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人」張亞東接棒曹舟南任行政總裁,後宋衛平時代的綠城怎麼走?

8月2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綠城”)宣佈,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曹舟南和執行董事孫國強辭任。

同時,具有中交(中交集團於2015年成為綠城中國的第一大股東)背景的張亞東已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據悉,張亞東於2018年5月“空降”綠城執行總裁職位,排名僅次於曹舟南。

“婆家人”张亚东接棒曹舟南任行政总裁,后宋卫平时代的绿城怎么走?

綠城表示,曹舟南將繼續負責公司其他重要新業務管理工作。這與綠城此前否認曹舟南離開的口徑相符。

張亞東在8月2日召開的綠城中國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未來綠城的增量業務將由曹舟南負責,而自己將負責綠城的存量業務。

綠城創始人宋衛平補充道:“(曹舟南)轉換了身份自由自在,沒有那麼多束縛,可以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做中國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幫助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落地”。

在綠城口中,曹舟南或只是被遣派至前線為綠城開闢疆土,並未完全脫離綠城體系。但張亞東進入綠城不過3個月,就飛速升任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此舉背後是否釋放了中交集團試圖強化其對綠城戰略影響這一信號,頗為耐人尋味。

老班底的淡出

如今的綠城已與三年前中交集團進入之前的綠城大不相同。

三年前,曹舟南“臨危受命”出任行政總裁時,彼時的綠城還沒從其與融創的“分手”中恢復元氣。在控制權相爭下的綠城,困於“孫氏”(孫宏斌)追求高週轉與“宋氏”(宋衛平)追求品質兩者之間,半年內兩次易帥(由宋變孫,再由孫變宋)帶來的是綠城高層人士動盪、戰略方向不明以及高庫存的銷售難題。

“婆家人”张亚东接棒曹舟南任行政总裁,后宋卫平时代的绿城怎么走?

那時的綠城與掌舵人宋衛平或更期待一個有能力彌補綠城資金不足,幫助其改善高負債結構的“合作者”。在融綠“聯姻”破碎之後,擁有央企背景的中交集團進駐綠城曾被外界戲稱為“英雄救美”

2015年3月27日,中交集團作價60.15億港元收購綠城24.29%的股權事宜完成交割,與九龍倉並列為綠城第一大股東。宋衛平及綠城時任行政總裁壽柏年則“退居二線”,合計持有綠城約18.54%的股權。

就在股權交割2天前,“新老交替”的綠城董事會迎來了中交人。中交集團的朱碧新任執行董事、董事會聯席主席,孫國強任執行董事。同時,綠城的董事局人數由四名增至六名,中交佔三席。

“中交和綠城合作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不存在誰操盤這樣的問題,所謂兵合一處,將打一家。”這是彼時中交集團描繪的藍圖。

雖然表面平和,但中交想要“獨攬大權”的野心卻並未掩飾過。

2015年5月18日,綠城公告稱,中交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中交房地產有限公司已同意向Tandellen Group Limited以每股11.46港元收購綠城1億股普通股,收購完成後,中交將合計持有綠城已發行股本總額的28.912%,一躍成為綠城唯一的第一大股東

2016年1 月15日,一紙任命書又帶來了中交人劉文生成為綠城董事會聯席主席的消息,也打破了此前綠城執行董事架構中綠城舊部和中交新人相互制衡的格局。

如今,綠城7人董事會中,4位擁有中交背景,中交已經將絕大多數的話語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改變中的綠城

如今,綠城已度過動盪時刻。

2017年,綠城實現合約銷售總額1463億元,同比增28.4%,合同銷售面積約827萬平方米。實現營業收入419.53億元,同比增長44.8%,同期淨利潤為26.71億元,較上年增加20.2%。

從銷售狀況來看,2017年,綠城投資項目整體去化率達72%,其中一二線城市房源去化約696億,去化率達75%;三四線城市房源去化約337億元,去化率達67%。

從財務結構來看,截至2017年12月31日,綠城淨資產負債率為46.4%,而2016年末,這一數據為58.1%。對此,綠城表示,得益於銷售回款大幅增加以及集團管控項目權益佔比不斷提高,綠城內源性現金流得以保障。

