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

古代“通緝令”

古代也有逃犯,人海茫茫,光靠朝廷的力量想要抓捕這些逃犯太難了。在電視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劇情,朝廷頒佈新的法令時,會在城門口或者人口密集處張貼告示,有些時候這些告示,是捉拿一些窮兇極惡的罪犯的通緝令。然後就有一群好奇的老百姓圍觀,大家可能有個疑問,就古代那個通緝令真能抓到人?

到唐朝時,才在通緝令上畫上罪犯的樣貌,這就是所謂的“畫影圖形”。但這個所謂的畫像,不僅是黑白的,而且還是抽象的,因為這些畫像通常都是畫工根據府衙或鄰居人的描述畫出來的大體輪廓樣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現如今,如果一個人拿著一張抽象派的畫作,大海撈針一樣去全國找人,難度有多高。

古代“通緝令”

這是因為古代識字率不高,普通百姓看到通緝令也不一定認識,認識了也不一定記得住,所以,配上一副畫像,可以讓百姓直觀的記住被通緝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鬍子,臉上是不是有顆痣等等,方便檢舉揭發形似的人。

但偏在古代,這種質量的通緝令,多數情況下總是能精準的抓到要通緝的人。這又是為什麼呢?

古代通緝令上面畫的那個人簡直不要太抽象,用毛筆線條隨意勾勒出一個大致的樣子,就算是罪犯本人估計也認不出來,要是將鬍子給剃了,改一改髮型到官府自首,不知道縣太爺能不能認出來。這要抓捕犯人從何談起?

古代通緝令有個官方稱呼叫海捕文書,寓意也是大海撈針的意思,而古代的警察就是靠這些海捕文書捉拿犯人,一般來說上面都寫明瞭犯人的名字,籍貫,住址大概外貌特徵,最後就是配上一幅十分抽象的犯人畫像,方便抓捕犯人。事實上人們並不依靠這些畫像來抓人。

首先古代也是有身份證,中國戶籍管理制度自古就有了,因此我們能從一些歷史資料中,精確的瞭解到當時的人口。不同的時代雖然稱呼不同,但和身份證的作用大致相同。

歷朝歷代皆有保甲連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鎮有罪犯而你卻沒有檢舉揭發,那麼你也會受到連坐之刑。一般來說,像秦朝的亭長、後世的保長等,主要職責就是發現自己轄區內是否有行跡可疑的人出現,一旦有,就需要立即上報,由官府進行核實查證,否則出了問題,首先要問責自己。

真正還在於通緝令最後一句話,要是有知情者或者將他們捕獲,只要查證屬實賞銀多少。這樣的賞銀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兩,甚至上萬兩。

這些錢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不亞於你走在路上,一個人突然過來對你說你中了幾千萬的彩票。古代官員不算其他的福利,單單工資,一個一品大臣也就幾百兩。這種賞賜足以讓任何人鋌而走險,無論對方是多麼窮兇極惡的罪犯,可謂是插翅難飛。

因此古代還有專門吃這一碗飯的人,他們拉起一支隊伍,抓獲犯人後的賞賜平分。犯人往往會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中,除了去山上當土匪,再就是乾脆早點自首。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百姓像摸獎一樣,只要是有嫌疑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舉報再說,舉報的多了說不定就中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