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和南方人有著巨大的不同,北方面試

為主,吃的東西口味淡,比方說北京的銅鍋涮肉,說白了就是白水涮肉和重慶火鍋的重口味比起來口味差了很多,所以全國各地的人都愛去重慶吃火鍋,因為味道香,但是北京本地人愛吃清淡的,所以銅鍋涮肉在北京賣的挺好,出了北京估計就沒什麼人吃了,這個是事實。

那北京本地人其實在北京只佔了不到一半,2000萬人裡面一半都是外地人,那麼外地人的口味如何呢?其實八大菜系是老古董們愛談的東西,現在2018年了,老古董們半隻腳都進墳墓了,很多東西的口味年輕人說的算,據不完全統計,百分之80的在湖北讀過大學的學生會選擇在每年夏天回武漢吃小龍蝦,油燜大蝦,蒸蝦,但是不會選擇別的城市,因為武漢口味重而且口感好,關鍵是湖泊多,蝦乾淨,都是清水蝦,最關鍵的是便宜,蝦都是論盆賣論盆吃的,到了別的城市都是論只賣,比如18一隻,這種很多地方人就吃不起,相比其他城市來說武漢由於食材便宜所以造就了大家愛研究美食,吃的東西花樣繁多,而且口感真的全國一絕,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武漢火的小吃一定能火遍全國,比如周黑鴨和絕味鴨脖就是很好的例子。

武漢的熱乾麵很多地方人很喜歡吃,也有的地方人吃不慣,關鍵看吃的正宗不正宗了,在北京吃熱乾麵百分之98的店面賣的都是假熱乾麵,用的不是武漢用的圓筒子鹼面,芝麻醬和辣蘿蔔根本找不到正宗原材料,所以胡亂放點麻將就說是熱乾麵,造成了很多人以為武漢熱乾麵不過如此,其實都錯了,最簡單的方法試熱乾麵真假,外地賣熱乾麵的老闆,你問他一句武漢話,他都聽不懂,你說熱乾麵能真嗎?不會說武漢話的老闆,賣的熱乾麵百分之百是假的,不用多想了,那是他幻想的美食,可能他一輩子都沒去過武漢,都沒吃過熱乾麵,但是他敢掛著招牌賣說明很天真!

再說一個很好玩的事情,其實久久丫這個牌子在武漢名不見經傳,就算到了精武路也不見得能看見,但是北京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這個牌子,我很費解。其實很多地方人還是很嚮往武漢小吃的,苦於吃不到真宗的只能先吃假的了,假的說實在我真吃不下去,可能剛買到手就一碗全扔了,老闆操著一口外地口音,我不敢吃。

正兒八經的想創業把武漢真美食真正的配方拿出來放在北京賣,讓北京人吃一次正兒八經的武漢美食,不是假的,不是改良的,不是騙外地人的那種,正兒八經的米其林級別的美食,精挑細選出來放在北京賣。

選址是個問題,北京地價太高,很多地方門面租不起,我想先從周邊開始搞起,過去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比如燕郊或者通州,想找個門面,如果看到本信息的可以留言,我覺得這些位置便宜,我先打下基礎,攢下第一桶金,然後繼續往後發展,比如殺入5環,去天街或者大悅城這些地方周邊搞,然後進駐大商場,其實我也很矛盾不想進入大商場,因為時間受限,我想開的是24小時店,店裡的員工3班倒,輪班制度,不過一開始我就只能限量賣了,因為資金有限,只能猥瑣發育,再一個限量會顯得很美好。

一年租金在10萬左右最好,太貴了承受不起,最好能月付,這樣現金流壓力不太大,遇到好房東最好,然後發財了給房東一次性把剩下的補齊了。

關於武漢米其林級別的美食,我想了一下確實有不少。

比如 重油燒麥、蟹腳面、熱乾麵、豆皮、烤蝦球、面窩、排骨湯。

這些很多都沒有,比如說豆皮,你去搜美團或者百度,都沒有,北京沒有,沒人聽說過豆皮是什麼,偶爾去了一家賣的死貴不說還不正宗,因為豆皮現做的好吃,放一會兒就皮了。皮了就沒有那個勁道了,就難吃了,而且豆皮裡面是糯米,涼了能好吃?

正宗的豆皮我一家都沒見過,武漢都很少見何況北京?

