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

01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感受,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loser。


沒有擅長的東西,無論是樂器還是舞蹈,又或是書法繪畫;沒有自己的存在感,無論是在班級裡還是社團裡;沒有一番成就,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其他事情方面。

時常覺得自己很差,覺得自己不夠好。

就算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做某一件事,也不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彷彿是真的“一無所有”。


20多歲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丟到人群裡,找都找不到影子的“普通”存在,而這種“普通”,又時常讓人感到焦慮,容易讓人自我否定。


02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關係好的異性朋友發了條特別喪的朋友圈。

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太過擔心了,就點開了他的對話框,問他怎麼了,他卻是久久沒有回覆。


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回了我一句話。

“我覺得我自己很差勁,活得太失敗了。”

說實話,我剛看到他發給我這句話的時候,是真的很震驚。

他在我的生活裡,就屬於那種,從小到大被爸媽誇獎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個男生,會吹薩克斯和豎笛,寫得一手漂亮的花體,還會畫畫插花和茶藝,下廚也有一手。

最重要的是,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漢服。他在他的大學裡還創建了相關的社團,帶著他的社團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


可以說是,沒見過比他還優秀的男孩子了。

可他卻是自我否定,說覺得自己“差勁”。如果連他都差勁了,那我這種什麼都不會的人,又算什麼?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覺得,他說他最近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情,失敗得很徹底,覺得自己很沒用。然後想了想自己這麼多年,亂七八糟的愛好一大堆,卻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拿得出手,覺得比起身邊的人而言,自己就很遜,很差勁。

我明白那種心情。


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自我否定總比自我肯定要來得容易。

肯定自己永遠很難,否定自己也就只需要一件小事,然後就會推翻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和所有的付出,甚至是否定自己的能力。很多件事情,成功的時候記不得,失敗的卻是尤為深刻。



03


其實挺多時候我自己也是這樣的。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想起周圍的朋友和學長學姐,每個人似乎都在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勢。學長學姐要麼就是留學成功的,要麼就是保研考研成功的,又或者是因為個人能力很強然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的。

身邊的朋友,有很多精通樂器的,精通繪畫和書法的。要麼就是學習好的,個人能力很強的。


反觀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精通。實習經歷少,成績也不拔尖。

有一陣子特別煩躁,想到未來就覺得慌張。加上那陣子參加的比賽沒有進入決賽,更加地懷疑自己。正是因為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夠好,就連帶著覺得自己考研不行,能力不夠工作也不行。再連帶著,覺得自己太矯情,性格不好,總是做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性格。


於是覺得焦慮,甚至覺得想哭,因為自己太弱這種原因,心裡抓狂。

幾天下來都是悶悶不樂的。

隔壁有個關係好的女生大概是明白我為什麼煩惱吧,就發了一連串的話給我。

她說,她就是喜歡我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性格,喜歡我總是大晚上文藝的性格。她說,她希望我就是保持我如今這個模樣,因為這樣子才是我,最好的我。

後來我把我煩惱的事情跟我好友說了以後,好友同樣是驚訝。她說在她眼裡的我樂觀開朗,個人能力挺強的。


她和我說,在她心裡,我只要認真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這些都是我給她的印象,也是她對我的信心。

好友最後和我說的是,“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

雖然文縐縐的用了一句歌詞,我那顆飄忽不定的心卻是忽然定下來了。原來自己覺得“差勁”的自己,在別人的眼裡,是真的沒有那麼“差勁”。

甚至還很好。

就說自我否定總是比自我肯定容易的。


對於自己的閃光點,自己彷彿是個“瞎子”,看都看不見,旁人卻是一清二楚。那次之後開始就開始反省自己,不再因為一些小事去否定自己,也不因為任何一次失敗和挫敗感打擊自己。

所以我沒有再聽我那位異性朋友是怎麼否定自己的,就匆匆打下了一句話。

“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