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會產生什麼影響?

第一桶金教室


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增長,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綜合分析生產力的主要要素:

1、人還在;

2、資金還在;

3、基礎設施還在;

4、社會秩序還在;

5、生產設備還在,只不過沾了點灰。

因此,恢復生產的要素是齊全的,如果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恢復生產並沒有問題。

不管怎麼樣,第二季度生產全面恢復已成定局,只是在不同地區,水平不一樣而已。然而生產出來的東西能賣出去嗎?供給端沒問題,消費端呢?這就是本文的重點:全球性消費乏力。

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全球消費乏力的狀況,這種乏力,很可能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很大部分用於出口的產品,將不得不轉向內銷。

而西方發達國家消費乏力的結果是國內消費市場同樣會面對乏力,全球化不是一句空話,這裡面的邏輯也不復雜:能賺取較高利潤的出口面臨停滯,大量以此為生的人收入肯定會下降。再加上疫情不可避免會帶來的心理上的影響,捂緊錢袋子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必然。隨著下一步很多國家一季度GDP數據的出臺,很多人會開始“比爛”,外國數據比我們還要不堪,就會開始自我安慰。這種自我安慰,跟自己摔了個大跟頭,跑去笑話掉溝裡的一樣,沒啥用。你主要還是得弄好自己身上的傷。也有很多人會把醫療物資出口暴漲作為自我安慰的藉口、理由。然而醫療物資包括口罩、呼吸機、消毒液,就算再暴漲又能如何呢?能撐起外貿的半壁江山嗎?這個可能性很小。

這裡提前為所有自我安慰的人打一針預防針:需求端全面崩塌是必然,擴大內需消費升級很必要但是很難,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跟大多數人不一樣,尤其是那群鼓吹“入關”的,我堅決反對美國現在就崩塌。美國現在倒下,對中國絕不是什麼好事情,現在就讓中國擔負起領導全球的重任,那對於中國來說是滅頂之災。美帝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是可以想見的事情。

最近川建國同志的工作力度有點大,太大了也要不得。據統計,川建國24天時間公開撒謊達3000多次,工作積極性很高是好事情,但是這麼拼命就有點過分了。美帝最好還是慢慢流血致死,千萬別轟然倒下。

當前中國並沒有做好領導全球、管理全球的準備,這裡不展開多講,反正經濟、軍事、意識形態三大方面都還沒有做好準備。還望川建國同志戒驕戒躁,為我們多爭取些時間。

但是隨著美國疫情的爆炸式發展,諸多行業整體癱瘓,復工復產為期尚早。就算是川建國同志工作賣力,不顧疫情強行復工復產,產能遭到毀滅性打擊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由於中國確實還在產業鏈上辛辛苦苦的往上爬,我們還有許多必需工業品是無法制造的,或者不具備競爭優勢,美帝的全面停產,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有限的,空出來的市場,倉促之間我們恐怕還是佔不了多少。

總體來說,不管是供應端還是需求端,二季度外貿形勢依舊嚴峻。

目光轉回國內。因為前一段時間的疫情影響,“透支消費”在國內是廣泛存在的。有的個人停發工資,導致整個家庭動用積蓄或者借貸,以解決迫在眉睫的房貸、車貸以及日常消費開銷。動用積蓄的還算好,透支借貸的則必須要靠著復工復產後的收入來填補,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國家的宏觀經濟刺激計劃是無論如何都沒法覆蓋到這一部分透支性消費的。

進入二季度,因為這一部分透支性消費的存在,很多行業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還不會到來。這就是疫情對經濟影響的餘波了,要等到餘波平息、透支消費還清,報復性消費的高潮才會到來,許多小微企業、個體戶才會徹底熬過這次寒冬。

綜合以上因素,第二季度經濟數據也不會一飛沖天,把一季度失去的補回來,但是,希望還是在的。

正如最開頭說的:一切都還在,人還在,錢早晚會回來。

一季度經濟數據上,外國紙面數據有可能比中國的好看,到二季度數據出來,中國就會一枝獨秀。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有很大可能是這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小的,投資界、企業界對此是有清醒判斷的。