豆皮裡面有碎肉,辣蘿蔔,豌豆,火腿腸,糯米,香菇,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材料,豆皮本身是雞蛋做的一張皮,然後包裹這些食材,但是不同於普通雞蛋皮,豆皮有點硬像鍋巴,但是沒鍋巴那麼硬,又有點軟像麵皮,但是又沒那麼面,總之文字沒法形容這種美食,做的好吃極其好吃,做的難吃,可以讓你下不去筷子,武漢的司門口戶部巷裡很多家賣豆皮的,好吃的說不上來好像都那樣,只是說他全天都有賣的,真正好吃的豆皮還得看位置,有說 武漢高雄路 王師傅豆皮館 的豆皮好吃的,也有說 前進四路的 嚴老么燒麥 店賣的豆皮好吃。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三鮮豆皮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豆皮

就是圖片裡這麼個東西,叫豆皮,武漢9-10塊錢一份,有的地方還在賣5塊錢,但是到了北京偶爾找到的一家店裡賣25有時候30-40,從平民小吃變成了奢侈品,其根本原因是外面買不著,外賣點不著,大面積搜不到,極少數才能吃到,而且最最可怕讓人絕望的是北京根本不可能吃到現做的,有1家店面沒?沒有!一家也沒有!全是隔夜或者放了很久的,要吃先做的比登天還難,為什麼我說要把武漢美食搬到北京來做,而且做米其林級別的,那必定是現做的,如果單做一人份肯定虧死了,所以這種東西定價很貴,起步2人份,一套豆皮下來得售價在98元才行,勉強維持成本。

學豆皮手藝至少得3個月才能學到精通,我還得去找個豆皮老師傅深造學習,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實際很難,很多人喜歡瞎琢磨,自己瞎做,瞎做的結果就跟看人攀巖一個道理,那個人咔咔咔就爬上去了,很容易嘛,然後自己一上手,肌肉勁道技巧跟不上,馬上摔下來,一臉灰。三個月學藝,買回工具套裝,加上食材來回得從武漢空運,因為北京的食材肯定欠缺武漢的味道,所以售價就便宜不了,就好比重慶的食材做的火鍋就是那個味道,花椒麻而且辣椒辣,本地的食材去採購,那味道完全不同,簡直沒法吃。

至於蟹腳面,那就更加困難了,直接這個歇腳食材採購就是非常嚴格的事情,稍微不留神就會走偏了。什麼樣的蟹腳,一次採購多少就成了問題,蟹腳面去學習至少也是3個月往上走才能學會,再加上蟹腳面用的武漢原生的圓筒子鹼面,全國只有武漢本地生產本地銷售,又是需要空運的食材,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難免的問題是以後還得搞個大的圓筒子面生產機器在北京自己生產加工,畢竟熱乾麵,涼麵都需要這個機器,如果把襄陽的豆腐面和牛雜麵搬過來發現也得用這種面做出來才好吃,北京本地根本找不到一個家供應商供應武漢這種圓筒子鹼面,可能北方人吃不習慣吧。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蟹腳面

蟹腳面如果說要去偷學手藝的話我估計我會去偷學沈記蟹腳面,略微帶點甜味,還行,蠻好吃的,這個我確定以及肯定,北京沒有蟹腳面,沒有!一家店都沒有!是0,如果我開到北京來,就是全北京第一家,我估計蜂擁而至的在北京生活的人會發狂的來吃,因為實在太好吃了。我感覺裡面的醬油蒜蓉雜醬什麼的,有剁碎的扇貝肉在這個肉醬裡,這個醬是核心秘密材料,能吃出來我差不多就可以來開店了,難度係數很大,面是圓筒子鹼面,底下的醬料有點像武漢風味的雜醬麵,大家一定要清楚明白,老北京雜醬麵和武漢雜醬麵是兩種食物,名字叫的差不多,味道和食材是兩種完全不搭噶不一樣的東西,我希望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能把這個食材琢磨出來,在北京賣的畫蟹腳面估計一碗也得199了,因為螃蟹很貴啊,朋友們,米其林級別的小吃不便宜啊,這個在武漢都賣的很貴了,何況北京。

其實我還惦記一個食物就是武漢的重油燒麥,這個在北京也是0人在賣,一家都沒有。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這個正兒八經的吃的話都得吃個把月才能吃出原材料是什麼,正經的希望以後北京人能吃上一次正宗的重油燒麥,這個和普通燒麥的區別就是,這個很好吃,普通的下不去筷子,這就是區別。我想每天都去嚴老么家排隊,每次買10籠一邊吃一邊嘗試調料比例。

武漢還有個神奇的本土食物,燒烤攤才有的,就是烤蝦球,這個北京也沒有,北京有油燜蝦球,炒蝦球,沒有烤蝦球。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這個烤蝦球很神奇,烤的好吃的店屈指可數,而且都是路邊攤好吃,這個學習估計都是半年以上了,一般烤蝦球都是100串起吃的,少了不過癮。

