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現實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宰相、丞相、相國三者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可謂是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些人都還誤認為它們指的都是同一個官職,

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答案當然是“不是”。

宰相

宰相,說白了它就是“輔佐帝王總理百政的官員”的通稱,歷朝歷代,只要能滿足擁有能夠和皇帝商量政務的“議政權”和能夠監督、督促百官執行政務“執行權”這兩個條件的,就皆可被稱為宰相,如隋朝的尚書令、唐朝的中書令、宋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及清朝的軍機大臣等就都可被稱為“宰相”。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唐朝宰相-內史令狄仁傑

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歷史中,“宰相”基本上是不會用來做正式的官職來使用的。當然也有例外,就是在遼代,遼時“宰相”曾短暫的被用作正式官職來使用,《遼史.百官志》載“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當時遼代設有南北宰相府,它們的最高長官就是“南北宰相”。但是對於他們到底是不是宰輔之職,目前還存在著疑點,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可汗之下統帥部族的首領,而非宰輔性質的官職。

那麼在這裡很多人都不明白了,既然“宰相”幾乎就從來沒被用在正式的官職名上,那它為何會被用作丞相、相國、中書令等這些總攬全國最高政務的官職的通稱呢?其實這一切都得從先秦時期說起,相傳商代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周禮》載:“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周時大宰就是掌禮、政、刑、教、事等六典的最高長官,即百官之首),他們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全國最高權力的官員。因此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習慣用“太宰”或“相”來作為總領百官的官職。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三省六部制-尚書省尚書令、門下省侍中、中書省中書令皆為宰相

而最早將“太宰”和“相”合起來稱呼的是在《韓非子.顯學》一書中,其言:“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這裡就將“宰相”合起來稱呼從而用來代指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統領百官的最高長官,此後陸陸續續的一些史書或書籍也開始習慣將“宰相”來代指百官之長,如《史記.陳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顏氏家訓.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

相國

相國(原為相邦,漢開國後為避劉邦名諱,改相國),源於春秋時期的“家相”。春秋時﹐“家相”就是卿大夫家中的管家,《東周列國志》雲:“季斯起初任為腹心,使為家宰,後漸專季氏之家政,擅作威福”,

這裡的家宰就是“家相”,“專季氏之家政”這句話亦可知“家相”確是總理卿大夫家中事務的管家。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春秋晉國的卿大夫

戰國初年,隨著趙氏、韓氏、魏氏等這些原是諸侯國中的卿大夫漸漸變成了有國之君﹐因此作為他們最為親信的“家相”也就隨之變成了邦國之相,負責總理國家政務,相邦由此得名。據《史記》所載最初設置“相邦”的就是趙、韓、魏三國,現如今出土的一些戰國的文物,如趙的銅矛﹑銅劍就發現刻有“相邦建信君”和“相邦春平侯”的銘記,此後秦等國亦設“相邦”(在秦國東陵器物上就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秦朝統一全國後,“相邦”遂被廢,由左右丞相代之,而秦之所以會廢除“相邦”原因就在於始皇帝。當年始皇帝尚未親政前,朝政大權悉數都被作為相邦的呂不韋所控制,而呂不韋就曾數次藉著相邦的身份威脅著始皇帝的王位,讓始皇帝是痛恨不已,所以自呂不韋被罷相邦位後,始皇帝就不再設“相邦”職,一統六國後,全國政務就交由左右丞相負責。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呂不韋劇照

之後漢代秦,劉邦復立“相邦”位,並改名為“相國”,《漢書.百官公卿表》載:“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漢朝第一任相國就是大將軍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載:“六月,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此後,西漢出現過4位相邦,分別是前206年被拜為相邦的蕭何、前193年被拜為相邦的曹參、前190年被拜為相邦的樊噲、前189年被拜為相邦的呂產。

自惠帝后,漢朝不再設“相國”,只設丞相。直到東漢少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亂政,他自封為相國,相國一職才被再次起用,《三國志》載:“卓遷相國,封郿侯,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且在此時“相國”的權力非常大,地位儼如皇帝。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董卓

但隨後董卓伏誅,相國一職再被廢,直到曹操被封為魏王,建國“魏”時,相國一職才再次出現,不過此時的“相國”不同於秦漢,它位在丞相之下,成為了輔佐丞相治理國政的官員。之後曹丕代漢建魏後,“相國”就只有司馬昭擔任過,同時這個時候“相國”再次成為百官之長,其權力與曹操擔任丞相時相當。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只有意圖篡國的權臣才會擔任“相國”職,正所謂“自魏、晉以來,非復人臣之位失”,如宇文覺、楊堅等稱相國的臣子,之後他們皆成為了篡國者。此後,“相國”不再設。

丞相

丞相作為正式的官職名最早出現在秦武王二年,《史記·秦本紀》載:“二年,初置丞相,摢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當然此時的“丞相”並非是以後的百官之長,因為此時的百官之長是“相邦”,當時的丞相只是相邦的副手,他負責協助相國處理朝政事務,如在秦王政初期呂不韋為相邦,昌平君為丞相。

