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啄”出致富路

華鎣市明月鎮劉家廟村,2014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在對口幫扶單位幹部職工的幫助和自身努力下,該村於2017年底順利通過脫貧驗收。

“摘帽”之後,防止返貧和讓村民儘快富起來成為該村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在駐村工作組和“村支”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該村通過發展“土雞助脫貧”項目,激活脫貧戶致富內生動力,讓土雞產業成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造血產業”助力脫貧

“我們盤點了一下,這一年養雞大概有兩萬多塊錢的純收入,多虧了林欣給我們找到了一條致富的好路子。”近日,劉家廟村土雞養殖戶陳兵、王家碧夫婦出售了一批土雞。

前幾年,陳兵、王家碧夫婦是村裡遠近聞名的困難戶,雖然也飼養了一些土雞,但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一兩千塊錢。轉折,是在省纖維檢驗局職工林欣派駐到劉家廟村擔任駐村幹部之後。

劉家廟村2017年底順利通過脫貧驗收,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249人全部實現脫貧。如何讓村民實現高質量脫貧和增收致富是擺在駐村工作組和村幹部面前的首要課題。

據林欣介紹,2017年到村任職之後,經過走訪,“偏僻、落後、貧窮”是他對劉家廟村的第一印象。該村處於丘陵腹地,雖然偏僻,但是人口居住相對分散、沒有工業汙染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通過調研,林欣發現這裡非常適宜養殖生態土雞,於是就將想法向省纖維檢驗局領導彙報,得到充分肯定後並出資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扶持該產業發展。

說幹就幹。林欣利用他的專長,積極調查研究、聯絡資源,採取貧困戶“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分紅”模式,大力幫扶該村發展綠色生態養殖,優選了五黑雞、血毛土雞和新優紅冠烏皮雞為主要養殖品種,帶領村民發展生態土雞養殖產業。

“生態雞”贏得好“錢景”

“我們養殖的土雞真正可以說是採用了傳統古法飼養的,比如我們專門為土雞修建了‘洗澡’用的‘浴池’。”近日,劉家廟村黨支部書記陳剛向記者介紹道。

原來,所謂給土雞“洗澡”的“浴池”就是一塊沙地。陳剛介紹說,雞的身體上會附著一些雞蝨,羽毛上會附著一些羽蝨羽蟲。“雞在沙中滾動,可以讓沙粒進入羽毛間有空隙的地方,附著在身上、翅膀上的雞蝨、羽蝨、羽蟲都會隨著沙子一起被震動下來。同時,雞在沙地進食,吃進部分沙子也會幫助消化,增進礦物質吸收。”

劉家廟村的土雞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林欣又從省纖維檢驗局爭取到25萬元專項資金,牽專線建設可視監控和相關基礎設施,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終端掃碼,隨時都能看到土雞在不同時段的生活實況。

養殖產業發展起來了,“如何打開銷路賣出好價錢”又成為村民的“煩心事”。為此,駐村幹部和村支“兩委”班子通過多種途徑推介劉家廟村的土雞。為形成合力,該村還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吸引村民紛紛加入,抱團發展。

憑藉合作社成熟的生產銷售鏈,劉家廟村順利打通了生態循環養殖最艱難的環節,還在第六屆四川農博會上進行了展示。如今,該村土雞已通過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審核,進入平臺溯源可查系統,真正實現了“科技讓食品安全‘曬’在陽光下”。

不僅如此,劉家廟村飼養的土雞,還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家廟雞”,養殖規模也從幾百只一躍至現在年產3萬隻以上,戶均年增收500元以上。(華鎣記者站 周松林 陳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