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 雷軍的合理歸宿

小米IPO 雷軍的合理歸宿

儘管很多次都在澄清,小米沒有上市計劃,但從近來各方的消息來看,這回真的是“狼來了”。目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德銀,包括內資,眾多中外投行都在等待年度全球量級IPO的盛大開啟。

“一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斷的付出終會成功”。這就是雷軍,只要他認準的事,最後都能得到圓滿的結果。雷軍是小米科技的靈魂,他所構建的這家公司,正在以飛快速度向前翻滾增長,如今小米公司的保守估值已經達到500億美元,公司上百億的現金流,足以證明小米業態模式的成功。

在互聯網科技圈裡,雷軍屬於大佬級別,縱然有再多恩怨情仇,雷布斯的一句話,圈裡人也要給幾分面子,這到不是霸道總裁淫威四方,只是因為雷軍是一面旗幟,做人做事,都無可挑剔。

1992年,22歲的雷軍加盟金山。一直工作到接近不惑之年,期間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創造了一家科技公司的事業巔峰。陳一舟曾評價他的這位老同學,“全行業沒有人比雷軍更努力,我們行業的平均努力程度只有他的一半”。

作為天使投資人,雷軍投資的企業不少,包括卓越網、逍遙網、尚品網、UC優視 、多玩遊戲網 、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可牛、好大夫等等,這些都應該視作小米科技企業價值的核心部分,但是,雷軍身上所代表企業的品牌價值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熬過了難過的階段,小米財務狀況正在變得舒服起來,如果考慮IPO,現在也算是最佳時機。再加上投資人和員工持股的需要,雷軍必須對自己的公司策略重新進行優化和佈局。

更為重要的是,360的迴歸,讓整個互聯網圈子壓力倍增,變得更加焦躁不安,在資本力量聚集之下,上百億的現金流並不能確保企業安枕無憂。

小米目前還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沒有公開年報的義務。所以誰都不清楚,小米公司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資金。可如果按照雷布斯的規劃,那麼它確實有理由需要不斷的輸血和充實。

“硬件+新零售+互聯網”,這是小米給自己的新定位。在雷軍看來,小米不僅僅只有“手機”,“插座”、“電飯鍋”,而是一個“超級大市場”。要以“手機+MIUI+電商”的模式,打造一個智能生態閉環。小米對標的應該是騰訊系、阿里系的商業生態,那麼相差的近千億美元的市值空間,究竟如何在短期內解決呢?

雷軍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早已經實現了。

但是,弱冠之年的小米需要做市場的資本化運作。周遭都是虎狼之師,相信雷軍不會就此任人圍剿,所以IPO是遲早的事。而雷布斯登頂富豪榜首,只是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