蕭辰論金


2020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增速從來沒有出現過負增長。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整個一季度出現了大面積的停工停產,特別是2月份,幾乎全國都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GDP依然能入得6.8%的增長實屬不易。

近期IMF出了一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對全球經濟在2020年以及2021年中的表現做了一個簡單的預測。透過這份預測,我們能看到,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20~2021年當中都遭受了比較大的衝擊,而中國在這份報告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增長率已經冠絕全球。

儘管從縱向的歷史角度看,今年的GDP出現負增長令人感到震驚,但是橫向與全球主要國家相比較,中國依然處於一個非常優秀的地位,因此在評估一季度負增長對未來的影響時,我們更應該關注於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時,中國能否藉此抓住機會獲得一個更大的提升。

改革開放後GDP首次錄得負增長令人感到震驚,但是結合疫情的情況看,也屬於情理之中

在改革開放後的40年當中,我們曾經碰到各種各樣的危機狀況,但是不管是曾經的SARS還是臺海危機或者是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都沒有出現過整個經濟完全停滯的狀態。



2020年,為了防止新冠疫情在全國的快速擴散,各地政府都採取了包括封城封路、減少人員流動在內的極端措施。在控制住疫情擴散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完全停滯的副作用。一季度一共就只有三個月,在2月完全停滯3月半停滯的狀態下,下降6.8%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雖然國內的新冠疫情被逐漸控制,但是因為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各國進一步的蔓延,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依然會面臨比較嚴峻的態勢。因此今年的二季度經濟的恢復情況可能依然不容樂觀,整個經濟真正的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可能要到2020年的下半年。

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當中,儘管我們的GDP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滑,但是中國依然表現出相對其他國家更強的抗擊打能力以及恢復能力,這一點在IMF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一覽無餘,能否藉此機會讓中國的經濟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才是重中之重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蔓延,世界主要經濟體都開始面臨非常大的衝擊。從Imf近期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世界各國在這場天災當中所表現出來的蒼白與無力。


在IMF做出的全年預測中,中國在2020年的GDP只有1.2%,僅次於印度的1.9%,而在2021年的預測中,中國的GDP增長高達9.2%,冠絕全球主要經濟體。

再看看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美國-5.9%,德國-7%,即使疊加2021年的漲幅,兩年合計依然是負增長的。儘管有些矮子裡面拔將軍,但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未來兩年當中的經濟表現依然是一枝獨秀的。

除了數據上的表現,更多的影響將會體現在看不到的領域,比如說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以及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產業升級等。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開始在以5G為首的新基建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這些投入既有幫助經濟維持高速增長的出發點,又有推動整個產業往高附加值領域升級的目的。可以說是新冠疫情給了中國在這些領域加大投資的決心。

隨著各項新基建的推動,中國的社會信息化建設以及智能生產上的發達程度將會領先於全球各大國家,那麼在整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我們可能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全面看待GDP的負增長,新冠疫情既帶來了GDP下降的危,又帶來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重要的是要如何抓住這樣子的危機

顯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GDP下降即使未知的一種體現,也給我們帶來了變革與升級的動力和決心。抓住這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可能正是中國在未來二三十年騰飛的起點。


金融筆記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現場介紹,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6.8%。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工業、服務業等產業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就業壓力比較大。但今年以來我國一直在推動就業優先,一方面是穩企業,穩住就業基本盤;另一方面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幫扶。

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32120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3.5%,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增長9.8%。

工業生產下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較 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2.13%,工業產出規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天然氣、無紡布、化學藥品原藥、原油等基礎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增長,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8.9%。

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但其中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及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2%和6.0%。3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9.1%,降幅較1-2月份收窄3.9個百分點。

1-2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下降12.2%,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0.1%和0.7%。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8%,比上月回升21.7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零售業和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相對較高,分別為59.3%、60.6%和62.9%。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8%,比上月回升17.1個百分點,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