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國有金融資產「明白帳」:擴張快,實力增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趙建華)受國務院委託,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在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作了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下稱專項報告)。2017年,中國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

這是《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頒佈後,國務院第一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也是國有金融資產第一次報清“明白賬”。專家表示,國有金融資本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基石。在當前整治金融亂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背景下,有效掌握金融領域的相關情況,正確有效監督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有利於更好發揮國有金融資本防範風險的“定海神針”作用。

專項報告介紹了中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量和分佈情況。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資產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介紹,專項報告披露得比較詳細,明年、後年中國還將公佈類似報告。今年的報告將成為日後報告的基數,通過與今年相關數據的比較,可以更清楚地瞭解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相關情況。

文宗瑜表示,中國國有金融資本的規模尤其是資產總額已經很大。近年來,國有金融資本規模擴張較快,實力增強,但風險控制、競爭力還需加強。跟其他國有企業相比,金融類國有企業槓桿率、證券化程度高,股市波動以及不良資產率都能影響上市公司的市值。

專項報告顯示,金融企業國有資產集中在中央本級。在全國金融企業集團中,中央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49.2萬億元,國有資產10.2萬億元。地方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量相對較少,地區分佈不均。地方金融企業資產總額65.5萬億元,國有資產3.2萬億元。從行業佈局看,銀行業金融機構佔比最大。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分析,金融是持牌行業,跨地區開設分支機構時,全國性國有商業銀行要比地方國有銀行更容易獲得牌照。在中國金融體系中,銀行資產佔比高,而且多數商業銀行都是國有的。政府擔保、剛性兌付等促成以信貸為主要業務的銀行資產佔比高。

朱寧表示,規模大的國有銀行容易形成馬太效應。它們的規模越大,越有利於開展交叉業務。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在內的國有金融資本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快速發展。

專項報告還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含境內企業設立的境外分支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集團層面享有的權益總額0.9萬億元。與2013年相比,投資總額增長了50%,權益翻了一番。中央本級機構數量、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都佔到90%以上。從行業分佈看,境外業務以銀行業為主。

對此,朱寧表示,包括金融在內,企業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才具備到海外擴張的動力。否則,國內市場還沒有消化、佔有,不必著急“走出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