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一面,也有法家的一面,是否自相矛盾?

朱八戒CC


荀子的法治與儒治並不矛盾,比如人之左手和右手,合起來組合拳出力才有力量。

以上,是不是瞎說,請酌。


王懷成退休教師身份證


荀子(約前313~前238)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一面,也有法家的一面,二者基本上是兼容的,符合當時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政治上的需要,是為當時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服務的,沒有自相矛盾。要理解這個問題,必須釐清荀子的三個依據:

1.荀子主張禮治的理論依據。《荀子·禮論》:“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以求。”這說明制禮是為了治亂、養人之慾,這就是荀子主張禮治的理論依據,與儒家的“禮”有所不同。

2.荀子主張法治的理論依據。荀子與孟子“性善論”相反,他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的道德觀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學習得來的,聖人也是學習得來的。這就是說“性惡論”是他找到法治的理論依據。同時,荀子“禮”的“等級”論包含了規範;“禮義以分之”(《荀子·禮論》)中的“分”也包含了法制思想,所以他的“法”與法家的法不完全相同。

3.荀子禮治與法治並存的哲學依據。由於上述的原因,荀子提出了以禮治為主、兼有法治的主張。那麼,這個主張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上有什麼樣的哲學依據呢?請看:

⑴荀子自然觀吸收了老子等學派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有幾點是進步的:①把“天”解釋為自然界,提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禮論》)。②認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論》),其意思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天地這個自然界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③認為“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天論》),意即形體是第一性,精神附於形體。先有物質,後有精神,反映了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天職、天功,指的都是天的職能、自然界規律。④認為“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天論》),其意思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人類可以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他批判“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認為“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天論》),意即只要努力生產而又節約,天就不能使人貧困;生產荒廢,而又浪費,天也不能使人富裕。這幾個方面反映了荀子的辯證思想,他的禮治與法治並用,與之有關。

⑵荀子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與社會歷史觀不一致。他說“禮者,養也”(《禮論》),意即治人者養人,顛倒了勞動人民與地主統治階級的關係,這是嚴重的唯心史觀。正因為如此,他提出“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禮論》),意即貴賤有不同的等級,長幼老少有差別,貧富尊卑之間都有計算輕重、差別。輕重,指尊卑。他的“禮義以分之”,與他的這個唯心史觀有很大的關係。

這就是荀子禮治與法治並用、以禮治為主的哲學依據。

總之,荀子思想,有精華也有糟粕。而且他的學說很複雜,他又是儒家傳經大師,秦漢儒生所傳《詩》、《禮》、《易》、《春秋》諸經說,多出荀子。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史觀分析荀子的學說,批判地傳承。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儒家的禮實質是禮法,何況道德和法律本就不是二元對立的,人類各國從古至今好多法律實際上是由早期的道德訴求演變而來。孔子的禮更強調由內而外讓人有羞恥心,明善知理,明辨是非,讓社會與社會之間,人與人和諧相處,人人安康過上好日子,此論是靠人自覺。但是顯然在實際中孔子的禮不全面,有太多漏洞,所以荀子在他的理論上額外創造了一種新理論就是法,最後成了獨立的法家思想,該理論就是強調由外而內,用在外的強力手段迫使所有人遵守社會秩序。荀子的思想只是對儒家早期的思想的補充完善,所以他有啥矛盾可言。道德和法律相輔相成才能讓人類社會更和諧,只強調一方就是一條腿走路是走不穩的


問天3293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荀子與孔子、孟子,並稱“先秦儒家三鉅子”,是儒家思想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大師之一。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教育對人的影響,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貢獻。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為本,兼採道、法等諸家之長。他以孔子繼承者自居,維護儒家的傳統,對損害孔子思想的子思、孟子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強調孔子的“禮學”,認為社會治理應該“禮儀之治”,頗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韓非子、李斯都出於荀子門下。


韓非子,師從荀子,但思想的觀念,與荀子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主張依法治理,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但遭到丞相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韓非子被譽為,得到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子,重視唯物主義與社會效益,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荀子作為儒學大師,培養了韓非子、李斯二位法學大家。多數人認為,儒家與法家,勢同水火,其實未必,儒家的主要觀點在於教育,而法家的主要觀點,在於社會運用。兩家都認為,應該實現天下大治,都主張以禮法治國。

只是儒家認為,人性偏善,需要通過道德教化來進行,而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需要以暴力刑罰來進行。孔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認為”人性偏善”,荀子認為“人性偏惡”,從其觀點上看,應該是儒家到法家,過渡性的代表人物。荀子曾多次批評過孟子,荀子認為,仁義是治國修身的原則,但治國手段應該是以禮法為主,教化為輔。