我規劃了下,100穿蝦球便宜了我也活不下去,500-800塊錢的樣子應該可行。

初步計劃了下前期就賣這幾個單品起家然後一個個的開始開發和研究新品,然後一個個上市。

起初賣點北京沒有的。

蟹腳面:199元/一碗

豆皮:99元/一份/2人份

重油燒麥:120元/1份/10只

烤蝦球:150元/一打/10串

以上都是前期賣的美食。

後面開發熱乾麵,熱乾麵畢竟不大眾,所以少搞點。

熱乾麵35元/一碗

涼麵35元/一碗

排骨藕湯158元/一盆

面窩12元/一個

芍面窩18元/一個

素糯米雞28元/一個

油燜大蝦588元/一盆

牛肉豆絲68元/一碗

蛋酒28元/一碗

飲料除了蛋酒再準備個 綠豆沙、紅豆沙、銀耳湯就夠了。晚上有的人受不了重口可以過來喝一碗八寶粥。

至於海鮮燒烤 除了 扇貝 、生蠔、花蛤我想不到別的了。

哦,最苦惱的事是餐廳的餐巾紙,以後我們店鋪的餐巾紙要好,去超市買好的大家用,別擦的一嘴熒光劑搞的不捨得一樣。服務很關鍵,很多地方的餐巾紙垃圾的要死,這個在我自己的店鋪肯定不會發生,成本?成本客戶買單,客戶需要享受好的餐巾紙,享受好了掏錢自然,買單肯定是為了更好服務買單而不是髒不拉幾的紙擦的一臉紙削而且洗不乾淨。

大概目前就能想到這些本土美食,本土也有鴨脖子和牛肉粉,牛肉粉爭議比較大,小時候吃的最好吃的沒了,牛肉粉最好吃的還是米粉,湯的話最好是大骨頭牛肉熬的真湯料不是給化學試劑調的,鴨脖子都是淋巴不能吃,吃多了出事情,所以我不做鴨脖子,這個就留給專業機構做好了。

以上所有售賣的食物全部按照武漢人標準來,外地人吃不慣也不更改口味和口感,嚴格按照最嚴格的武漢食材和調料還有口味比例來,改成北方口味又是個四不像的假店被人唾棄,店面裡的服務員個個都要會說武漢話,不會說的可以學,學不會的不要,這個店開到北京來不怕被模仿,因為模仿的人肯定不會說武漢話,不用擔心,再一個不是在武漢長大的外地人學不了武漢人的口味,學的永遠是三分像7分假。

服務員的話每個月工資5000-6000應該夠了,實習工資給3000-3500元,因為實在沒錢了,幹滿2年分期權。幹嘛5年當店長,給一個分店管理。

店鋪搞個高端大氣的名字《武漢名小吃米其林餐廳》logo頭像用我自己的頭像,這樣山寨不了,用我頭像我直接告他!

門面裝修一定高端大氣,搞中式裝修,屋子裡不能有煙,因為北京禁止有煙的餐廳,後廚房煙霧一定處理的很好很乾淨,屋子內燈光昏暗,適合喝啤酒吃小龍蝦吹牛b,這點很重要,我考慮前期沒幾個吊錢,最多能鋪開的面積也就3-5桌子了,等有錢了搞個10-20個桌子,最好有個老闆和我合夥或者投資我來幹這件事,因為吃太重要了,吃不受任何互聯網行業衝突,真正好吃的東西不用加什麼美團餓了嗎外賣,因為線下的流量就很震驚了,甚至不用花公關費,因為口碑傳播就夠了,你要知道原來我家門口有個麻辣燙好吃到別人開3個小時車過來就是為了吃這個,所以完全不擔心。

前期宣傳附近發傳單,加微信預約下單,店裡來吃的客戶都要預約。

預約加個人微信就行了,下單的食材給錢的為準,不給錢的口頭說的都不算數,微信紅包發給我了,我就買食材,按照規定的時間上桌。

前期因為資金緊張而又有限,每天能服務10桌就不錯了,最低起訂500元,低於500不做。

一天緊張5000流水夠夠的沒問題,好吃不夠的臨時沒法加菜,只能第二天來,吊住用戶胃口,除了飲料喝花生米拍黃瓜是無限的,其他的都是限量供應。

我的宣傳單除了食材的價格和名字就是我的二維碼和店鋪地址,下單就加我微信給我發紅包就行,紅包到了食材就採集完畢了。

試營業階段肯定需要1個月讓大家知道口味,每天限量各種食材100份,賣完就回家休息看電視打王者榮耀。

店鋪服務員我想了下不用多,2個人加我自己就夠了。

投資成本肯定要重新核算下,一開始店鋪裝修不起只能先賣吃的,賣到有錢瞭然後裝修,然後有錢請人,一步步來,完事開頭難,至於外賣,堅決不做,因為影響口感,外賣註定口感變差,要吃只能現場過來吃,逼迫用戶線下體驗。

