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古文放進語文課本就失了靈氣?

花天伴雪


莊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如中學數學在日常生活幾乎用不到,但深入學習他們的學生,從此養成了邏輯思維的習慣。指望用數學買菜的人,在生活中邏輯思維欠缺,很多事情都沒有邏輯思維的人強。

這就是無用之用,因為沒有直接的用途,故能在人生中的很多地方幫到人。學習古文也是,在學習文言文時能學到的思維方式不止一種,而這些能給在生活中為人所用,如修身養性,明理行事。





聽丫丫講實事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待,一個是學生的個人能力,一個是我們的語文教學。

但很明顯,主要原因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上,因此我會將第二部分為3點進行詳細闡釋,故本文的大綱如下:

  1. 學生個人理解能力不足;


  2. 具體歷史背景不明;

  3. 詩文賞析套路的禁錮;

  4. 教師教學上的問題。

學生個人理解能力不足

每一個人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有強有弱,因此對於“古文放進課文就喪失靈氣”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有些學生在理解能力上確實不足,即便古文沒有放進課文也不能理解,也沒有靈氣。

以人教版的高中語文課本來講,其選入的古文主要就是:

  1. 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古詩詞,兼有《詩經》、漢樂府等;

  2. 以《師說》為代表的散文,以《滕王閣序》為代表的駢文等。


在這裡我以唐朝大詩人杜甫的《登高》來舉例。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當年我的語文老師講解這首詩時,著重從它的意象、意境和表達情感上來講,其重中之重則是該詩中透露出的多達八種愁情。

為了記住老師講的八種“愁”,我還頗費功夫。儘管對於詩境已經有所領悟和了解,但我總覺得差了些什麼。雖然記住並領會老師講的內容,但實際上自己並沒有領會到。

看過《慶餘年》的朋友肯定知道,杜甫的這首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絕”。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卷五中就說了:

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但是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又要怎麼才能理解呢?

假如沒有一點格律詩平仄對仗聲律押韻的底子的話,恐怕是很難理解的。我也是在修了詩詞創作與鑑賞的課程後要求要寫作格律詩,搔頭湊韻的時候才慢慢理解到這首詩的工整和精妙。

寫作格律詩的時候,首先你就得嚴格按照平仄來,然後還要顧及詩歌中尾句的押韻以及兩聯的對仗,同時還要力求詩境優美、言之有物。

讀慣了唐詩的我們可能覺得這十分容易,但只有真到寫的時候才會發現湊夠一首八句詩尤為困難。

而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反覆吟誦杜甫的這首詩,才驚訝地發現它竟然如此工整,每一聯都是對仗,且意境開闊,詩意高遠。也才由此領悟到什麼叫:

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內,字字皆奇;亦有識者。

總結一下:

杜甫的這首《登高》是好詩嗎,有靈氣嗎?當然有!它的好、它的靈氣有因為選入課本而喪失嗎?當然沒有。那為什麼我當初不能真正地理解它呢?這實在是我個人理解和能力不及的問題。

相信我的情況並非個例,這不僅僅有能力問題,更有閱歷和思想深度的問題。

具體歷史背景不明

現在,我們來說一說第二部分,也就是為什麼古文一進入教材就好像真的喪失靈氣了?

在這裡,我們就以文章為例子來講述。

實際上,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常常容易以今觀古,完全忽略當時人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和社會環境。對於千百年以前的社會,我們的瞭解是極其淺薄的,甚至於有許多瞭解還是來自本便錯漏百出的電視劇和網絡小說。

我們高中都學過荀子的《勸學》。然而,對於這篇文章,你的印象是什麼呢?

《勸學》節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我猜,你對於它的印象肯定是停留在“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等考點上,但對於它所表達的思想卻嗤之以鼻。畢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些句子我們現在早就唸爛了不是嗎?

然而,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古時人不是為了寫文章才作文的,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技巧才作文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並沒有專門的作家文人,雖然有人寫文章,並且寫得很好,但那不過是為了闡述自己的思想而已。

然而,由於時代變遷,我們對於這些流傳下來的思想早已耳熟能詳,因此不以為意,反而著重於形式和技巧上大做文章。這樣極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即:這些人也不過就是技巧玩得很溜而已,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樣一來,這些本來用於闡釋深刻思想的文章不僅喪失了其莊嚴,甚至還被我們輕蔑。

相同的情況在韓愈的《師說》上同樣體現的很明顯。

其文章的核心觀點不過是什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並不覺得新鮮。然而,這所有的東西都是要放置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待的。

韓愈為什麼要寫《師說》?

當時的韓愈在國子監擔任四門博士,按康震老師的話來講,這就相當於京師大學堂的講師,雖然地位不高,薪俸不高,但好歹讓韓愈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在這一期間韓愈發現了什麼問題呢?

