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深諳人性的社交電商 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零售業發展到今天,社交零售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形態。

觀察:深諳人性的社交電商 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社交電商網北京4月10日訊】(案例資訊)零售業發展到今天,社交零售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形態。

比如你朋友圈的微商,比如拼多多的團購……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社交零售,還有社交零售中那些微妙的人性。

社交零售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微商的生存空間在哪裡?拼多多看到了什麼機會,它又做對了什麼?

1

商業的過程紛繁複雜,但概括起來,只有兩個環節: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

海爾做冰箱,是創造價值,蘇寧賣冰箱,是傳遞價值。

而傳遞價值這個環節,具體來說,其實就是在用效率的手段,降低定倍率。

什麼叫定倍率?

定倍率 = 商品零售價 ÷ 成本價

一部手機的生產成本是 1000 塊,如果我們賣 3000 塊,那麼它的定倍率就是 3 倍。

鞋服行業的定倍率一般是 5-10 倍,化妝品行業,一般是 20-50 倍。

定倍率 50 倍是什麼概念?意味著,你花 1000 元買一個化妝品,它的生產成本其實只有 20 元。

觀察:深諳人性的社交電商 拼多多做對了什麼

那剩下的 980 元去哪了呢?

化妝品在電視上做廣告、請明星做代言、從出廠到一級分銷商、二級分銷商……一直到你家門口的商場專櫃、到賣給你化妝品的店員……

每個傳遞價值的環節,都要分走這 980 元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你花 1000 元買的東西,其中 980 元都是為了讓它送到你手上。這個成本,我們稱之為交易成本。

在傳統的零售中,交易成本非常高。

一個品牌為了讓消費者熟知它,要請明星做代言、要在電視上做廣告,這都是為了建立起消費者對它的信任。

但是如果你有個朋友跟你說,這個東西我用得特別好,你也買來試試吧!也許商家的廣告從來都沒有觸達過你,但你還是想要買來試一試。

這個時候你的朋友用他的信任為商家建立了價值,商家沒有花任何廣告費在你身上,對商家來說,就減少了許多交易成本。

所以,如果能夠通過朋友之間的天然信任來傳遞商品,就可能大大降低傳遞價值的成本。

傳遞價值的成本降低了,商家省了錢,他就可能降低商品的售價,同時拿出一部分獎勵給分享商品的朋友。

最終你購買商品的價格降低了,你朋友也因此獲得一點收益,這樣來看,確實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商業模式。

2

那怎麼才能利用朋友之間的信任來傳遞商品價值呢?

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已經有幾個現成的社交場了,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於是在這些社交場上,就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了一些不同的社交零售。

比如,微商。

最早的微商大部分都是賣化妝品的。為什麼?

因為化妝品的定倍率非常高,可以節省下來很多交易成本。

還拿剛才提到的 1000 元的化妝品為例,在傳統的零售中,傳遞價值要花掉 980 元。

而如果用社交的方式,在朋友圈裡傳遞商品,商家也許會比原來賺到更多的錢,同時商品到消費者手上也許只要 500 元。

花 500 元買到原來 1000 元的東西,消費者當然會覺得,天啊,太便宜了!

聽起來這個商業模式很完美,但是,微商也有它天然的人性的挑戰。

微商的基本邏輯,是建立銷售網絡,通俗點說就是找下家,讓每一個下家都去朋友圈裡發廣告賣貨。

但是,因為微商不是一個正常分享的消費者,而是純粹以賣貨為目的銷售員,所以他想要建立信任,其實非常不容易。

當你知道你一個朋友開始做微商了,你就知道他有強烈的意願把商品賣出去,而並不是他真的喜歡這個商品,這個時候你對他的信任就會大打折扣。

微商這種商業模式的初衷,是借用你和你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但是你一旦這麼做了,你和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就已經摺損掉一部分了,甚至很多人會把微商屏蔽了。

利用信任,卻反而消耗信任,這就是微商天然的人性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