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農村爲什麼都是一個姓氏,他們是一個祖先嗎?

燕國有勇士


農村為啥都是一個姓氏,是一個祖先嗎?

首先,糾正一個,不是所有的農村都一個姓氏,獨姓的村有,但大多數村莊是由幾個主姓再加以幾個雜姓組成的。

農村是聚族而居的社會形態。從命名方式看,多數村莊是有姓氏命名,有的純以姓氏命名,如張家、豐家、苑家、段家等;也有的姓氏加以地形地貌命名,如李家溝、臺子李家、張家埠等等。以姓氏命名的村莊的,多數是以初來姓氏命名,也有的隨著後來發展,改以主姓命名,也有的在封建社會某姓出了進士或官人,以勢力以其姓改村名。但不管有哪個姓氏命名,農村都是聚族而居,或一族,或多族,所以農村的宗族勢力需要好好引導。至於同一姓氏是不是同一祖先,那還要分幾種情況。

傳統的農耕社會,人們並不是永久居住在一個地方,遇有大災或者戰爭,為了避災或者避亂,人們會根據“樹挪死,人挪活”的理念,主動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尋找出路。這些逃難的人,或者走到一地加入已有的村莊,成了這個村莊的後來者,也就成為這個村莊的另一個姓氏。當然,隨著時代發展,這個姓氏可能會成為主姓,也可能會成為獨姓。有的逃難者,會選擇適合居住的地方,蓋房開荒,自立村莊,世世繁衍,就成為一個村莊的立疃姓氏。如果以後沒有其他姓氏加入,此姓便會成為村莊的獨姓。如果有其他姓氏加入,此姓有可能為該村的主姓,也有可能人支不旺慢慢變成小姓,甚至在該村消亡。

從這個角度講,一般的農村,一個姓氏有可能為一個祖先,但這僅僅是可能。有的村莊在演變過程中,不斷加入不同姓氏,或者同一個姓氏會不斷有新的支系遷入。比如我在編修一個村莊的村志時,該村主要姓氏為劉姓,但是,劉姓又分為兩大支系,一支明洪武年間由四川遷入,另一支明洪武年間從本地另一個村莊遷入。還有一支,為當時在該村劉姓財主家抗活的長工,後留在該村,附姓劉。所以,嚴格的講,該村的劉姓有三個祖先。

當然,做為獨姓的村莊,有很多村的民眾都是一個祖先。如我們這兒有一個小村叫劉家,明萬曆年間建村,一直沒有外姓加入,到現在發展到108戶,全部劉姓。這些劉姓,就是一個祖先。

當然,在我國流傳一個說法,只要同一姓氏,都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認為,只要同姓,就算同宗同族吧。


齊東晏子


有的村莊乃至一個地區大部分是一個姓氏,肯定是一個祖先。

以湖北荊州張氏家族(清河堂)為例,從家譜資料可知:

一,祖先揮公。(黃帝五子或孫子)譜牒專家王劍霓潛心研究,結論天下張姓始祖揮公是黃帝第五世孫臺駘,張氏祖廟就在太原市晉源區五郭村,黃帝一生大多生活在河北,順義大興房山龍門延慶張姓特別多,也有北京清河旁祖墓之說。

二,張姓來歷,因揮公制弓箭得賜姓。張姓來歷,揮公得張姓,“始制弓矢,官弓正,賜姓張氏。”張姓圖騰就是弓箭。


三,張氏(清河系)祖籍。張氏(本系)祖先是在江西南昌府南昌縣張林壩鳳陽豐城居住,元末戰亂逃避到荊州江陵之地,(荊州祖先)張秉鈞元季生四子,孫子部分四江西。

四,繁衍。張姓本支四百多年發展,名人輩出,子孫一萬多人,從家譜上可以看出戰亂年代人丁不濟,四處逃難,遍及重慶巫山,恩施,潛江,公安,監利,石首等地。

五,聯繫本系張氏族人。如有屬於本系族人員,聯繫本人,我向張氏管事稟告,萬源歸宗,壯大我族。

簡略示意圖:清河堂本系


黃帝揮公(25子之一或孫)得張姓祖張秉公(南昌若干代)→荊州繁衍後代。


張開笑臉o


有些農村為什麼都是一個姓,他們都是一個祖先嗎?

這個可以肯定的會答,當然是一個祖先,就拿我們村來說吧,80O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從福建省普田縣過來的,那時這裡是荒無人煙,老祖宗在此地按營紮寨,繁演生息到現在形成了膠東半島最大的自然村,8O年代人口頂盛時期,達7千多人,百分之九十八都姓林,所以,在我們村姓林的都是一個祖宗。





老頭156934080


是的,我農村老家就是,我們全村人大多數都姓趙,僅僅只有極少數人是雜姓,據說這些雜姓人員也都是從外地搬過來的。我們趙姓都是一個祖先的,有族譜可以查證。例如在我的農村老家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大浦鎮三才村,村裡面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樣的趙姓,當然也有很少的其它雜姓。據說我們村姓趙幾百年前都是同一個祖先,而且有據可查,我們是修有趙氏族譜的。我們從族譜上查證得知,我們村的趙姓祖宗是從唐朝時期不知道什麼原因從當時的河北地區遷往如今的湖南衡陽地區的,而且趙氏後代子孫在此不斷繁衍壯大,從唐朝直到現在可是經歷了數個朝代總共有幾百年歷史了。所以在我們村我們趙氏宗族勢力還是蠻大的,至少外敵不敢隨便入侵,打起架來大家同心協力,我們不懼任何挑戰,不怕任何人惹事生非,我們趙家後代永遠都是最棒的。



