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大唐爲何仍沒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公元757年年底,已爆發兩年的安史之亂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安史叛軍核心將領史思明舉所屬13郡之地、士卒8萬降唐。唐肅宗大悅,立即封史思明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至此,安史叛軍兩大核心—安祿山和史思明一死一降,偌大的河北名義上只有安祿山之子、偽燕皇帝安慶緒一股反叛勢力,已不足為懼。唐王朝徹底平定叛亂、再造一統似乎指日可待。

劃重點|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大唐為何仍沒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唐肅宗顯然對史思明的投誠期望過高,對他和部將加官晉爵後,立即催促他們起兵討伐安慶緒。不過,史思明打定了腳踩兩隻船的主意,不但對朝廷詔令陽奉陰違,反而“外順命,內實通賊”,利用朝廷和安慶緒對自己都有所求的機會,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唐肅宗君臣對史思明的野心也極為忌憚,但貿然撕破臉皮,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還可能刺激史思明舉兵再叛。唐肅宗一籌莫展之際,大將李光弼出主意,建議以隨史思明一同投降的信都太守烏承恩為范陽節度副使,前往河北,伺機除掉史思明。烏承恩是史思明的老上級的兒子,容易取得史思明的信任,方便行事。唐肅宗當即允准,並向烏承恩面授機宜,許諾事成之後將史思明的官職轉授於他。

大喜過望的烏承恩立即前往河北赴任。但由於行事不秘,烏承恩將殺史思明以自立的企圖暴露了。史思明立即將烏氏父子及其黨羽兩百多人一併誅殺,再舉叛旗,與朝廷對抗到底。

唐肅宗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此時朝廷正集中九節度使兵馬圍攻安慶緒據守的鄴城,史思明抓住戰機,以精兵五萬一舉將數十萬唐軍擊潰,並乘勝殺安慶緒自立,將唐軍全線趕出河北。至此,唐王朝平叛之戰再次陷入膠著。

那麼,唐肅宗事先就沒有預料到史思明會降而復叛嗎?

劃重點|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大唐為何仍沒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對此,明末王夫之認為,不管是“養寇”還是“激亂”,都不能徹底解決史思明與河北再叛問題。招降史思明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唐肅宗沒有接受宰相李泌兵分兩路,直搗幽燕,徹底摧毀叛軍老巢的決策,因而沒能殲滅叛軍有生力量,使其有憑據河北老巢,再次作亂的能力。

王夫之的觀點固然有道理,但並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唐肅宗招降史思明失敗,歸根結底,是由於唐肅宗及其代表的唐王朝過度關注自身統治的穩固,沒能用一以貫之、一視同仁的政策和制度來約束臣下、宦官和武將,導致自身離心離德、進退失據,失去了整合內部、爭取人心、同舟共濟、再造一統的內在動力。

唐肅宗繼位後,近乎偏執地以收復長安、洛陽為最大目標,數度拒絕了股肱謀臣李泌、平叛柱石郭子儀和李光弼出兵朔方河東直搗叛軍老巢的正確建議。這在錯失殲敵良機、延長戰爭痛苦的同時,也大大傷害了朝臣和武將的積極性。

史載,深負韜略、忠於唐室的李泌在其建議遭到唐肅宗的一再拒絕後,長嘆一聲,心灰意冷地離開長安,遠離平叛中樞。

唐肅宗似乎並未在意,收復洛陽後,他不考慮如何一鼓作氣北渡黃河,傾覆叛軍老巢,反而把防範和戒備的目光投向了在他看來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郭子儀和李光弼等武將身上。

在九節度使圍攻鄴城戰役中,唐肅宗繼承了其父掣肘前方武將、干擾戰略決策的荒誕做法,以不通兵事的心腹宦官魚朝恩為所謂觀軍容使,統攬全局、協調各將,成為事實上的前方主帥,直接導致數十萬唐軍互不統屬、各自為戰,被史思明區區五萬精兵擊潰,使平叛戰爭再次遭遇重大挫折。

