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觀|關注結構性就業壓力,PPI同比或變負——2019年1月PMI數據點評

特別提示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客戶中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客戶,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关注结构性就业压力,PPI同比或变负——2019年1月PMI数据点评

張文朗 周子彭

要點

2019年1月中國製造業PMI增速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至49.5%,是率先連續處於枯榮線以下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生產指數雖然仍在擴張,但經濟整體“穩中有憂”。從業人員指數處於2016年7月以來最低值,但由於新興服務業創造了較多就業機會,疊加勞動人口下降,總體就業形勢如何演變尚有待觀察,但結構性壓力值得關注。新訂單和在手訂單指數持續下行,需求疲弱的特徵比較明顯。1月PPI增速仍繼續下行,預計同比將滑落至-0.2%。供給側壓力指數處於低位,1-2月工業利潤增速預計將持續收縮。非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上行,但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指數持續收縮。不過受到2019年基建補短板等措施影響,基建投入品價格指數出現上升。

1月份我國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2%處於擴張區間,但低於去年同期1.4個百分點,這表明雖然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整體延續擴張,但步伐有所放緩。

總體就業壓力待觀察

1月份製造業PMI指數環比較2018年12月上浮0.1個百分點至49.5%,但仍然處於榮枯線以下,其中從業人員下滑拖累較大。分項構成中,原材料庫存指數較上月上漲1.0個百分點,回升幅度較大。生產指數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至50.9%,而供貨商交貨時間較上月略有縮短。但從業人員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則為制約PMI回暖的兩大因素,分別較上月下滑0.2和0.1個百分點至47.8%和49.6%(圖1)。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已處於2016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圖2),但由於新興服務業創造了較多就業機會,疊加勞動人口下降,總體就業形勢如何演變尚有待觀察。但結構性壓力值得關注,比如大學畢業生、互聯網、金融行業。

此外,1月進口訂單指數上漲1.2個百分點至47.1%,反彈至去年11月水平,新出口訂單指數小幅回升0.3個百分點,達46.9%。如果中美貿易談判穩步推進,貿易摩擦出現緩和,進出口對經濟的拖累或將減輕。

光大宏观|关注结构性就业压力,PPI同比或变负——2019年1月PMI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关注结构性就业压力,PPI同比或变负——2019年1月PMI数据点评

1月PPI同比或跌落至負值

2019年1月份黑色、有色、能化、動力煤等價格同比保持了下滑的趨勢,主要原材料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依然處於收縮區間,分別為46.3%和44.5%,雖然較上月微升1.2 和1.5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下行13.4和7.3個百分點。1月PPI下滑壓力依然較大,環比增速或接近-0.9%(上月為-1%),而同比可能自2016年8月以來首次跌落至負值,約為-0.2%(上月為0.9%,去年同期為4.3%)。PPI的連續下行,有可能帶動2月份的工業利潤下滑幅度加大。

12月製造業PMI中,雖然生產指數仍處於枯榮線以上,但新訂單指數和在手訂單指數,自2018年中以來持續下滑。製造業PMI中新訂單和在手訂單量分別較上月滑落0.1個和0.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3.0和1.6個百分點,達到49.6%和43.7%。此外,雖然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共振下行(圖3),但是中國製造業PMI卻處於較低位置,還率先落入了枯榮線以下,這表明國內市場需求已經相對疲弱。

此外,12月光大供給側壓力指數較上月微升0.2個百分點至2.5%(圖4),預計2019年供給側壓力指數將與2018年處於相似的區間。由於高基數效應減退,上游工業利潤增速趨於平緩,但也減輕了下游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不過由於工業利潤增長貢獻主要來自中上游企業,供給側改革力度處於低位,對2019年一季度的工業利潤增長形成壓力。

光大宏观|关注结构性就业压力,PPI同比或变负——2019年1月PMI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关注结构性就业压力,PPI同比或变负——2019年1月PMI数据点评

服務業增速有所加快

2019年1月,非製造業PMI較上月上行0.9個百分點至54.7%。從行業大類來看,批發、運輸、電信、貨幣金融服務、保險等商業活動仍處於57%以上的較高區間。而房地產行業仍處於收縮區間,說明“房住不炒”大方向短期難以改變。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9%,雖然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但仍處於較高景氣區間。而建築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4.5%,與上個月持平。隨著2019年財政支持的預期增強,基建補短板正逐漸發揮影響力,建築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53.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1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2%,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同期1.4個百分點,這表明雖然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整體延續擴張,但步伐放緩。

光大宏觀組團隊介紹

張文朗 首席宏觀分析師 13811233375

周子彭 宏觀經濟和資產配置 13699222628

黃文靜 宏觀經濟和市場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財政與固收收益 15120034181

劉政寧 海外經濟與金融市場 13761178275

鄧巧鋒 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 13810828167

本訂閱號由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編寫,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任何情況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均應以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相關研究報告為準。

本訂閱號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光大證券客戶中非專業投資者客戶,不論通過何種渠道閱讀到本訂閱號的內容,請自行評估相關內容適當性,並諮詢專業投資顧問,對相關信息可能的風險進行充分的瞭解,若因不當使用本訂閱號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非光大證券客戶,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