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林地散養土雞飼養技術分享!學會就收益

果園林地飼料豐富,空間大,適合土雞散養,且這種環境下養殖出的土雞,肉質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針對土雞各個生長階段採取相應的飼養技術才能確保土雞的正常生長。本文分別對果園林地散養土雞育雛期、育成期以及產蛋期的飼養技術進行探討。

果園林地散養土雞飼養技術分享!學會就收益


土雞的生長速度雖然比良種雞慢,產量少,但其肉、蛋的品質高,市場價格比良種雞高很多,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在果園林地散養土雞,既能保證土雞的生態性,為人們提供綠色健康的雞肉、蛋類食品,又能降低果樹病蟲害的發生概率。

1 土雞育雛期的飼養技術

1.1 育雛管理

育雛階段的土雞一般為1~40日齡,其生長速度很快,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由於機體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消化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抵禦疾病的能力也不是很強。所以,雛雞運輸時要做好保暖和通風工作。雛雞進入雞舍後要及時餵食一些水,前10 d最好讓雛雞飲用30 ℃~32 ℃的溫開水,並在其中添加5%葡萄糖和電解質,以便雛雞將胎糞排出來,10 d後可以飲用室溫自來水。雛雞移入育雛雞舍後,可以餵食碎米與熟蛋黃的混合物,按照每100羽雛雞3個蛋黃的量餵食,間隔時間為2 h。進入育雛雞舍第2天后,就可以餵食全價配合育雛顆粒料,按照每天6次的頻率餵食。

1.2 育雛時間

進雛時間一般選擇在3~4月,這段時間的育雛溫度最好控制,能夠促進雛雞生長,提高其成活率。這樣雛雞進入育成期時正好是春末初夏,此時植物生長最旺盛,果園中的昆蟲較多,殘留副產品也比較多,能夠為土雞提供豐富的飼料。到秋季的時候,溫度比較適中,國慶前後就能達到產蛋高峰期,而春節期間土雞的需求量比較大,雞蛋的銷售價格也會比較高,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2 土雞育成期的飼養技術

2.1 放牧訓練

土雞5周齡時,要在每天早晨將其引出雞舍,訓練其在雞舍外覓食。通常情況下,經過3 d的訓練,土雞基本就能走出雞舍覓食。在將土雞放養到果園林地後,如果遇到天氣不佳,要及時將其趕回雞舍,並將雞舍門窗關好,在雞舍內飼餵土雞。夏季昆蟲比較多,可以在林地中懸掛白熾燈,將昆蟲吸引過來,利於雞群捕食。在放養初期,每天保持開燈3 h~4 h,以後再逐漸延長放牧時間。

2.2 分群

當土雞達到41日齡時,要將母雞和公雞分開養殖,方便管理。當小公雞在100~120日齡體重達到1.25 kg~1.5 kg時就可以上市。放養過程中,需要為其提供全價飼料。土雞在70日齡到上市之間,應保持較快的生長速度,保證其能夠快速催肥長膘。如果將小母雞作為商品雞出售,飼養方法與小公雞相同。如果將小母雞養成產蛋雞,就需要進行限飼,適當降低蛋白質與能量的比例。每天餵食2~3次,早上多讓其在果園林地中活動,採食天然飼料,晚上在進入雞舍前將其餵飽。

3 土雞產蛋期的飼養技術

3.1 適量補飼

產蛋期的土雞需要的營養比較多,要適量補飼一些精料,如小麥、玉米等,以滿足其產蛋營養需求。補飼量一般以舍養餵食量的60%為宜。如果補飼量太大,會降低土雞的野外覓食能力,還會增加果園林地散養土雞的成本,達不到散養的目的,從而降低土雞的肉質和蛋的質量,使其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

3.2 創造良好的產蛋環境

土雞的產蛋率受環境影響很大,20 ℃時產蛋率最高。所以,夏季要適當對雞舍進行降溫,保持雞舍清潔,併為產蛋雞提供乾淨的水源。同時,要儘可能減少應激,並保持安靜的飼養環境,否則會降低產蛋率。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儘量選擇白色,或者藍灰色。為避免雞群受到驚嚇,不能放鞭炮。雞舍需要準備足夠的產蛋箱,一般每4羽雞要準備1個產蛋箱。產蛋箱最好佈置在雞群經常活動的區域內,避免雞群產蛋的時候搶窩,導致雞群產蛋規律混亂,降低產蛋量。管理人員每天要定時將蛋撿回,以免產蛋箱內雞蛋積壓過多而損壞,或者被土雞自食,造成經濟損失。


果園林地散養土雞飼養技術分享!學會就收益


綜上所述,果園林地散養土雞時,要在育雛期加強對雛雞的管理,提高其疾病抵抗能力,並選擇好育雛時間,這樣才能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在育成期要對土雞進行放牧訓練,注重把控時間,並將公雞和母雞分群飼養,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保證肉質。產蛋期則要適當補飼,為蛋雞提供良好的產蛋環境,提高產蛋率和雞蛋質量,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