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WeHome唯家

從谷歌地圖上截了一張紐約州的圖,

圖中的小圓圈,

是紐約州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

如果我們開車從右下角的 New York 出發,

途經這10座城市,

一直開到 Buffalo,

路線如圖——

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我們知道,

人口是一座城市的基礎支撐,

沒有人,

房子不值錢,

城市沒潛力。

那麼,

紐約州人口最多的10座城市的連線長這個樣子,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把視野拉遠一點就會發現,

這是五大湖與世界最大港口紐約港的連接線。

你也許會猜這一條線路是主要公路線,

話雖沒錯,

但是從五大湖到紐約港的公路線可不止這一條。

實際上,

這是伊利運河+哈德遜河的航路,

而公路後來才依河而建

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伊利運河建成於1825年,

西起伊利湖畔的布法羅,

東至哈德遜河岸的奧爾巴尼,

綿延五百餘公里,

長度僅次於我國京杭運河。

經伊利運河南下哈德遜河後,

即可暢達紐約港,

紐約與五大湖的水運系統得以鏈為整體。

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伊利運河對於紐約乃至整個美國的繁榮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這條運河,

有許多值得分享、

值得思考的故事。

1 打通了美國的任督二脈

從地理位置上看,

美國五大湖與東海岸距離很近,

在公路鐵路都沒有的年代,

便利的湖海運輸理應使東海岸繁榮起來。

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條狹長的阿巴拉契山脈橫亙其間,

使得湖運和海運無法輕易聯通。

除了駝運貨物的馬隊走的駝道,

凡大宗商品需要經密西西比河順流南下,

直抵新奧爾良市,

然後經海路繞過佛羅里達半島,

轉運至東部沿海地區。

阿巴拉契山脈和佛羅里達半島的存在,

簡直讓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

紐約、

華盛頓等一眾沿海城市成了笑話——絲毫髮揮不出交通便利的優勢。

這時候的美國,

就像一個經絡阻塞的習武之人,

空有一副好身板卻無法成為高手。

一條運河與世界金融中心的崛起

高昂的物流成本,

使東部沿海與內陸間的物價相差懸殊。

以鹽舉例來說,

美國是塊缺鹽的大陸,

但是在紐約卻有一塊鹽田。

一磅鹽在沿海賣1美分,

內陸則為6美分。

伊利運河成功打通了美國的任督二脈。

伊利運河是第一條提供美國東海岸與西部內陸的快速運輸工具,

這比當時最常用的以動物拉動的拖車快許多。

伊利運河不只加快運輸的速度,

也將沿岸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減少了95%。

紐約州的沿河城市人口開始快速增長。

運河開鑿的最大受益者當屬紐約市。

19世紀初,

紐約還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港口。

在伊利運河修建以前,

一噸麵粉運到東部,

要經過密西西比河,

花3周時間,

運費成本120美金。

運河修通以後,

運輸時間降至8天,

運費成本降到6美金。

美國東西部之間經脈終於得以打通,

到19世紀中期,

紐約的外來貨運量飛速上漲,

一下子佔據了美國全部貨運量的62%,

人口也很快從10萬激增到100多萬。

2 伊利運河背後的金融故事

現在我們回頭看,

很容易知道修建這樣一條運河對於美國而言意味著什麼,

這是一個無比偉大、

光榮、

正確的決定。

但是在當時,

修運河這種工程看上去挺美,

實現起來卻萬般不易。

首要的問題就是錢。

伊利運河的估算投資資金是700萬美金,

摺合到現在約2億美金,

而當時美國全年財政收入才2200萬美金。

你就把這條運河的價值說破大天,

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也無法支持這樣一個項目。

想想看,

無論是京杭大運河還是萬里長城,

這種大型土木工程的修建,

需要消耗巨量民力財力,

只有高度集權的古中國可以辦到。

在美國這樣一個國家,

這種工程要怎麼去實現?

美國人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金融。

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幫紐約州搞了一個“伊利運河債券”,

這是華爾街第一個工程債券,

也是美國官方記載的第一個市政債券。

在工程計劃初期,

民眾對伊利運河能否成功沒有強烈的預期,

所以銀行家們就順便搞了一個金融創新:分期發債——先籌集100萬美金修完第一段運河再說。

依託於華爾街強大的銷售網絡,

第一筆債券很快賣光,

而且都賣到全美乃至歐洲市場去了。

資金到位後,

工程如期開工,

兩年後,

第一段運河投入使用並大獲成功,

當年收益高達25萬美金。

如此高的收益很快激起了投資者的熱情,

伊利運河債券受到市場的追捧,

資金開始源源不斷地進來,

工程速度大大加快,

1825年整條運河就通航了。

從此,

美國國內的貿易和全球的貿易源源不斷地湧入紐約,

紐約瞬間就變成了美國乃至世界的貿易和金融中心。

紐約的地位確立,

間接導致華爾街的地位逐漸確立。

一條運河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命運,

也創造了一個國家的歷史。

世界金融中心的格局逐漸清晰起來——

美國 → 紐約 → 華爾街

這條依託於金融才得以建成的交通血脈,

最終也反哺給紐約乃至美國強大的金融力量。

3 烏合之眾華麗變身超級工程師

興建工程在1817年7月4日動土施工,

但興建委員會心中很清楚,

這只是困難的開始。

當時美國並沒有合格的土木工程師,

所有的設計及監工都是由無經驗的人來擔任。

運河的路線是由詹姆斯·歌德斯與班傑明·萊特所決定,

但是這兩位都是法官並不是工程師,

他們對土地測量的唯一經驗是來自於裁判土地界線糾紛時所做的測量,

而歌德斯更對使用測量儀器只有幾個小時的練習。

一名27歲的業餘工程師凱維斯·懷特說服了紐約州長克林頓讓他自費前往英國去學習運河系統,

後來在1818年製成可以在水下固化的水泥。

尼森·羅伯茲——一名數學老師與土地投資者——也加入興建工程的行列。

約翰·B·哲畢斯在加入當時只是一名二十二歲的無知年輕人,

在八年之後,

他成為德拉瓦與哈德遜運河的總工程師,

並設計紐約市的引水道,

後來更成為鐵路工程師。

最終,

這幫烏合之眾成功地“跨越洛克港市附近的尼亞加拉陡坡、

跨過蜿蜒的艾洛德闊伊特溪、

建造了引水道以連接傑納西河、

以及在小瀑布鎮與史內克特地市之間的堅石挖出一條河道;而所有的興建工程的進行都與計劃相差無幾”。

伊利運河背後這群人帶給我的震撼,

甚至超過了運河本身的巨大成就,

以及貫穿運河前後的金融偉力。

三點思考

1. 幾何倍數的投入產出比,

來自於一個解決方案解決的問題有多重要,

而不是有多困難

2. 如果你研究一下美國的發家史,

你會看到金融幾乎貫穿美國式成功的始終。

金融與實業之間的完美配合、

水乳交融,

也許是美國得以極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3. 附著在一個正確的方向上、

一件正確的事情上,

一個人作為一個點也能發出極其耀眼的光芒;那些敢於吃螃蟹並最終收穫巨大紅利的傢伙,

不見得是一開始就會捕蟹的專業人士。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