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一個潮汕人從小到大,都要與粿打交道。兒時,聽著“灶頭拾著粿,眠床拾著被”之類的熟語長大。每逢過年過節祭祀祖先,總是吃著媽媽做的各種粿品。長大後,會做粿成為選擇媳婦的標準,潮汕千千萬萬的婦女都會做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潮汕當地名吃-

“粿”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潮汕粿品種繁多,大多以米粉、麵粉或番薯粉加工成粉末熬製成粿皮,利用各種在地最鮮的農作物為食材燴成粿餡,以主要粿餡命粿名。

紅桃粿,祈福祈壽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紅桃粿是潮汕粿品最常見的品種,也叫“飯粿”。

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長壽。將紅花粉末拌入梗米粉中,與水勻和,做出粉嫩色的粿皮,更是蘊意吉祥喜慶。紅桃粿餡多以糯米飯為主,香菇剁成丁,拌上蝦米、花生仁、豬肉粒、碎生蒜,油鍋爆炒做成鮮香炒飯。粉嫩的粿皮包住色味俱佳的飯餡,放入雕刻花紋的木質桃模粿印中,均勻按好,紅桃粿便做成了。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紅桃粿精緻,最好吃的做法是香煎。

做好的紅桃粿先上蒸籠炊熟,輕放入油鍋中慢火微煎,直至粿皮略顯金黃。煎食的紅桃粿油而不膩、可口回味。喜慶之日,家人團坐一起吃紅桃粿,老人們會對吃著正香的孩子開玩笑說:“喜歡吃尖尖的粿頭,以後生男孩,喜歡吃飽滿的粿尾,以後生女孩。”

鼠殼粿,難以忘懷的甜食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鼠殼粿與老鼠可沒什麼關係,它是潮汕粿品中有名的甜食小吃,也是祭祖的傳統糕點。

之所以取名鼠殼粿,與制粿的原料為鼠殼草相關。鼠殼草,又叫鼠麴草,實為藥材。唐朝詩人皮日休曾有詩云“深挑乍見鼠耳香”,講的便是鼠殼草。

鼠麴草

洗淨鼠殼草,用沸水燙熟,除去澀味。瀝乾後研磨攪碎,用文火慢慢烹熬成漿汁,再和上糯米粉,不斷揉捏,形成青色的糰子。鼠殼粿通常是甜餡。將豆沙、芝麻、花生、切碎的糖冬瓜攪勻,裹入青糰子中。同樣再用雕刻花紋的木質桃模粿印按壓出粿胚形狀。最後一道工序,選用幹芭蕉葉做粿墊。這一細節恰恰體現了潮汕人做粿的匠心獨運——芭蕉葉可讓粿與粿相疊時不會粘黏一起,鼠殼粿也會附上芭蕉的芳香。

別看鼠殼粿長得烏黑,便懷疑它的味道甘苦。蒸炊好的鼠殼粿粿皮韌性十足,輕咬一口,粿餡的豆沙慢慢流溢而出。粿皮帶有絲絲植物的清香,與甜度適中的豆沙、芝麻相融一道,讓你知道什麼叫做“食而不忘”。

無米粿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無米粿俗稱水晶包,是廣東省潮州地區傳統名小吃。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萬曆年間由福建陳姓人偷偷從菲律賓傳入之後,隨閩南人入粵,迅速傳遍潮汕大地,成為潮人的又一項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頭可以養豬,薯粉作副食及調料。無米粿的棵皮,更純粹是薯粉做的。

無米粿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鹹的是馬鈴薯、芋頭或竹筍切成小粒,加沙茶或咖喱及鹽、味精少量炒熟。或大豆炊熟,加精鹽、胡椒粉少量研細。甜的餡可用芋泥或豆沙。像做小籠包一樣,蒸熟即可食用。那一類包菜餡的,是家常的點心,多用油在鍋裡煎,使其透明微帶赤,十分可口,是有名的潮汕美。

油粿(三角油粿)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油粿是潮汕地區的傳統小吃,逢年過節勤勞的潮汕婦女便會製作這種糕點敬拜神明·

潮汕油粿是一種傳統小吃,在鄉下哪家生了男孩,來年週歲時就必須做油粿送鄉鄰,俗稱"做丁酒"!金黃的外皮,酥脆的內餡,總使人垂涎欲滴。作為逢年過節,並不是平時都能吃到的美食。

潮汕小吃之“粿”,讓人慾罷不能

潮州民間千家萬戶的家庭婦女都會做粿,製作的每道工序都是精細又細,就連木雕模子都刻製得如此精細。

粿的複雜來自它豐富的內容,無論是從外皮的製作,還是內陷的挑選,最終的味道都將會獨一無二。潮州人的闖蕩精神是舉世聞名的,常年的漂洋過海的生活,醞釀了「粿」的美食文化,便於攜帶,又能陪伴著人熬日子。同時在風浪裡討飯吃的人又迷信,敬天祭祖的時候,光鮮的粿也是絕對不能少的。

“無工做幼粿”、“鬢歪歪做無雅粿”這些俗語都表現了“粿”的精細考究,今天就整理分享了這幾樣具有代表性的粿品。希望大家喜歡,多瞭解大潮汕飲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