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煎餅卷大蔥”的來歷

山東“煎餅卷大蔥”的來歷

煎餅產自山東,是一種圓形的大的極薄的餅食,這個傳統的山東名吃,還有一個堅貞的愛情故事。在沂蒙山下彌河岸上,聰明.漂亮的姑娘黃妹和小夥子梁馬情投意合。黃妹的繼母見錢眼開,嫌貧愛富,背地裡接受了富家人的錢財,答應把黃妹嫁過去,黃妹死活不依。黃母見狀設下毒計,讓梁馬來黃家溫習功課,說等梁馬考取了功名後,再和黃妹成親。黃母說:“書房和文房四寶我都給你準備好了,你看還需要什麼嗎?”梁馬說:“只要有書有筆,其他什麼都不需要了。”黃母一聽,急忙高聲對家奴們說道:“你們聽到沒有,他只要紙和筆,其他什麼都不要,真是個有志的好兒郎啊!”

山東“煎餅卷大蔥”的來歷

這樣梁馬就搬進了書房,埋頭讀起書來。讀到中午,不見有人送飯來,到了黃昏,依然沒人來送飯,梁馬恍然大悟,上了黃母的惡當。黃母正是要餓的梁馬挺不住,讓他逃跑,在誣賴他偷錢偷物,敗壞名聲,從而讓黃妹死了對梁馬的心。

黃妹知道後,又急又氣。急中生智,烙了一疊很薄很薄的白餅,將餅切得方方正正,看起來就如同白紙一樣,讓丫環給梁馬送去。在小院門口守門的家奴喝住:“老夫人有令,只許送進紙筆。”丫環答道:“正是送紙。”家奴一看,果然是一紮白紙,就放丫環進了院。梁馬接過這些白紙,只聞得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定神仔細觀察,原來是餅啊!梁馬當即吃了個飽,十分佩服黃妹的機智。靠著“白紙”,梁馬潛心讀書。三天過去了,黃母看梁馬依然心平氣和地讀書寫文章,更是惱火,惡狠狠地吩咐家奴再餓他三天。

山東“煎餅卷大蔥”的來歷

黃妹在“筆”字上打起了注意,大蔥剝淨剪葉去根就像筆,丫環給梁馬送一捆筆去。家奴見是筆,只好放行。梁馬吃著“紙和筆”,溫習著功課,身體沒有瘦弱下去,精神日漸健旺。三天過去了,黃母聽家奴說:梁馬不但沒跑,而且精力充沛,每天不停的看書。黃母根本不相信,難道他喝風嗎?家奴說道:“不是喝風,而是把紙和筆都吃了!”黃母十分疑惑,忙叫家奴帶她去看。她們偷偷摸摸地來到書房窗外,戳破窗紙只見梁馬用紙卷著筆,大口大口地吃得正香呢。黃母真不相信這世上還有這稀奇的事,忙將梁馬喚到正房,祥加詢問,梁馬吃了一回虧當然不把真情相告,反而裝做煞有介事似地說道:“在下九歲的時候,曾有一位仙師教我點石成金法,我只要把紙和筆輕輕一點,就馬上變成可口的食品,不過仙師也囑咐我,在沒有取得功名之前,只能試點一次,等到中榜之後,方才可以隨心所欲。”黃母一聽,梁馬既有仙人相助,日後必是大福大貴之人。當即換了一副臉孔,笑嘻嘻地對梁馬懇求道:“賢婿啊,到了那時,可千萬不能忘記你岳母啊!”梁馬又氣,又覺得好笑,不無嘲諷的對黃母說道:“當然.當然..到了那時,我還要盡力報答你的恩情呢!”黃母聽了,眼睛笑的都快眯成一條縫了,忙叫人退了富人家的親事,從此對梁馬敬如上賓。

後來,梁馬果然中了狀元,把黃妹接到了京城,夫妻二人,還不斷重溫著吃紙和筆的那段生活呢。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很快就傳揚開來了,從此,煎餅卷大蔥的吃法也就在民間流傳開了,但因為有這個傳說,岳母在招待女婿時,是不做煎餅的。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山東煎餅逐漸像全國流傳,但煎餅卷大蔥的吃法只是還在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