店面裡放個投影儀放點老片,然後放一套網絡 K歌設備,大家邊唱邊吃很浪漫的。啤酒什麼的我多采購一點,一瓶啤酒賺5塊錢應該不過分,因為不賺錢我不能靠情懷在北京活下去的。

多在店面搞線下活動,搞單身派對,也可以搞一些浪漫的愛情故事。每週請一個相聲演員或者脫口秀演員過來線下講幾個小時的緞子,講段子期間客戶的消費毛利我分他3成,給他一點動力每天來,過來唱歌的唱的好的可以,唱的沒我好的不讓唱,影響生意。

客戶自己上臺唱10塊錢一首,音響效果賊好,還能拍照合影,屋子裡貼滿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的合影摟在一起的,還有各種交友信息,美女過來吃飯留下個人微信和交友信息打9折優惠,和老闆合影打8.5折。

沒事的時候店面裡還能搞搞網絡直播,白天提供一些咖啡茶品,讓大家坐裡面辦公,給一些創業的人員交流一下創業心得,屋子裡的玻璃窗白天窗簾可以拉開看見外面的陽光,只有晚上才是篝火晚會。

前面3-6個月經營不錯,開始著手和外賣公司聯手搞一些生鮮食物賣,大眾點評搞點高分,網絡社交媒體開始大肆宣揚一下,然後開始做會員制度了,以後路人無法進來吃了,得會員才行,充值卡衝5000辦會員,提前一天預約才能吃的到,路人想吃只能門口等著外賣帶走,從普通的小吃店升級米其林級要預約,要提前消費,不然店鋪升級很困難,大廚養起來很貴,因為老闆已經不用親自下廚了,而是轉交給月薪2萬的大廚下廚房做了。

北京霧霾大,店鋪裡每個角落放一臺小米空氣淨化器,洗手池的水也是濾水機出來的直飲水,廁所裡24小時有檀香和大力水管衝,很多燒烤店的廁所髒的下不去腳叫人噁心,這個米其林級的餐廳一定乾淨的讓顧客懷疑人生。

酒的品類從單一的啤酒最後變成很多啤酒進口的啤酒,然後紅酒逐步推進,但是喝紅酒就是不讓他們吃牛排,喝紅酒吃熱乾麵才是享受。晚上各種烤串的種類會豐富起來,表演也會豐富,慢慢跳舞的舞者也來了,段子手也來了,這家店就起飛了。

好了喜歡我的點一波關注,謝謝~這個夢想交給看到這篇內容喜歡創業的朋友吧,能吹的我都吹了,剩下的交給你們了~

在北京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武漢小吃店,這樣創業可行嗎?

我為描述一下未來的場景,會員如果發展了100個了,就可以眾籌升級店面或者開分店,其實分店的風險極大,店面升級會好點,升級到究極體就可以開分店了,分店從一些老闆的投資那裡來搞,純粹自己投資在北京這樣的城市一下子拿不到那麼多錢,但是你口感好,流水大,拿著BP就可以去天使VC風投那裡要點錢,稀釋第二家店的營業額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你要做大做出全國品牌來,但是你要相信武漢的小吃佔領全國通常都是很快的,因為武漢人的口味很叼,嘴很叼,你想想周黑鴨絕味鴨脖為什麼在武漢火了能佔領全國?因為武漢人嘴叼吃的好吃,全國人都認,跟過去八大菜系完全不同,過去人因為普遍窮,皇親國戚才吃的吃大菜系,覺得上的了牌面才吃的過癮,吃的其實是牌面不是口感,論口感,武漢小吃全國第一真的不誇張,本人走遍大江南北,看過無數美食節目,很多地方吹噓成分太嚴重了,四川、重慶、西安、廣州、杭州哪哪小吃我沒吃過嗎?都吃過,很多地方適合旅遊,口味適合當地人沒有普遍代表性,而武漢小吃是吸取了眾家所長吸取的精華,哪哪都好吃,這才是關鍵,不好吃的東西在武漢根本沒活路,競爭極大,和北京形成鮮明反比,北京是隻要是個吃的租的起門面就能活下來,口感極差的小吃店很多都活下來了,但是你不會想著第二天還回去吃,除非僅僅是填飽肚子,本地人對吃沒什麼追求,如果開一家特色的武漢小吃店在這邊再適合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