黃家駒忠實歌迷趙三才


這個不完全是,我家鄉的村裡全部姓張,村口,也叫村東,村尾也叫村西,村東是我家,據村裡老一輩說村東是都是我們一個祖宗傳下來的後代,而村西當年雜草叢生,沒有人居住,後來一九四三年前後,從廣東逃避饑荒老百姓,好像從潮汕來的,到我村,村裡族長慈悲為懷,將他們安置在村西,並提供衣物和糧食,搭茅房,他們為了感謝族長,自願姓張



珠江奔海流


謝謝邀請:大家好我是農村農民萬歲,只有不一樣的回答,才能更切合事跡。你才能領會到更多知識。

有的農村為什麼都是一個姓氏,他們是一個祖先嗎?,我只能說不是,就拿我們莊來說吧,過去叫李莊,行政村改革後,叫李莊村,在中原地區算是一個小村,有一千另幾口人,方圓的人都說是小李莊。地圖導航標明是凹李。


我就說說我們村的情況,我們村是以李姓為主,沒有雜姓。聽老年人講,有一戶姓揚的逃荒要飯落戶到我們村,一直以揚姓i自居。在清朝的時候,離現在有2O0多年左右,揚家出了個秀才,也就是說在東半縣是響鐺鐺的人才。哪時候都興修墳機祖,他們揚家沒有祖墳,和我們李家協商,把我們李家祖墳讓給楊家一塊,總目頭姓李,揚家人認為這樣不妥當,經過反復協商,姓楊那一戶從此改為李姓。當然就拿現在來講,雙方一至都在流傳著。


現在村上的李姓和他們都不搭亂,輩份基本都是按老輩人的叫法,整體來講和我們李家的輩份一至錯亂。


農村農民萬歲


有的農村為什麼都是一個姓氏,他是一個祖先嗎?


在農村以姓氏為村的多了去。也有不以姓氏為村的,這種情況不太多。拿我們中牟縣來說吧,據原來的《官渡晚報》、《中牟縣誌》介紹,明朝洪武年間以前,中牟縣只有四十三個村,幾百年的歷史蒼桑,現在己發展到四百三十多個村莊,大部分村莊都是以姓為村的。

就拿我們東謝村來說吧,據《中牟縣誌》記載,是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些,全村沒有雜姓,都是姓謝的,故名謝家莊,又與陽河謝家莊東西對稱,故名東謝村。



在我們鎮三十二個行政村中,只有黃店村沒有家姓黃的,還有李村,也是一個姓李的都沒有。


凡是以姓為村的,大部分都是從山西洪洞遷此,基本都是一個家族。


XGC上善若水


你們說的也是真的,我的家鄉就有兩姓人最多。楊吳兩姓,本地人都習慣地叫,楊半河,吳半溝,你們說多不多?還有我們去雲南紅色旅遊,昭通威信,紅色扎西之地,陶家寨。全寨都是自己人,娶老婆非得到外地去討你們說多不多?只要一從家裡出來遇到的青年男女都是親哥親姐親弟親妹,連男女調戲一下都沒地方調戲。只有給佔嫂子的才能開玩笑,你們說多不多?象這些情形雲貴川大西南一姓居住一地多的是,原因是全是一個老祖的子孫後代。











平凡的人240955319


有的農村為什麼都是一個姓氏,他們是一個祖先嗎?

題主應該是沒有描述清楚,這個同一個姓氏指的是男性都是一個姓氏。在農夫的家鄉這邊,一個村子裡面的男人都是同一個姓氏的還真的不少哦。比如農夫所在是村子,就全部都是姓劉。而不遠處的一個地方,就有一個村子,他們村裡的男人全部都是姓黃。

至於說是不是同一個姓氏,這個也不完全是。比如在農夫所在的村子,聽村裡的老人們說,當初建村的時候就是一戶人家,也就是一個劉姓。後來也從外地搬遷過來了另外一個姓劉的人家,所以這兩個人看起來由於都是同姓,就結拜成為了兄弟。

在農村裡很多人常說:五百年前是一家。雖然都是同一個姓氏,但是也不完全是一個祖先哦!而且在過去,南方的農村裡宗族觀念比較嚴重,一般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姓氏的,也就是說是一個宗族的,即是一個共同的祖先。當然了也有些是因為別人的賜名,比如家裡的傭人跟著主人家姓氏。

說起這個同一個姓氏,農夫就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雙水村裡面的田家灣、金家灣兩大戶人家,他們就都是一個姓氏的。因為在過去,一個外姓人到別的村子裡去,是很難立足的,沒有靠山別人都會欺負他們。


農夫也瘋狂


很多農村都是一個姓氏,或者兩三個姓氏;雖然有外姓,但都不佔多數。同姓的一般當然都是一個祖先,這其實就反映了農村的血緣性。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先秦歷史時期,存在一個“氏族時代”,大家都是聚族而居的,這時候血緣和地緣是統一的,一個氏族就是一個村社,有著很強的原始性。因為集體農業的需要,個體家庭都不能離開氏族存在,這種局面直到戰國時期鐵犁和牛耕的普及才被打破。這時候血緣氏族才開始解體,出現了個體家庭,也出現了商業城市。

但即便如此,雖然已經不是氏族社會,但農村中聚族而居仍然是主流。因為古代雖然有了商業,但整體上還是農業社會。除了一小部分人去城市經商,大部分人還是要靠種田為生。既然是種田,當然在老家就行。所以大家一般都是安土重遷,靠山吃山。特別是南方丘陵地區,環境比較閉塞,往往出了村語言都不通,所以大家更不去別的地方。

費孝通先生的名著《鄉土社會》,描寫的就是蘇州吳江鄉村的情況。隨著今天第二、第三產業發展,鄉村血緣社會進一步瓦解,城市人對鄰居一般都是陌生的,這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好事呢,還是壞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