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崛起,靈活用工迎來發展

個體被賦能的場景變多,一部分傳統僱傭關係正在被解構,對舊的人力資源服務形式產生挑戰

這篇文章希望與各位一起探討:

  • 新一代“個體戶”是如何出現的?
  •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因“個體戶”發生了什麼變化?

一、新一代“個體戶”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普遍?

這裡的“個體戶”是加了雙引號的。按照國務院《個體工商戶條例》的定義,個體戶是指:

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是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

經過工商登記的才是正經個體戶,目前還有大量遊離在體系外的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共享經濟模式平臺(滴滴、得到等)上提供服務的個體。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新一代個體戶?這個群體的規模會繼續變多?

先從短期原因來分析:

首先,當前經濟增速下行,企業承壓,為了降本提效,企業需要進行用工結構優化。裁員僅是用工優化的第一步,如何降低成本又不耽誤生產是HR們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將工作量分包給個體戶,一方面幫企業實現按需用工,解決高忙期人力緊張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又無需增加五險一金等成本。

第二,新經濟模式快速發展,創造眾多可以讓個體戶發光發熱的平臺。中國第三產業在 2010 年前後快速發展——豬八戒網成立於 2006 年;餓了麼成立於 2008 年,同年阿里巴巴啟動“大淘寶戰略”,9 月份淘寶單月交易額突破百億;2012 年滴滴和小豬短租成立;2013 年美團外賣成立;2015 年也是一個重要年份,愛彼迎進入中國,映客、雲集微店、閃送成立……個體勞動者和小 B 渠道商在新經濟生態中快速繁衍

從長期和宏觀原因來看,認知改變加上用工市場走向成熟和多元模式,讓“個體戶”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出生於 1982 年到 2000 年間的千禧一代已經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中堅力量,到 2020 年全球有一半勞動力人口屬於千禧一代,他們對靈活的工作方式接受度更高。

第二,國內企業用工模式正變得多元和成熟,僱傭關係、勞務派遣以及經濟合作關係多元並存,企業對靈活用工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企業控制人力成本的壓力一直都在,過去主要的解決方式是勞務派遣,不過,勞務派遣關係中的勞動者與僱主間的權責關係不明確,糾紛頻發。2014 年《勞動合同修正案》和《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實施後,企業勞動派遣用工比例被壓縮到 10% 以下,勞動派遣模式也進入收縮期,企業靈活用工的需求也就產生了缺口

到這裡,我們可以形成第一個初步結論:企業需要更靈活的用工模式實現降本提效,勞務派遣受政策影響進入收縮階段,企業靈活用工需求產生缺口;同時,千禧一代勞動者對靈活用工的接受度更高;新經濟模式為新一代“個體戶”提供友好的發展空間——以上因素疊加,讓新一代“個體戶”的群體數量和靈活用工市場迎來增長紅利期。

“個體戶”崛起,靈活用工迎來發展

二、新一代“個體戶”崛起,靈活用工迎來增量

在新一代個體戶崛起之前,藍領人群佔據了靈活用工市場的絕大部分。

與藍領相比,“新個體戶”的人群畫像有顯著不同:

  • 所在行業不同,新個體戶主要集中在新經濟平臺,如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知識付費講師、設計師、微商等,而藍領人群主要從事基層勞動,在各大工廠、工地以及餐飲零售門店間流動;
  • 網絡化程度不同,投資人都苦於藍領人群網絡滲透率不足,導致創業項目不得不做線下網點,新個體戶完全就是從網絡中生長出來的人群,受教育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比藍領平均水平更高;
  • 工作的方式不同,藍領找工作的方式以線下為主,依靠中介門店、老鄉親友,勞動身份單一,而新個體戶不僅懂得線上找工作,還有不少是斜槓青年,擁有民宿老闆 / 攝影師 / 顧問 / 微商 / 網紅等等多重身份,收入構成更多元。

面對“新個體戶”的崛起,靈活用工市場又出現了哪些新商機呢?

從企業需求來看,主要有兩個需求:

  • 隨著個稅改革、電商法等新規落地,企業處理人事薪稅問題的複雜度突然提升,短期需求是摸清新的法律法規,在合規前提下,找到薪資稅務成本控制的最優方案;
  • 長期需求來說,則是管理好固定員工、勞動派遣、靈活用工等多元並存的人力資源,解決靈活用工的招聘、薪稅問題。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