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strong>引子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古人云:能者多勞。可是能力強的人,工作乾的多,就真的一定好麼?鄙人看來,多勞者不一定就會得到信任和重用,因做的事情多了難免會出差錯,在語言溝通上也會出現漏洞,如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例如殺神白起,他就是能力強,後來遭人嫉妒,被他人進獻讒言,招來殺身之禍。在比如成功人士劉備,他在40歲之前碌碌無為,因為種種原因吧,投靠了公孫瓚,公孫瓚就喜歡能力不如他的,並且提拔和重用這些人,劉備誤打誤撞的趕上了這麼個機會,從而為自己打下了無形資產“威望”,而後以仁德得天下。如此例子不勝繁多,今天主要講的是韓信之死。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韓信生前真的是想獨霸一方麼?

​公元前206年,劉邦在長安稱帝,史稱漢高祖。隨著奪取政權的工作告一段落,鞏固政權的問題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在劉邦看來,對於他的新興政權尤其是他死後的劉姓王朝最具威脅的,莫過於被他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有十大功勞的韓信。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在上一期講到韓信的幾大標誌性戰爭,其後韓信的軍事生涯也因此之達到頂點。項羽見韓信如此了得,便派武涉前去蠱惑離間,但韓信不聽,並埋怨和嘲笑項羽只給個郎中職位,而漢王卻讓他當大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不能背叛。有人說在此可以看出,韓信這個人貪婪的慾望還是比較強的。但他對劉邦得忠心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只因他能力太強,劉邦感到威脅欲除之。

稱帝剛結束,劉邦為防韓信當齊王時間長了,根基扎穩了,對他不利,就把韓信由齊王改封楚王。因為韓信太能用兵了,所以封楚王不久,劉邦還覺得不放心,就想削掉韓信的楚王封號。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罷人家的官,總得要有個罪名。於是劉邦就暗中指使人上告韓信謀反,以偽遊雲夢之計,把韓信抓入長安,貶為淮陰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管起來,可時間一長,劉邦覺得韓信這樣的人即使在京城,也是個隱患,就開始對韓信下手了。

漢高帝十一年,在代地的陳豨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平叛。臨行時,他妻子呂后哭哭泣泣地說:“你遠離京城,一旦禍起蕭牆,怎麼辦?”劉邦想了一下說:“天下剛平定,誰會造反?如要出問題,定是韓信。此人功大才大,被削職閒居,牢騷很多。”並交代呂后,有事找蕭何,因韓信是蕭何請回來的,兩人感情較好。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見蕭何相請,閒居在家的韓信坦然不疑,就隨蕭何入宮。結果走入未央宮時,被早已埋伏的刀斧手抓了起來,並被壓入未央宮的長樂鍾室。在一個四周佈滿帷幔的暗室中,呂后命武士剝掉韓信的衣服,用削得鋒利的竹籤殺死了韓信。因據迷信說法,殺韓信這樣的功臣,上不能見天,下不能見地,不能用刀,否則要遭天怒。隨後,呂后又命人屠滅韓信三族。

“能者多勞”傷人心,在古代也是如此


樊噲是韓信的老部下,韓信生前,每次上朝見到韓信,樊噲總是說:“臣拜見大王。”跪拜接送不止,而韓信總是不屑一顧,對人說:“大丈夫怎能與樊噲這種屠夫為伍。”樊噲聽後恨得咬牙切齒。因此朝中大臣對韓信是即怕又恨。由此可以判斷出,韓信在朝中人員並不好,得罪了些許史官,同時劉邦也要除掉韓信,就將韓信的一些錯誤放大且嚴重的寫錄下來,這種可能也不是沒有的。不過總的來說,韓信能力強,帝王劉邦覺得受到威脅,將其除之,如果韓信表現的沒有那麼強的能力呢?會不會能安享晚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