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人造月亮”,2年內將升空!未來不需要路燈

中國造“人造月亮”,2年內將升空!未來不需要路燈

雖然“人造月亮”的項目在多年前就有嘗試,但並未取得推廣應用。而相較20年前,如今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技術上已經成熟。

暢想一下,如果黑色不再是夜晚的主題色,如果夜晚擁有黃昏的亮度,街道不用路燈就可以照明,如果天空出現兩輪“月亮”,將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徹底擺脫黑夜的束縛,這在很多年前是痴人說夢。未來,隨著“人造月亮”的出現,這個夢或許也將實現。

10月10日,2018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地方特色活動——“創響中國”天府新區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專場活動在天府新區新經濟產業園舉辦。“人造月亮”衛星項目無疑在現場非常吸引眼球。此外,活動現場還展出了60餘項創新創業成果。

“這個創意是在天府新區萌生的,目前技術上已經成熟。”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春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暢想,在2020年,這顆“人造月亮”或將從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照亮夜空。

“人造月亮”照亮黑夜 預計2020年發射

據網絡公開資料顯示,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的想法:“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俄羅斯也曾在1999年實施了代號為“旗幟”(Znamya)的一系列計劃,試圖用特製的鏡從太空反射陽光照耀地面。

為何要將這一項目重提?相較之前,如今打造“人造月亮”的時機是否成熟,技術上能否實現?

如今的月亮亮度,不足以滿足夜晚的照明。“人造月亮”設計產生的亮度將是現如今月亮亮度的8倍。有了“人造月亮”,街道可以不需要安裝路燈。“人造月亮”可以控制照明範圍,照明直徑未來可以控制在十公里到七、八十公里,指定的照明精度範圍可以控制在幾十米之內。

武春風認為,雖然“人造月亮”的項目在多年前就有嘗試,但並未取得推廣應用。而相較20年前,如今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技術上已經成熟。

實際上,“人造月亮”不生產陽光,只是陽光的搬運工。有人擔憂人為從太空反射陽光到地面會影響地上生物作息、天文觀測等。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光學所所長、教授康為民認為,人造月亮相當於黃昏的亮度,不足以顛倒生物作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