即課文背景裡所講到的“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現狀。但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

因為當時的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學子們眼見著入仕無緣,放鬆學習,任其自由。但看到這種情況,韓愈才是那個最著急最最痛心的人,因為他一生考了四次科舉,前三次都失敗了,又考了三次博學宏詞科考試,也都失敗了,最後只能前往藩鎮入幕,過著貧困交加的生活。

你或許覺得這是韓愈的個人能力問題,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唐朝時科舉制雖然有,但錄取人數很少,其規模和嚴謹程度遠遠不如宋朝,因此請託、走後門的現象大量存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科舉考試給了寒門士子一絲希望,但那畢竟只是“一絲”希望。想要考中進士,就不得不到處求人,力求能夠走後門。

但偏偏韓愈不是一個能卑躬屈膝的人,他太過正直太過耿介,以致於他的科舉生涯實在是令人喟嘆。

雖然如此,但唐朝相比前朝來說,又畢竟要好一些,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統治下的社會,一個人的一生在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便是最好的說明,什麼努力,完全就是痴人說夢。

因此,在韓愈看到年輕學子們如此懈怠的時候才會心急如焚,才會憂心忡忡,才會在文章裡對於那些說著“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人們報以諷刺。

不如試想一下,會說出這番話的是什麼樣的人呢?恐怕就是那些根本用不著奮鬥的高門貴族吧?因此才不用學習,才“恥學於師”。

對於這樣大背景的闡釋,清代蔡世遠在《古文雅正》裡就說了:

師道立則善人多。漢世經學詳明者,以師弟子相承故也。宋代理學昌明者,以師弟子相信故也。唐時知道者,獨有一韓子,而當時又少肯師者,即如張文昌、李習之、皇甫持正,韓子得意弟子也,然諸人集中亦鮮推尊為師者,況其它乎?以此知唐時氣習最重,故韓子痛切言之。唐學不及漢宋者,亦以此也。

總而言之,稍微瞭解一下時代背景之後是不是會感覺對文章的理解更深一些呢?

我們之所以覺得選入課本里的古文沒有靈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將其從培育它的土壤中連根拔起。當這些文章脫離了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後,看起來不過就是一副空架子,又能有什麼靈氣可言呢?

詩文賞析套路的禁錮

第三個原因很重要,但我卻會說的很簡略,因為這大概是我們所有經歷了中學教育的人都深惡痛絕的。

詩文賞析中處處是套路,見到杜甫便說“沉鬱頓挫”“憂國憂民”,見到李白便說“浪漫主義”“想象奇詭”。

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理解、詩文鑑賞等題目都有一套內在的規則,而我們不過是一條追在規則後面的狗而已。甚至於,在一切以考試為重的中學學習中,我們的老師講課時也是按照考試答題的方法羅列一條又一條的乾點。

在溫儒敏的論文《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五種偏向》中就說了:

拿語文課來說,本來是“華育”人的課,是學生天然喜歡的課,可是由於“考試為本”,成了讓人頭痛的課。

如此一來,對於詩文美感的敗壞簡直不言而喻。

當我們被條條框框緊緊鎖住,幾乎喘不過氣來的時候,還談什麼欣賞呢?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再有靈氣的詩文也會變的沒有靈氣了。

教師教學上的問題

這一點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即不同的老師在個人教學方式和教學能力上都有差距,而不同的學生也會習慣於不同風格的老師。

對於這,我們不能一味地怪罪於老師,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無可奈何。但是不容置疑,老師的教學方法確實又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只要試著多聽幾個老師的講課,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差距。

一個好的老師,往往能夠將課本內的古文講得妙趣橫生;而一個差勁的老師,往往會打擊到我們學習的熱情,導致古文的靈氣到了課本里全然飛逝。


總而言之,古文到了課本里是不是就真的沒有靈氣了呢?這也不盡然。

那麼喪失靈氣的古文其原因在哪裡呢?這就關乎我們自身、老師的教學方式等等各方面了。

當然,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而談,如果你有什麼其他的想法,請和我交流!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漢語和文學知識,請關注我吧!希望和你一起成長!

雲中歌白鶴


古文放入語文課本就失去靈氣,拙見——古文的解讀需要殊多的知識結構、首先解讀者(授課人)是否有知識結構授於返原古代社會人文的時空隧道維度能力。其次授課人是否有足夠的原作者作品閱讀量沉澱、與原作者在不同時空維度神聊?這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把古文放進課本的綜旨是傳承先人文明、如果授業只是照本宣科沒有能力解讀精華授於、那就大殺綜旨本意初綜的風景,所以出現了失去靈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