皇帝也要讓他們三分。在周宋之際,經過周世宗郭榮、宋太祖趙匡胤的努力,樞密使的權力才重新被壓制下來,但依然分割宰相權力,成為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另一個秘書班子叫翰林學士院,供職其中的翰林學士負責起草詔書,其中的首席稱為翰林學士承旨,有“內相”之稱,往往也參與大政決策。

此外,宋初太祖趙匡胤在位時,曾任趙普為獨相,為了協助趙普辦公,設立了參知政事。“參知政事”本來是唐朝宰相的加號,到了宋初卻成為宰相秘書、宰相助理。不過在開寶六年(973年),隨著趙普權力漸重,趙匡胤將參知政事改為副相,

這一次不僅皇帝的秘書班子要上臺,連宰相的秘書班子也被抬出來制衡宰相。趙普後來罷相,但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卻留在了宋代的制度框架中。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讓宰相的秘書來分割宰相權力,算是趙匡胤的一個“創舉”

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太宗末年,寇準擔任參政,權力一度與宰相相當。不過絕大多數時間,參政只是副宰相,宰相缺位的時候,可以暫時代行宰相職權。

這樣,宋代的宰相雖然仍然是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但在宰相之外,既有副宰相參知政事,又有主管軍事部門樞密院的樞密使、樞密副使、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籤樞密院事等,參知政事與樞密院諸官合稱“執政”,執政又與宰相合稱“宰執”。但執政畢竟不是宰相。

北宋後期至南宋:三省終於合併為一省

【文長不看版】

【北宋後期至南宋】

總治三省事(“公相”)

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太宰兼門下侍郎、尚書左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左丞相)

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少宰兼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右丞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北宋元豐改制後的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改革官制,撤銷中書門下,恢復唐初三省,設三省長官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不過這三省長官都是虛設,並不授人,實際仍以次官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管理三省。與此同時,又規定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這樣,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就成為了新的宰相名稱。

同時,又撤銷了參知政事,以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為副相(作為副相的門下侍郎、中書侍郎是不兼尚書僕射的)。

宋神宗的本意是恢復三省制,但與唐朝一樣,三省制維持不下去,最終又再次向一省制發展,相應的又出現新一輪的宰相改名大潮。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廢除了此前的榮譽性官職“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改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少”,稱三公為“真相之任”,三少為“次相之任”。同時又對三省長官改名字,尚書令廢而不置,左僕射改稱太宰,右僕射改稱少宰,侍中改稱左輔,中書令改稱右弼。當然,如同侍中與中書令從來不授人,左輔、右弼也是虛位。於是,

宰相的正式名稱,就變成了太宰兼門下侍郎(首相)、少宰兼中書侍郎(次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北宋政和改制後的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號稱凌駕於一般宰相之上的“總治三省事”。著名的“六賊”之中,蔡京便以太師總治三省事,王黼以太傅總治三省事,均在太宰之上。由於太師、太傅屬於三公,所以蔡京、王黼又被稱為“公相”。此後,又把“三公”重新改成了榮譽頭銜,嗯,瞎折騰。

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宰相恢復元豐舊名,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三省正式合一,宰相名稱又改為尚書左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同時兼任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實際負責人),副相複名為參知政事。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南宋高宗三省合一後的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又將宰相改名為左丞相、右丞相,後來又兼任樞密使;副相仍名參知政事,虛設的尚書令、中書令、侍中正式廢除。

孝宗以後,左、右丞相的名稱一直用到南宋滅亡。不過從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開始,宋廷又屢設平章軍國事、平章軍國重事,獨攬軍政大權,位在宰相之上;宰相的實際地位,反而等同於副相。即便如此,南宋法理上的宰相仍然是左、右丞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南宋孝宗以後的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遼夏金理:史上唯一稱“宰相”的官職,壓根不是宰相

【文長不看版】

【遼】

北面官系統:北樞密使(契丹樞密使)

南面官系統:南樞密使(漢人樞密使)、大丞相、政事令(中書令)、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

【金】

領三省事、尚書令、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

【西夏】

國相、中書令、尚書令

【南召、大理】

清平官、布燮

遼、大理、西夏和金朝,先後與宋朝並立,他們也有自己的宰相制度。

遼朝針對契丹人和漢人的不同習俗,實行北面官、南面官的“一國兩制”。

北面官管理契丹人等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設有北樞密院(契丹樞密院),北樞密使統領軍政,是北面官系統實際上的宰相。與此同時,北面官系統還有“北面宰相”,設有北宰相(北府宰相)和南宰相(南府宰相)。這是中國曆代王朝中,唯一正式以“宰相”命名的官職。然而可惜,此宰相非彼宰相,屬於“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只是統帥部族的高級官員,並非宰相之任。

有點拗口,再說一次:屬於“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不是宰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遼朝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再來看南面官。與北面官相同,南面官中最高統治機構也是樞密院,即南樞密院(漢人樞密院),南樞密使是南面官系統實際上的宰相。兩個系統的樞密院均設置於大同元年(947年),遼滅後晉前後。

