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大夫,您給看一下我新做的這個加強CT吧”。

病人小心翼翼地把其中一套片子拿給我。

“那您上次的CT帶了嗎?給我們看一眼。”

“您就看這次的CT吧,這是加強的,以前那個是我們在我們縣醫院拍的普通CT,不清楚,這個清楚。”病人家屬操著濃烈的地方口音說著。

“沒關係的,我看的不是增強的部分。”

“大夫您聽我的吧,那個不清楚,看了之後容易誤診。”病人非常不情願地拿了出來。

今天恰好時間還充裕,我就開始拿著她的幾套片子,和她簡單地做起了科普。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CT究竟是什麼?

CT是一種斷層影像。說得誇張一些,就好像一個人,用非常鋒利的刀把你從頭到腳切成了無數刀,然後再一片一片地鋪開。我們可以通過每一片的影像,來判斷你身體當中有沒有病變存在。

在大夫的腦海當中,一直會刻印著一份正常影像,就是沒有肺結節的患者,肺應該長什麼樣。之後再拿它來衡量你的片子,如果和腦海中正常的對照不一樣,就會繼續分析到底是出了怎樣的問題。就像小學老師拿著答案來判作業一樣。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CT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照相機。你有的時候會看到,在你拍的胸部CT當中,一種拍出來的片子發白,我們是用來看肺部的病變,叫做“肺窗”,另外一種拍出來都是黑色和灰色的感覺,我們用來看縱隔淋巴結和食管的情況,叫做“縱隔窗”。兩種類型的片子是同時進行的照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其實就和我們在照相當中調節對比度,曝光度是幾乎一樣的意思。

好的,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幾種CT到底都有什麼不一樣。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都是CT,各有不同

1、平掃CT:我們很多人也叫它普通CT,其實就是相比增強CT而言的,你不需要注射任何造影劑,只需要進到那個滾筒洗衣機裡面,進行一次全面的掃描而已。

2、增強CT:在做增強CT的時候,會有護士在做的過程當中,以非常快的速度向你的體內注射高濃度的造影劑,這個造影劑會充斥在血管當中,並且在CT影像當中呈現白色。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在看片子的時候,我們總希望看到腫瘤周圍有沒有淋巴結轉移,可是淋巴結就在血管邊上,在普通顯像的時候,有時完全分不清楚,哪裡是血管,哪裡是腫大的淋巴結。

但是造影之後就不一樣了,類似於《秘密的花園》一樣,血管都被人為地塗上了白色,而淋巴結卻不會有顏色的變化,因此一眼看過去,醫生就可以看到血管周圍有沒有腫大的淋巴結。

例如腹部的CT,一般會在造影劑剛打進入的時候,以及打入一段時間各拍一套片子,它可以幫助判斷肝臟的腫瘤到底是否為肝癌,腎臟的腫瘤是否為腎癌等等。總之,造影劑的妙用使CT的診斷價值大大地提高了。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3、薄層CT:首先大家一定要知道,不是薄層就一定是好的。各種CT都有各自的作用。薄層CT的作用是當肺裡有非常小的磨玻璃影時,可以在微觀結構上觀察結節的形態和邊緣,讓大夫做出更細緻的判斷。正如拿著放大鏡來斟酌你肺裡幾毫米的病變究竟是不是早期的肺癌。

那麼薄層也有自身的問題,就是劑量會稍高一些,因此不是每一次掃描都必須要進行薄層掃描。但是在關鍵的節點,當醫生認為必須要薄層掃描才能判斷清楚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總會有患者反映做CT多了是不是傷身體。世界衛生組織給影像學檢查的建議是,每年6次以內的CT對人的健康是安全的。頻繁的拍CT固然不好,但是為了疾病的診斷,在適當地間隔進行檢查是不需要恐慌的。例如我們的病人術後兩年內,每3個月就要拍一次CT,相當於一年拍4次,作為醫生,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患者因為拍CT多,就能患上與放射線相關的疾病,如白血病,或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

薄層CT只是指每一個層次很薄,通常是1-2個毫米,和增強不增強沒有關係,也就是說醫生也可以選擇薄層+增強,也可以選擇薄層+平掃。

4、低劑量螺旋CT:這是一種單獨設計出來,用於體檢的CT,它的劑量相對比較低,當然清晰度也有限。但是對於平常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性價比,就是可以用最低的射線量獲得相對最佳的診斷效果。

因此在明確疾病之後,進行低劑量螺旋CT是不妥的,因為可能由於清晰度的緣故,會有很多診療的細節會因為層厚過大而漏掉。簡單地說,在體檢的時候,可以追求低劑量,但是在已經患病的時候,自然首先要考慮診斷的準確性,然後才是考慮劑量能否更低的問題。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然後我們再來回答那個女家屬的問題:看了之前縣醫院的片子,真的會漏診嗎?

其實不會,因為不管增強還是不增強,指的都是那個“縱隔窗”,而肺窗是一模一樣的。而兩個時間點的片子更有說服力,看看經過這三個月的觀察之後,肺部的病變是否發生了變化。時間是最重要的試金石,可以讓我們對結節的性質,生長的速度有更準確的判斷。

於是,我對患者說:“目前看,您的片子沒有什麼問題,結節還是非常非常小,和以前沒有一點變化,我建議您可以拉長一點時間間隔,然後咱們半年以後再拍一個看看。”

“好的大夫,那我下回是不是要來您這再拍一個片子,您這應該最清楚吧。”

“不用,您就到這兩家醫院後面這一家醫院拍就好,前面的那個質量確實差一些,後面的已經很好了。更重要的是,在同一家醫院拍片子,放射科的大夫就能在機器上進行更細緻的對比。另外出的片子圖的大小也一樣,這樣我們在對比起來就比較方便。例如一個圖大,一個圖小,那個時候結節的大小我們做醫生的還要內心去估計,比較起來缺乏準確度。”

大夫讓我做檢查,這平掃CT、增強CT、薄層CT、螺旋CT分別是個啥?

在這裡,也推薦病人在CT片質量足夠好的醫院定期複查。特別是對於很多腿腳不方便的外地老年患者來說。不妨就近拍好,然後家屬拿著全套的片子來北京幫老人看病更為簡單易行。

另外,第一次看病的時候,一定要把片子帶全了,這樣才能方便醫生進行對比,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認為某家醫院片子拍的不好就放在家裡。要記住,任何時候,多一套片子,就多了很重要的一組信息,這是拍什麼高清、薄層、增強CT都不能比擬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