秦統一全國後,因相邦被始皇帝所廢,所以丞相自然而然就替代相邦成為了百官之長,此時秦設左右丞相,以右為尊,負責總理百政,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之後到了秦二世時期,秦二世為了褒獎趙高的擁立之功,為他特別設立了中丞相一職,此時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同時存在。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始皇帝

漢代秦後,劉邦延續秦制,但廢中丞相,重立相國,如前189年惠帝時期,相國為呂產,右丞相為王陵,左丞相為陳平。因此,此時相國又成為百官之長,而左右丞相就又成為輔佐相國的副職,如《史記》中就記載蕭何因誅殺韓信有功得以“使拜丞相何為相國”,從中可得知在西漢相國的地位要高於丞相。此外,漢初的各個諸侯國也都同時設有相國和丞相職,如燕王臧荼的燕國就有相國溫疥和丞相昭涉掉尾。

到了西漢惠帝之後,漢朝不再設相國,左右丞相又成為了百官之長,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而後到了文帝二年,文帝廢除左右丞相,改僅立一位丞相。此時一般政務,丞相一人即可決斷,他擁有任用官吏,及向皇帝薦舉人才;對於地方官有考課、黜陟和誅賞之權;主管律、令及有關刑獄事務;地方上若有暴動、起義等,丞相可派屬官前往鎮壓等職權。不過,當遇到特別重要的事情,皇帝就會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議,而丞相就無專斷之權。

在漢武帝之後,丞相的權勢開始被削弱,此時丞相雖為名義上的百官之長,但是權勢大多被武帝所設立的中朝官大司馬大將軍所奪,如韋玄成、匡衡等,在君主權貴面前,阿諛奉承,只為保持其祿位,幾乎無多大的實權。成帝時,丞相何武以丞相一人難以處理繁多的政事為理由,建議建立三公制,於是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遂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自此丞相的權力被徹底分割,權勢更是大不如前。

就這樣,直到西漢哀帝元壽二年,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丞相作為百官之長的歷史才暫時告一段落,而此時丞相已存在了三百餘年的時間。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秦朝中央官制

東漢獻帝時期,大司徒又被改為“丞相”,由曹操擔任,此時的“丞相”總攬一切軍國大事,地位已同皇帝一般無二。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雖都設有丞相,但卻各有不同。

先是魏國,魏國初期的丞相職權很大,控制中央軍隊的中領軍和中護軍都曾是丞相的屬官,但是不久之後,丞相的職權就被削弱,不掌兵權,軍權由大司馬、大將軍執掌。其次是蜀國,蜀國的丞相是三國中權力最大的,在蜀國丞相不但再次成為百官之長,且職權被進一步放大,即“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協助皇帝總攬一切軍國大事,且可以開府治理事務,但也因如此,蜀自諸葛亮之後就不再設丞相,此後以蔣琬為大司馬領政,後任者費禕、姜維則任大將軍領政,名號不一。

再是吳國,吳國丞相設置於寶鼎元年(266年),且一度分置左丞相、右丞相,但是在吳國丞相的實際職權就是管理例行政務,往往不參與重大政務的決策,真正掌控孫吳朝政大權的是大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等內朝將軍,這些將軍外則領軍,內則領政,是事實上的宰相。魏晉南北朝,丞相雖設,但多為有篡國亂政心思的權臣擔任,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正如《文獻通考》所說:“丞相既不為宰相之任,而常為嬗代之階” ,此時如齊蕭寶融,稱丞相不久就廢其君蕭寶卷自立,再如梁侯景為丞相,兩年後侯景亦稱帝。

而後隋至孝宗乾道八年這數百年的時間,丞相就再未出現,此時原屬於丞相的職權被隋朝尚書令、唐朝的中書令、宋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職所替代。乾道八年,乾道改制,宋孝宗將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為左、右丞相,這個時候消失百年的丞相官職才又一次出現,但與秦漢所不同的是宋的左、右丞相位居尚書令或中書令之下,雖握有實權,也是宰相之職,但卻不再是百官之長。

宰相、丞相、相國,這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北宋官制

元朝於中書省置左右丞相(同時元朝也曾在尚書省置丞相,分理財賦,但時置時廢),總理全國政務。此後左、右丞相制一直延續到明朝洪武十三年才消失,,明朝最後一位丞相名叫胡惟庸。當然在明朝,丞相又是百官之長,而非宋時位居尚書令、中書令之下,而後隨著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丞相就徹底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原屬於丞相的職權也被明的內閣大學士、清的軍機大臣等官職所分割。

總得說宰相、丞相、相國三者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其中宰相就是丞相、相國的通稱,就是說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在不同朝代,均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如唐的宰相是中書令、侍中、尚書令,明的宰相是內閣大學士。相國在戰國秦(秦稱相邦,漢為避劉邦名諱,改相國)及漢朝若置則就是百官之長,地位是要高於丞相的,但因其權力太大,一般不會常設,而是被丞相所替代。丞相在秦朝為百官之長,漢時若置“相國”,則為其輔佐官員,不置則為實際上的百官之長,三國以後則是實際上的輔佐皇帝總理朝政,統領百官的百官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