南樞密院是南面官系統的實際宰相機構,但南面官系統還有名義上的宰相機構,即相對於“北面宰相”的“南面宰相”。

南面宰相中,最高者是大丞相,不過往往為權臣擔任,也不常置。遼朝早年,曾以同政事門下平章事(政事令)、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作為“南面宰相”的名稱,但也經常是徒有虛名而已。

直到遼世宗天祿四年(950年)建立政事省,遼朝“南面宰相”才正式建立起來。宰相稱政事令,或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興宗重熙十三年(1043年)改政事省為中書省後,宰相名稱也改為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另外,聖宗統和十二年(994年)開始,遼朝設參知政事,其地位也與宰相相當,比宋朝的副相參知政事要高。

一句話,屬於“南面宰相”的政事令(中書令)、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都是宰相。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金朝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金朝設有三省,熙宗天會十四年(1136年)時設“領三省事”,作為宰相;天眷元年(1138年)又設平章政事。海陵王篡位以後,罷廢中書、門下,只留尚書省,一度不設平章政事;但隨後又恢復了平章政事。此後,金朝制度逐漸走上正軌,以尚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左右丞、參知政事為副相。

西夏早年百官無首,國相、中書令職能接近宰相。天授禮法延祚二年(1039年),李元昊又設尚書令總理國政,是為宰相。

大理國祚繼承自南召及其後諸國,南召宰相名清平官,大理宰相名布燮。

元明:最後的宰相

【文長不看版】

【蒙古】

也可札魯忽赤(大斷事官)

【元】

中書省:中書令(虛銜)、右丞相(“大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尚書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太祖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當時官制樸素,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宰相。不過倒是有一些官職被視為宰相。比如成吉思汗時期的也可札魯忽赤(大斷事官),就是當時的最高行政長官;窩闊臺時期的中州斷事官,甚至被直呼為“丞相”。與此同時,主掌文秘工作的必闍赤也逐漸獲得了一些行政權。

太宗二年(1230年),窩闊臺又任命耶律楚材為中書令,鎮海、粘合重山為右、左丞相,看起來很像是宰相,但當時蒙古並沒有中書省,耶律楚材等人本身還擔任著必闍赤。這時期的中書令、右丞相、左丞相更像是尊號,而非宰相稱號。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蒙古帝國疆域遼闊,早期制度也相當粗獷

直到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建立中書省,任命了中書省平章政事1名、左丞1名;同時建立了燕京行中書省,設1名丞相,2名平章政事,1名參知政事。次年,忽必烈又將宰相員額調整為右丞相2人、左丞相2人、平章政事4人、右丞1人、左丞1人、參知政事2人,

實際是兩套班子,一半留在開平的中書省(都省),一半留在燕京的行省。如果忽必烈去了燕京,那麼燕京的中書省就是都省,開平的則為行省。這時的宰相既有蒙古人,也有契丹人、畏兀兒人,但最多的還是漢人,佔了一半以上。到了中統三年(1262年),兩省正式合併為一省。

與此同時,中統二年(1261年)十二月,忽必烈以嫡長子真金為燕王、中書令,後來真金又被封為太子。自此以後,以太子兼任中書令成為蒙元的制度,太子位缺則中書令成為虛銜。不過太子兼中書令,也只是名義上的中書省長官。

此外,蒙古和元朝初期還曾在至元七年(1270年)、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至大二年(1309年)分立過尚書省,往往尚書省的權力大過中書省,但皆數年即廢。

到這裡我們可以捋一捋蒙元時期宰相的脈絡了。

史上唯一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壓根就不是宰相

元朝宰相制度(點擊大圖)

在蒙古國時期,具有宰相地位的是也可札魯忽赤。

忽必烈掌權以後,包括元朝,宰相主要是中書省的中書令(虛銜)、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其中右丞相為首相,人稱“大丞相”;另外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為副相。員額有變動,元朝後期,大體上是右丞相1人,左丞相1人,平章政事4人,即宰相滿員時有6位;左丞1人,右丞1人,參知政事2人,副相有4位。

三次短暫設立的尚書省,宰相有尚書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副相有左丞、右丞和參知尚書事。

明朝初年,繼承元朝制度,也曾以中書省為宰相機構,以左丞相、右丞相為宰相。而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藉著婦孺皆知的“胡惟庸案”,朱元璋破天荒地廢黜了三省,也廢掉了宰相制度。

如果從商朝算起,宰相制度有小3000年的歷史,比皇帝制度還要長上小1000年。在宰相制度的演變中,尤其是有了皇帝以後,總是宰相的權力被分割。一個變兩個,兩個變三個,三個變一群。這還不夠,還要搬出皇帝的秘書,甚至搬出宰相的秘書,繼續分割宰相權力,直到取而代之。

明朝廢除宰相不久,作為皇帝秘書機構的司禮監與內閣正式走上前臺。司禮監掌印太監被稱為“內相”,內閣大學士被視為宰相。然而,秘書終究是秘書,他們不是百僚之長,也不是政府首腦,自然也沒有權力直接領導百官處理政務。

好在明朝的“秘書”們還可以對皇帝表示抗議,到了清朝,這些秘書更是威信掃地。在清朝,同時兼任軍機大臣和內閣大學士者,被視為“真宰相”。不過這樣的所謂“宰相”,對皇帝惟命是從,也就難怪會出現曹振鏞這種“多磕頭,少說話”的混賬邏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