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保定

定州新宗燻肉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定州新宗燻肉興於明末清初,乾隆年間最為興旺,曾作為州縣貢品進獻。新宗燻肉集漬、燉、煮、燻等製作工藝為一體,外表呈鮮亮的金黃色,脆軟香酥,肥而不膩,氣香怡人,餘香悠長,具有濃郁的傳統風味。

曲陽黑閨女餃子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黑閨女餃子又稱“老牌”餃子,是全國聞名的御膳名吃,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它的創始人是明朝崇禎時期的宮廷御膳大師蘇喬生先生。該餃子餡採用十幾味中草藥材配置而成,具有多種功效。黑閨女餃子用料講究,精心製作,味純色鮮,面柔餡軟,肥而不膩,香而不淡,極其美味。

徐水漕河驢肉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漕河驢肉製作工藝始於宋代,歷經元明清,技藝日臻成熟。經過數百年的傳承,漕河驢肉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一是相驢估重,選料考究;二是加工技藝獨特;三是精選調料,神秘配方;四是精心煮制。按以上工藝煮制的驢肉大塊成形、色澤溫潤、香味濃郁、表裡如一、酥軟適口、別具風味。

直隸官府菜系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直隸官府菜系是在吸納中華飲食文化、滿漢全席等皇帝御宴及江浙菜、安徽菜等地方菜特色的基礎上形成的。直隸官府菜系屬中性鹹香型,以鮮嫩爽滑、醇厚悠香為主,講究口味綿長醇厚、原汁原味、鹹淡適宜、色味型俱佳、清鮮醇三香融一,同時不拘一格,口味多樣,南北適宜。

槐茂醬菜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槐茂品牌作為老字號始於1671年,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槐茂產品採用獨特的釀製工藝,槐茂醬菜醬香濃郁、脆嫩爽口,是保定市民逢年過節,探親訪友時的首選地方特產。

白運章包子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白運章包子由白運章創制。白運章包子是以肥瘦相間的新鮮牛肉、時令蔬菜為餡料,包子皮是用發麵和燙麵按一定比例製成。包子的特點是皮薄有筋道,肉餡鮮香,回味無窮。

白家牛肉罩餅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白家牛肉罩餅選用內蒙古牛肉,選其中肋作為主料,用百年老湯秘製加工,成菜色澤紅潤,肉質肥嫩,香氣撲鼻,越嚼越香,味道鮮美。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吃後讚不絕口。

驢肉火燒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保定驢肉火燒是保定的著名小吃。將火燒烙熟後,架在灶頭裡烘烤,使其外焦裡嫩,別具風味;趁熱用刀劈開,加入熱騰騰的熟驢肉,是最正宗的吃法。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

高陽田家燒雞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田家燒雞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有著品味醇正、外形美觀等特徵,其具體制作工藝有著嚴格的程序和要求,在當地飲食領域享有盛譽。

唐山

吊橋缸爐燒餅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久負盛名的吊橋缸爐燒餅,百餘年來歷久不衰。吊橋缸爐燒餅外形渾圓,色澤淺黃,外皮酥脆,內瓤層次分明,香酥怡人,肉餡配料獨特,肥而不膩,正面貼滿芝麻,背面光滑,製作精巧,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劉美燒雞

劉美燒雞始創於清代光緒時期,運用唐代宮廷御膳秘方及祖傳滷煮熟食工藝,潛心研製。其成品具有色澤棕紅、味道醇香、嫩而不膩、回味悠長、爛不脫骨、造形美觀的特點。

蜂蜜麻糖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蜂蜜麻糖製作技藝歷史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幾百年來,都是居家旅行,饋贈親友的必用佳品。蜂蜜麻糖為淡黃色,美似玉雕,薄如蟬翼的麻糖,口味清香甜酥,是獨特風味的唐山特產。

滄州

萬二燒雞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萬二燒雞是黃驊當地周邊群眾逢年過節、饋贈親友、迎來送往的首選特色食品。萬二燒雞燒製秉承祖訓,全部採用優質健康活雞,尤以三黃、土雞、笨雞為主選。肉質鮮美,香而不膩,兼有滋補食療功效。色呈淺紅,皮顯微黃,憑觀聞色味,既可辨其絕。食用無須刀,一箸骨肉離。

朱記扣碗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扣碗又稱老席,是民間製作的一種特色菜,起源於公元1849年。因其經濟實惠,味道純正,口感鮮美,倍受客人的厚愛。扣碗在鹽山縣農村廣為流行,鹽山鎮西三里村的朱記扣碗最典型,歷經四代傳承,是正宗扣碗的代表,距今已有百年曆史。

河間驢肉火燒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河間驢肉火燒是河間的傳統名吃。河間驢肉火燒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河間驢肉火燒為長方形,外皮金黃酥脆,內層鬆軟。味道外熱裡爽,清爽醇香。

青縣冬菜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青縣冬菜製作的祖傳秘方及手工製作是經過數百年的探索總結出來的寶貴資源。唐宋時期,青縣民間為彌補春季蔬菜青黃不接的狀況,以運河沿岸盛產的大白菜、大蒜為主要原料,開始醃製、儲存冬菜。

吳橋手工掛麵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吳橋宮面別名為“宮廷面”“素面”“御面”,是以精粉、大豆油、精鹽為原料,經獨特工藝而製成,條細空心,油亮潔白,粗細均勻整齊。煮熟挑入碗中,半湯半面,湯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因其系手工製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鍋而不爛,較有口勁。

南皮小米麵窩頭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南皮小米麵窩頭,是南皮地方名吃,歷史久遠,尤以祁家制作最為著名。南皮祁家小米麵窩頭選料精細,製作講究,其色澤嫩黃,清香撲鼻,香甜可口。

黃驊吊爐燒餅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黃驊吊爐燒餅的傳承與它的形美、味美、口感香甜和複雜工藝不無關係。分為發麵、揉麵等二十幾道工藝製作而成,形美、味美、口感香甜,已成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衡水

饒陽仇氏金絲雜麵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饒陽仇氏金絲雜麵的歷史可追溯到清雍正七年,由祖居饒陽縣東關村的農民仇老九所制。仇氏金絲雜麵的傳統吃法是先調湯,可用雞湯,也可用鴨湯或排骨湯,湯內加肉桂、白胡椒、薑片等材料勾兌均勻,開鍋下面,淋入香油,撒些香菜、蔥絲,連湯帶面一起食用。

龍鳳貢面

河北各地知名特色小吃,製作技藝列入非遺(2)中篇

龍鳳貢面是故城縣特產,主要產地在故城鎮。龍鳳貢面也稱龍鬚鳳尾貢面,因麵條勻淨細長、狀似龍鬚,並曾作為宮廷貢品而得名。龍鳳貢面白色微青,柔韌而晶亮,麵條勻淨細長,如須而空心,耐煮,湯清,味厚,細軟,有口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