可見荀子的治國思想,與法家的治國思想,已經充分接近了。韓非子將荀子的“人性偏惡”,發展為“人性本惡”,而這正是法家,大部分觀點思想的基礎。


德雨50926495


不矛盾,因為荀子是擅長黃老學術,道儒兼修的,既是得道之人,又是儒家聖人。

後世稱其為儒家,是因為荀子的自稱。

在當時的中國,要讀書也是非常講究出身的,沒有高貴的身份,有些知識根本學習不到,老師根本不會予以傳授。

荀子能夠學習道家與儒家相組合的老子流派的學說,是因為他的祖上是晉國的大貴族荀林父。

而他宣揚自己屬於儒家,是因為三家分晉後,他的家族在趙國已經淪為破落貴族,比儒家好不到哪去,甚至還有些不如。

因為老子的《道德經》是由《道經》和《德經》組成,前者主要是道家理論,後者則是儒家精髓,孔子向老子問禮,主要就是為了學習這些儒家思想的根源,並且將老子的“無為而治”之道發展為“中庸之道”,仍然以道家為儒教的信仰核心。

所以荀子收的兩個著名門徒,都是奔他的黃老帝王之術來的,那就是韓國的落難王孫韓非,及蔡國的破落貴族李斯。

結果韓非與莊子當時並列成為了老子的優秀傳人,全面系統的闡述了什麼是“無為而治”。

而李斯與趙國的落難王孫趙高一起,系統的為秦始皇推行“法治”服務,領起道家法派的思想大旗,在漢武帝時期,儒家身份改變,掌握了話語權,將道家法派被更名為“法家”,不再屬於道家的一部分。


河東來


第一,儒家與法家從不牴觸,比如漢朝。

第二,漢朝以法立國而得天下——約法三章;

第三,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其中不包含“法律”;

第四,漢武帝選擇了漢儒“德刑並舉”的秩序整合模式。


張鐵軍158


儒法之間,並無鴻溝阻隔。荀子是大儒,是新儒。有的思想與儒家傳統一致,比如“學,不可以已”;有的與儒家說法相左,比如“性惡”;有的與儒家觀念不同,比如天論。

孔、孟、荀,儒家脊樑。



塗之人995


不矛盾,因為中國人本來就是矛盾一體的。

這裡有點要說明,如果你把道,儒,法,墨等分開來看,你是看不清中國文化的。

中國所有學問,都是在道的源頭上產生的,流傳下來,只是有時候社會和諧應該強調禮,強調仁,這樣顯得高大上。如果社會出現動盪,那法就會有空間,並且其他學術也會孕育而生。這個是外部環境的需要。

你說道家不知道法麼?道家不重視法麼?儒家就不重視法麼?法家難道就不懂道家和儒家麼?這是說不通的。

不過法的層次的確要弱於道,儒。因為只有人不自律才會需要法去管理,否則道,仁就夠啦嘛。我管好自己你管好自己,那需要法幹嘛,擺著看看就好啦嘛。

中國文化你千萬分不開,就像意境一樣,本來是不分的,你把他強行分成術數和易理,那就完蛋啦,做學術的人看不起算命的,算命的認為搞理論的不實在。

還是那句話,百家哪個派不重要,都是在說一個問題,就是道。


月亮林地的鵪鶉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傳承發展問題。荀子是戰國時期趙國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與法家思想的關係可考的有兩個根源。




第一是源於學生。眾所周知,韓非與李斯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而這兩人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所以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也進一步推斷其是否屬於法家思想代表,但僅僅是推斷,並無從考證。至於兩個學生的問題,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並且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甚至會由量變轉為質變,更可況是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當然,荀子的思想體系肯定會對韓非和李斯本人思想體系的形成產生影響,但未必就等同於荀子思想就是法家思想,這隻能證明文化具有包容性;

第二是源於“法”字。儒家思想以孔子為創始人,後經孟子與荀子傳承發展,但深究其理,卻是各有千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禮”與“仁”,仁之仁道,禮之禮制,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思想;

孟子思想核心是“義”,提出以仁為本,並提出“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的性善論;

荀子的核心思想是“禮”與“法”, 這裡提到的“法”字, 並不是法家的法,而是禮法的法。他比孟子晚出生約60年,他提出“性惡論”,在人性問題上,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他認為人性之中有天然的慾望,為滿足慾望就會助長惡的一面,必須要由禮法來教化從而使人格提高。



中華文化一脈相傳、博大精深,儒家也好、法家也好都是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荀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為我們更好的理解“禮”“法”指明方向。



爾來


所謂百家爭鳴,無非是同類相聚、同念而匯,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其歸根結底都是在探討思想和行為的統一、對立關係。

所以,大家彼此觀點也就有通途處,也有岔路分歧。

太陽有光芒,可以普照四方;月亮有清涼明亮,五嶽皆可觀賞。一個有識、慧的人,也應如日若月,一束光芒有七彩相散!

荀子生活在百家爭鳴時期,相互引用觀點也是正常,都是在為人類的未來方向尋求圖略。

現代人,更不要給古人打許多標籤,認為相互勢不兩立的樣子。古人沒有現代人教條,現代人認為細分專業才正確。

尊重古人的精神當是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