在業內人士看來,綠城從艱難跨入良性發展或不僅因曹舟南一人的“力挽狂瀾”,這三年,宋衛平留給綠城的“烙印”似乎在慢慢弱化。

綠城不再談“烏托邦”式不計成本的豪宅情懷,反之,綠城開始注重成本管控、週轉速度以及規模。

“婆家人”张亚东接棒曹舟南任行政总裁,后宋卫平时代的绿城怎么走?

面對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前狼後虎”的競爭現狀,綠城無意掉隊。

“從目前來看,未來只能往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走,要不無路可走。”曹舟南曾表示。他並不認可“簡單的規模增長”,但當下,發展規模似乎是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宋衛平顯然持不同意見,他在8月2日的媒體交流會上表示,“未來不追求規模,但依然會保持第一梯隊。”

事實上,無論是想要繼續擴張還是僅維持第一梯隊的現狀,在各家房企都在力拼“千億”的大環境下,綠城都需“囤糧”以滿足其後期增長的需求。

2017年,綠城重點佈局北京、上海、廣州三大一線城市,並積極佈局杭州、南京、無錫、寧波、成都、重慶、武漢等重點城市,全年新增項目共計37個,總建築面積約為859萬平方米,預計新增可售金額約15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綠城目前的佈局仍舊著重於一二線城市。截至2017年12月31日,綠城共有土地儲備98個,其中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可售貨值佔比達70%。

土地儲備為綠城未來市場佔比打下客觀基礎,而綠城內部架構調整則重塑了綠地的發展戰略。據悉,2018年6月11日,綠城內部結構從原先的“一體五翼”調整至更為扁平化的“11+5”輕重資產戰略。

“11”即11家重資產公司,包括綠城理想小鎮集團、楊柳郡集團、杭州亞運村項目、綠城浙江公司、綠城北京公司、綠城上海公司、綠城濟南公司、綠城成都公司、綠城廣州公司、綠城武漢公司和綠城海外公司。“5”則代表5家輕資產集團,包括綠城管理集團、綠城資產集團、綠城理想生活集團、綠城房屋科技集團和雄安公司。

曹舟南曾表示,“改革的核心是放權”,是為了提高內部管理效率。

“與金字塔結構相比,扁平化管理減少了部門到部門之間信息流動的速度,從決策到操作都能更為迅速,更為靈活和機動,執行力更加強。”一位企業高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此輪架構改造被外界認為是中交對於綠城的改造。

輕資產的孵化,對於綠城來說,不僅是一場為後房地產時代開闢新業務領域的“未雨綢繆”,從而滿足中交要求的“有持續生命力”的目標。此外,“資產配置上的調整也意在降低資金壓力以實現更大規模的擴張。”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

事實上,早在2016年6月,綠城就以9.49億元的作價向宋衛平以及其他股東收購新藍城餘下股份,併入藍城代建業務,做“早起的鳥兒”,將輕資產模式的代建管理模式變為其利潤一大立足點。

“中交作為大股東,對綠城經營管理作出調整,這是公司法人治理的合理舉措,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讓中交的管理者發揮作用。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這也是合理的描述。”對於綠城“去宋衛平化”的質疑,宋衛平本人則顯得雲淡風輕。

顯然,宋衛平對於自己被“淘汰”並不太在意,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交作為大股東對綠城則有著很高的要求和期許。

那麼,如今的綠城是否還承載著宋衛平的理想主義?

“始終要堅持品質價值觀來統領和推動公司的發展。”新掌舵人張亞東是這麼說的。

“婆家人”张亚东接棒曹舟南任行政总裁,后宋卫平时代的绿城怎么走?“婆家人”张亚东接棒曹舟南任行政总裁,后宋卫平时代的绿城怎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