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以一己之力打敗全國九大軍區司令,歷史上首次樹木都連根拔起

公元758年,農曆十月,唐朝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攻克衛州,進圍鄴城。唐朝的其他八大節度使也調遣兵馬集合到鄴城參與圍攻。

叛軍首領安慶緒派人向史思明求救,並許諾將皇帝寶座讓給他。

安祿山發動叛亂,攻克洛陽後就急不可耐登基稱帝了,國號叫“燕”。後來他的兒子安慶緒殺父奪位。但安慶緒的統御之才遠遠不如安祿山,而且唐朝又開始了反攻,叛軍內部四分五裂,安慶緒和史思明貌合神離,叛軍正行走在敗亡的邊緣。

此人以一己之力打敗全國九大軍區司令,歷史上首次樹木都連根拔起

正所謂“唇亡齒寒”,史思明知道這個道理,他雖然手握范陽等地,兵力有十幾萬,但所要面對的是來自全國的唐朝勢力。

如今唐朝九大節度使圍攻鄴城,總兵力高達六十萬,安慶緒危在旦夕。史思明權衡利弊,發動十三萬兵力去救。

有鑑於唐軍的兵勢之雄盛,史思明並不敢過分冒進。他先派部將李歸仁率一萬兵為先鋒,進駐滏陽(今河北省磁縣),遙遙呼應鄴城。自己的主力則徘徊觀察,謹小慎微。

十一月,唐朝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攻克了鄴城東面的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

清除叛軍在鄴城外部的軍事據點,對於圍攻鄴城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對於史思明來說,如果魏州保不住了,自己的側翼也將受到威脅,救援鄴城的風險就變得更加大。

史思明人如其名,深思之後,眼亮心明。唐朝擁有天下,即使百戰百敗仍然可以捲土重來,自己則完全相反,一旦戰敗,有可能分崩離析。

史思明必須穩紮穩打,他決定趁崔光遠還沒有在魏州站穩腳跟,兵分三路去爭奪魏州。

崔光遠派勇將李處崟迎戰。但因為兵力相差懸殊,李處崟連連戰敗,只能退到城中。

史思明追擊到城下,喊道:李處崟約我們到這裡來,他怎麼還不出來?

這一招反間計非常毒辣,崔光遠中計,竟然將李處崟腰斬處死。這個舉動使得魏州的守軍內部軍心潰散、人心惶惶,崔光遠丟下大軍,孤身一人逃回汴州。

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克魏州,殺死三萬多人。

公元759年,農曆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登基稱帝,國號仍然採用安祿山的“燕”。

史思明的這些舉動很有深意。唐軍雖然兵力強大,但鈍兵于堅城之下,久攻不克,會陷入師老兵疲的境地。史思明要等待一個時機,給唐軍致命一擊。

此時的唐軍確實有著非常大的內部隱患。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是安史之亂中最為功勳卓著的兩位將領。唐肅宗李亨為了防止他們功高震主,想出一個制約將領的方法,他故意不設主帥,好讓郭子儀、李光弼等互相牽制,形成權力的制衡。

唐肅宗李亨還派了自己的一個心腹宦官魚朝恩做監軍,成為唐軍名義上的最高指揮。但這個人根本就不懂軍事,他只是皇上派來監視各大軍區司令防止他們叛變的。

所以,唐軍的六十萬大軍實際上是沒有統一指揮官的。他們各自之間互相不服,各行其是,軍紀渙散,行動不一。

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預感到唐軍的潛在危機,提出自己的看法:史思明攻克魏州後一直按兵不動,就是在等我們懈怠,然後用精銳襲擊我們。我建議,讓我和郭子儀去魏州和史思明對峙。以前史思明在嘉山被我們打敗過,肯定不敢跟我們交戰。這樣僵持下去,鄴城遲早被我們拿下,不會出意外。鄴城一下,安慶緒被殺,史思明就更加被動了。

李光弼眼光果然精準,他提出的戰略部署非常得當。

此人以一己之力打敗全國九大軍區司令,歷史上首次樹木都連根拔起

唐軍的原則是:小事隨便玩,大事問宦官。

涉及到戰略層面的東西必須要讓“欽差大臣”魚朝恩決定。魚朝恩桌子一拍:這個計劃不好,停止!

