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戰大唐名將李光弼之“滑鐵盧”

安慶緒鄴城被圍,史思明擊敗唐軍救了安慶緒,但安慶緒的皇帝夢也做到頭了,史思明殺了安慶緒自立為大燕皇帝,繼續和唐軍作戰,郭子儀因為河陽慘敗被免,這時唐軍的統帥的是李光弼,李光弼是史思明一生的死敵,雙方進行多次大戰,

上元元年二月,李光弼領軍襲取懷州,要截斷燕軍的北歸之路,讓史思明既不能進也不能退,把他死死困在無險可守的洛陽。史思明當然不能讓懷州落在李光弼手裡,於是立刻馳援,卻在沁水遭到李光弼伏擊,被斬首三千餘級。在入冬之時,李光弼歷時一百餘日攻克懷州,生擒守將安太清。懷州的陷落無疑讓史思明的處境雪上加霜。現在史思明唯一的生路就是和唐軍快速決戰,死中求生,但是李光弼死守不出,史思明毫無辦法,但這時史思明的貴人出現了,宦官魚承恩,上次河陽之戰沒有這位大太監史思明也無法勝得那麼輕鬆,這次魚觀軍容使主張進攻,克復東京洛陽立不世之功,肅宗皇帝躊躇難定,這時朔州副節度使僕固懷恩也同意魚承恩的意見。

邙山之戰大唐名將李光弼之“滑鐵盧”

李光弼

作為朔方軍的最高將領,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這三個人是對大燕軍戰場上的三大名將。僕固懷恩是鐵勒九部中的僕固族人,天寶中期,僕固懷恩升任左領軍大將軍,其後調入朔方軍,追隨王忠嗣、安思順、郭子儀。史稱他“為人雄毅寡言”,“達諸蕃情,有統御材”,因而深受郭子儀器重。安史之亂爆發後,僕固懷恩追隨郭子儀,遇仗衝鋒在前勇猛無比”,為收復兩京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僕固懷恩也有很明顯的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剛決犯上”。他麾下那些“蕃漢勁卒”也跟他一樣,仗著軍功,視朝廷綱紀如同無物,“多為不法”,卻長期受到僕固懷恩的包庇和縱容。由於郭子儀生性寬厚,且“素重懷恩”,所以對僕固懷恩及其部眾一貫寬容,對他們的很多不法行為總是睜一眼閉一眼。

邙山之戰大唐名將李光弼之“滑鐵盧”

當郭子儀因鄴城之敗失勢,李光弼由河東節度使調任朔方節度使後,僕固懷恩等人的舒服日子就到頭了。因為李光弼的治軍風格與郭子儀截然相反,軍紀嚴明,犯軍法者一律按軍法處置,所以僕固懷恩和他手下那幫驕兵悍將只好收斂心性,夾起尾巴做人。

僕固懷恩的心裡對李光弼是很不滿意很不服氣,一心想取而代之,所以魚承恩提出和史思明決戰,僕固懷恩當即表示同意,肅宗一看少數服從多數,進攻,速戰速決,下嚴旨催促李光弼出戰,其實肅宗心裡也想早日結束戰爭,沒哪個皇帝有耐心打持久戰。前看哥舒翰,後看洪承疇都是被皇帝逼出來的慘敗。

唐軍全軍抵達邙山下時,史思明已在此嚴陣以待。李光弼選擇了一個險要的地形列陣,而一心要建功立業的僕固懷恩則率兵列陣於一馬平川的平原之上。李光弼趕緊告誡他說:“依恃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列陣平原,一旦失利則全軍覆沒。史思明的燕軍騎兵多擅長野戰,一定要小心!下令僕固懷恩移兵於險要處,可僕固懷恩卻不聽就在唐軍還在糾結於排兵佈陣之時。史思明看唐軍立足未穩,立即發起了進攻的號令。

邙山之戰大唐名將李光弼之“滑鐵盧”

頃刻之間,燕軍騎兵像旋風一樣刮過了平原。在這種平原地形作戰,唐軍的步兵很快就崩潰了,僕固懷恩的陣勢最先被沖垮,部眾紛紛潰逃。其他各路唐軍一看,僕固懷恩都敗了,也一起潰逃。儘管李光弼一直據守險要,奮力死戰,可還是抵擋不住燕軍的凌厲攻勢,很快也被打垮。李光弼的中軍帥旗一倒,各路唐軍更是不戰自潰,在同一時間全部掉頭而逃。這一戰,唐軍被斬首數千級,丟棄的軍資器械更是不計其數。李光弼和僕固懷恩渡過黃河,一路逃至聞喜;魚朝恩與衛伯玉逃回陝州;駐守河陽的李抱玉棄城而走;河陽、懷州相繼陷落。李光弼在河陽堅守一年多所取得的戰略優勢,就這樣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李光弼也和郭子儀一樣,成了失敗的替罪羊,靠邊坐冷板凳去了

邙山大捷之後,史思明乘勝西進,命史朝義為前鋒,從北路進攻陝州;他本人則率大軍從南路向西挺進。此戰使史思明走向了人生的頂峰,也為其拉開了死亡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