劃重點|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大唐為何仍沒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鄴城之戰失敗後,乖謬的魚朝恩、唐肅宗將責任推給了收復兩京功勳卓著的老將郭子儀,將其解除兵權、賦閒後方。唐肅宗以為此舉能解除功高震主的將領對中央政權的威脅,結果卻使唐軍諸將生出兔未死、狗已烹的悲涼心境。

代郭子儀成為平叛主將的李光弼運氣也沒好到哪兒去。李光弼率領唐軍新敗之師,利用河陽堅城與史思明叛軍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艱苦鏖戰,終於將戰線重新穩定在了潼關以東。然而局勢剛有好轉,唐肅宗猜忌大將、急於求成的老毛病就又發作了。他再次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魚朝恩為監軍,對李光弼進行監視掣肘。

史思明聞聽此變,遂散佈流言,謊稱自己的兵士都是北方人,思鄉心切,此時唐軍必能全殲叛軍,收復洛陽云云……魚朝恩信以為真,反覆攛掇唐肅宗催逼李光弼出城決戰。萬般無奈的李光弼只得率軍出城,卻在洛陽城邊的邙山大敗於史思明,苦心經營的河陽防線就此毀掉。史思明乘勝西進、兵叩潼關,若非史思明之子史朝義臨陣將其父謀殺自立,叛軍完全有可能再次攻陷長安。

此時的唐肅宗雖然沒有將李光弼如郭子儀一般治罪,卻也將他調離關洛平叛前線,前往江南,平定浙東之亂。李光弼從此告別平叛主戰場,沒能親眼見證安史之亂的最終平定。

唐肅宗對武將刻薄寡恩,對文臣同樣冷血無情。據兩唐書《刑法志》記載,唐肅宗特別不願對被迫投降叛軍的原唐朝政府官員寬大為懷、施以仁德。

當年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倉促之間,長安百官跟不上倉皇西逃的玄宗,被叛軍俘獲。以前任宰相陳希烈為代表,很多人出於無奈擔任安史政權偽官。唐肅宗收復兩京後,對這些官員深為記恨,將陳希烈等39人治以重罪。

劃重點|安祿山死、史思明降,大唐為何仍沒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亂

行刑之際,唐肅宗還特命百官圍觀,長安、洛陽一時血肉橫飛。唐肅宗的倒行逆施不但使己方人心失盡,也在有投降意願的叛軍中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

史思明在發現烏承恩有謀己之圖後對朝廷招降誠意徹底死心,曾說:“希烈(陳希烈)等皆大臣,上皇棄而西,既復位,此等宜見勞,返殺之,況我本從祿山反乎?”此言雖有掩飾其造反野心之嫌,但對唐肅宗心胸狹隘、猜忌刻薄的評價和對自己投降後的下場的懼怕都不無道理。然而唐肅宗對此嚴重後果視而不見,“三司用刑連年,流貶相繼”,致使“河北叛人畏誅不降,兵連不解”。

面對戰火連綿的嚴重局面和遙遙無期的平叛之路,唐肅宗最後才感嘆:“朕為三司所誤。”他至死也不願意承認,正是自己的急功近利、刻薄寡恩、無端猜忌,才導致遲遲不能平定叛亂。

遺憾的是,唐肅宗死後,繼位的唐代宗並沒有真正吸取教訓,對己方將領的猜忌防範,和唐肅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平叛戰爭中功勳卓著的將領們或貶或死,除郭子儀外皆無善終,反而是投誠而來的原安史部將,一個個封官加爵,擁兵自重,驕兵悍將縱橫河北,自此成為中晚唐中央政權的心腹大患。

從唐肅宗到唐代宗,在唐王朝這種兩面三刀、欺軟怕硬的悖謬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武將選擇擁兵養寇、圖謀割據,大唐中央政權的權威也在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泥淖中逐漸沉入谷底。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小月餅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