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社交電商,並指出產品銷售的本質是品牌和品質,無論是電商、社交電商還是零售,所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便宜沒好貨,便宜的商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未必是好處……

從話語之中,可以分析到兩個方面的端倪,一是社交電商已經形成了足夠大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開始引起傳統電商企業的絕對關注了;一是整個電商產業所面臨的問題需要更有效更明確的監管。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從根本上來說,電商是鼓勵並支持“創業”的一種形式,任何個人都存在通過電商的模式售賣產品並獲得個人回報的可能。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管理制度的“後置性”,給了很多不法商販利用電商“非見面交易”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機會。

雖然覺得“傳統電商”這個詞彙有些突兀,但是考慮與社交電商的對比,也只能用“傳統”來形容了。一直以來,我認為“傳統電商”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銷售渠道”,而是一個有著商品宣傳、展示與購買方式的廣告發布渠道,在這樣一個邏輯上,就比較容易理解社交電商的存在模型是怎樣的了。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如果“傳統電商”≈“廣告營銷”的話,那麼可以把“社交電商”看作是“口碑營銷”——針對消費者,利用更可信的渠道來發布產品信息,並引發銷售行為——“形成口碑”曾經被認為是營銷的“終極目標”,無論是針對品牌、產品,熟人的推薦總是要比第三方的宣傳可信的多。

微商的朋友圈營銷雖然也有批發代理機制,但是到了最終端的銷售賣家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消費者基本都是朋友圈裡面的“好友”。同理,那些不管用什麼形式而成名的網紅做“視頻推銷”,消耗的也是他們在粉絲當中的信任與信譽。說起來,真的感覺那些利用視頻平臺播放的推銷視頻很有網絡版“電視購物”的影子,不知道這是不是更加證明了現在市場上個所說的“電商”其實就是“廣告”的證據。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現在是一個“流量為王”的商業環境,這也讓資本和商人瘋了一樣地去關注“眼球”、“入口”,而在“流量”來了之後呢?就電商而言,一個個體店鋪售賣假貨、次貨的犯錯成本是很低的,哪怕它是一家企業——被封停之後完全可以重開一個賬號,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沒有得到足夠嚴厲的懲罰,犯錯的人會繼續犯錯,也會對周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如果從品牌的角度來看,可以把每一個有號召力的“網紅”、“IP”都當作一個品牌企業,他們所售賣的產品也就是這個品牌的受眾。我認為不應該在事情發生之前,就默認或者很籠統地定義“社交電商”交易中的產品都屬於“價廉質劣”,價廉未必不會“物美”,一切的概念不該由商家自身、競爭對手或者媒體來評判,而是必須出臺相關的規定來規範企業與市場。

我們談起社交電商時,我們談些什麼?

首先一個小程序的需求是怎麼形成的?

第一點,所有App能滿足的需求,小程序幾乎都能完成,所以凡是人們原本生活中會有的需求,小程序都能滿足。所以當小程序上線,我們可以使用各大公司的小程序完成打車、點餐、購物等等行為;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第二點,和App不同的是,小程序同時也能滿足微信生態裡缺失的需求,比如群名片、群工具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這類小程序看做成微信的一個個小插件,並且把選擇權交給了用戶,讓用戶自行選擇使用與否,使得微信既豐富又簡約。

所以當我們判斷一個小程序是不是可以成功的時候,可以從這兩個維度去判斷。

那麼購物是不是小程序所能滿足的需求,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購物既滿足第一點,是人們原本生活中會有的需求,也滿足第二點,是微信生態裡缺失的需求。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許多看衰社交電商的人認為微信是社交工具,不是天然的購物場景。這種看法如果在幾年前提出也許會獲得一些贊同,但是現今的微信已經不是單純的社交工具了,在小程序出現之前,聊天、支付、閱讀、購物都可以在微信裡完成,可以說,不是因為小程序出現讓微信功能更豐富,而是微信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小程序的出現。

打通了支付功能的那一刻起,就註定社交電商出現的必然。在這之前,零星的尚未成氣候的微商就是當時分佈不均的未來。

那麼是不是把電商搬到微信上,就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呢?

我們假設一個傢伙名字叫小A,小A每個月的工資是10K,房租、吃飯、交際等會讓他每個月花費7K,那麼他每月剩下可以支配的錢就剩下了3K。而這3K,就是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要搶奪的目標,每個消費者能支配的錢是有限的,小A每天打開5次微信,而淘寶、京東等在沒有特定要購買的東西時,他沒有故意去打開,假設他每天有空餘時間3個小時,

那麼微信可以佔據的空餘時間以及打開頻率都比淘寶、京東等要高得多

鼎沛智雲:社交+電商本質是什麼

在小A打開微信的時候,在刷朋友圈時看到了朋友的曬單、微商的廣告,又在微信群裡看到了拼團的小活動。他忍不住下了單,那麼他這個月可支配的金錢少了,用在淘寶、京東上的消費的可能性就低了。

既然消費者沒有主動搜索的習慣,沒有在微信上去找貨的習慣,那麼就讓貨通過社交關係鏈主動推送到人的面前,

讓貨去找人。所有微信群裡發送的小卡片都是一個個小型的BANNER位,一個小型的推送,但這個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其實就跟微信全量推送沒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