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在古代,宰相是除了皇帝之外擁有最高行政權力的人,一個好的宰相可以使國家政通人和,使這個朝代的經濟,軍事和文化都欣欣向榮。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杜如晦(左)和房玄齡(右)畫像

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貞觀時期,有兩位宰相即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和右僕射杜如晦,唐朝初期,之所以國家能政治清明,百姓能安居樂業,這其中兩位宰相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在歷史上他倆被稱為“房杜”。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的開元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經濟高度發達,其繁榮程度遠超貞觀時期,這也得益於由兩位賢明的宰相,他們是姚崇和宋璟。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姚崇(左)和宋璟(右)畫像

房杜姚宋四大賢相為唐朝的穩定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後人有這樣的評價:“姚崇善應變以成務,宋璟善守文以持正”。而且姚崇還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說他是“大政治家、唯物論者姚崇”。

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臺詞“看在老臣一家三代忠臣的份上,求皇上網開一面吧”。三代忠臣?這個姚崇厲害了,他是五朝元老,即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時期。這期間,唐朝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國家很多亂象積重難返,姚崇向唐玄宗提出了十幾條改革建議,李隆基對此大為讚賞,並採納之,還任命他為宰相,管理朝政大事,開始主持國家改革。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開元時期的吏治、軍政在姚崇的主政下變得煥然一新,並且再次強盛起來,姚崇被當時的百姓稱讚為“救時宰相”。從古至今,只要是改革,就必然會觸動權貴的利益,生前或者死後必然會遭受政治報復。

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和明朝時期的張居正,他們改革到最後都是這種悲慘的結局,姚崇當然也難例外。張說是他還在任時的政壇死對頭,史書記載張說“素與姚元崇不平”,經常使小動作算計姚崇,但姚崇並沒有讓對方得逞,因為身為五朝元老的他老謀深算,且對此心知肚明。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開元九年,這一年姚崇病倒了,已經72歲的他覺得自己不久將死,於是把兒子們叫到病床前說:我生前收藏了一些佩飾玉器珍玩,在我死後,你們把這些東西放在棺前。兒子們對此感到不解,於是詢問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姚崇說:“我的政治死敵張說,他一心想置我於死地,因為我小心謹慎加上陛下的信任,他不敢有什麼大動作,但是我死了,他一定會報復你們的,你們要怎麼辦?” 兒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辦法。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姚崇接著說:“佩飾玉器是張說最喜愛的東西,他曾不擇手段的想要去弄到這些東西。按照朝中慣例,張說一定會在我死後前來祭拜。棺前的那些美玉他看中哪塊,就一定要拿去送給他。他收下了,你們就立刻請他為我撰寫碑文,並且要在第一時間拿去給皇上批閱。”

不久後姚崇便死了,張說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果然前來祭拜,剛進了靈堂,張說的兩隻眼睛就直盯在棺前的玉器上,姚崇的兒子見此狀,急忙上前指著這些玉器對張說道:“家父生前收藏了這些東西,我們也不太懂,聽說您十分懂玉器,那就煩請您收下吧。”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張說自然十分歡喜地收下了這些東西,姚崇的兒子接著又對他說:“您和家父同朝為官,文采又好,那就煩請您為他寫下一段碑文吧。” 剛剛得到玉器的張說正十分高興,他回顧了姚崇的一生,隨手大筆一揮就寫下了千字碑文,其中還有讚美的語句。

祭拜完後,張說回到家中才感覺到不對,並急忙讓手下人去姚府取回來,說碑文中有幾處錯誤,要拿回來加以修改並確認,但姚崇的兒子卻說:“我們已經把這個碑文拿給皇上批閱了,並已獲准。” 無奈之下張說只好就此作罷。

宰相:我死後你們把玉器放在棺材前,兒子照做,果然撿回一條命

姚崇利用政治死敵寫下了讚美碑文,當做兒子們的護身符,讓他們躲過了張說的報復,薑還是老的辣,足見他有多聰明。

這個“老傢伙”身前身後事都老謀深算!真是有大智慧的國之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