至於為什麼不好,他不需要給出解釋。正如老闆要做什麼決定,無需向任何員工交代。

可能在他眼中,目前的情況非常良好,不需要做任何變動。除了鎮西、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因為進攻太猛被射死外,其他都在平穩進行。

唐軍圍困鄴城已經三四個月,外圍營壘建了兩層,壕溝挖了三道,密不透風。唐軍又引漳水灌城,城內守軍苦不堪言,搭起木架子騰空居住。糧食吃光後,就吃老鼠,一個老鼠都能賣到四千錢,餵馬的草料沒有了就從馬糞裡面提取出植物成分重複利用。

唐軍中早已瀰漫著勝利的氣氛,魚朝恩的自我感覺良好所反映出的就是整個唐軍的心理狀況。

但唐軍自己的後勤補給也出了嚴重的問題,他們的糧草早已吃光、經費也早就不足。

史思明繼續實行壓迫策略,他率領大軍向鄴城進發,卻在距離鄴城五十里的地方駐紮,每個營寨設戰鼓三百個,拼命敲,虛張聲勢,威懾唐軍。然後,每個營寨挑選出精銳騎兵五百人,天天去劫掠鄴城的唐軍,日夜不停輪流進行,你追我逃,你守我擾,搞得唐軍痛苦不堪,連砍柴割草都不敢去。

當時唐軍的糧草補給主要是靠江淮和山西地區運送。史思明派出了大量的遊擊騎兵,穿上唐軍的衣服,冒充督運人員,大肆虐待、殺害運糧的民夫,遇到量大的就直接放火燒。

他們能夠很短時間內集中成非常強大的一股兵力,又能瞬間一鬨而散,消於無形,來去如風,行蹤飄忽,遊擊能力非常強。他們有秘密的暗號,只有自己人才認得出,唐軍對於他們無法分辨。

經過連續不斷的遊擊騷擾,唐軍糧草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有些士兵已經脫離大軍,自行逃走。

史思明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派人去跟唐軍約定日期決戰。

三月初六,唐軍步騎混合,兵力六十萬到安陽河(洹水)北岸列陣。史思明則挑選了五萬人的精銳來應戰。

唐軍一看,叛軍人這麼少,以為是援軍,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史思明趁唐軍困惑大意的時候果斷髮動進攻。唐軍方面,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大節度使率先和叛軍交戰,雙方死傷相當。

不過,一個人的受傷使得局勢發生變化。唐朝的淮西節度使魯炅在作戰中被亂箭射中,向後撤退,想要離開戰場。這一後退產生了連鎖反應。郭子儀的軍隊正好在魯炅的後方,他還沒來得及列陣,就被魯炅衝擊得大亂。

此時的唐軍已經產生局部潰散的跡象,演化成全局性的大崩盤似乎只是時間問題。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的事件發生,這一戰唐軍戰敗應該是必然了。

但偶然事件發生了。突然間,狂風大作,天地變色,飛沙走石,樹木都被連根拔起。

唐軍和叛軍都被大自然的異象給震懾到了,同時崩潰。唐軍集體向南逃,叛軍集體向北逃。武器、盔甲、糧草丟得滿地都是。

這一戰最終的結果看似是兩敗俱傷,實際上唐軍的損失非常嚴重,遠遠超過叛軍。

此人以一己之力打敗全國九大軍區司令,歷史上首次樹木都連根拔起

史思明的參戰兵力不過五萬人,潰逃後很快就重新集結,外加上後方的八九萬後續兵力,很快就軍勢重振。

而唐軍隸屬於不同的九大節度使,本來就人心不齊,經過一次變故徹底瓦解。他們這些唐朝的官軍各自返回老家,像土匪一樣沿途燒殺搶掠,大肆破壞,地方官根本就不能遏制。九大節度使中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禮的部隊軍紀嚴明,重新集合後,安全撤回。

對唐朝來說,不僅攻克鄴城的任務宣告失敗,連東都洛陽都將再次處於危險的境地。

唐朝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敗退到河陽橋,派人切斷橋樑,以確保洛陽安全。洛陽和周邊的百姓都四散奔逃,唯恐再落入叛軍的手中,可見當時的形勢危急。

唐軍此次大潰敗的罪魁禍首要數唐肅宗李亨,發兵幾十萬而不設元帥,致使大軍無統一指揮,軍心不穩,一經潰散居然徹底瓦解。

這一戰標誌著唐朝撲滅叛亂的計劃落空,也同時標誌著史思明的東山再起。史思明誘殺了安慶緒,成為叛軍獨一無二的新首領,叛軍集團將要迎來他們的第二次高潮。

這場這場浩大的劫難又將延續好幾年。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鄴城之戰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