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嘗千秋百味 不如竹蓀美味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乾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歷史上列為“宮廷貢品”,近代做為國宴名菜同時也是食療佳品。其營養豐富,據測定幹竹蓀中含蛋白質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總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灰分9.3%。其對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的菜多日不變餿。

營養價值

1.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3.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4.雲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幾率較低,這恐怕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竹蓀食用注意

幹品烹製前應先用淡鹽水泡發10分鐘,竹蓀剪去菌蓋頭(封閉的一端)。

竹蓀的存放,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溫潮溼的地方,開封時請儘快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