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菜是長沙縣地方獨有的一道菜餚。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效,放入蔬菜共煮,清香宜人,十分爽口。蘿蔔菜、豆角、茄子、芋頭都是米湯做菜的好搭檔。尤其是茄子,是米湯的完美搭配。

茄子切條,蒸熟,瀝乾水分。鍋燒熱,加入薑末、茄子擂散,放入米湯,加鹽調味,煮開即可出鍋。茄子性寒,以姜溫之,更加入味。俗語道:一行服一行,茄子服米湯。讚的就是米湯茄子。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路邊荊煨雞

每年夏季起伏之日,長沙縣有路邊荊煨雞的習俗。路邊荊是一種菊科植物,有祛風防暑滋補等功效。仔叫雞,大概在兩斤左右,以雞冠挺立、紅得鮮豔的為上品。

將從地頭田間扯來的路邊荊洗乾淨,只留根,熬成濃湯汁備用。再把老薑切片,雞肉切成小塊。

先將茶油約2—3兩倒入鍋中,燒開,倒入薑片,爆初香味。再把切成小塊的雞肉倒入鍋中,炒至7成熟,再將路邊荊湯汁倒入鍋中一起熬燉,湯汁煮沸後約15分鐘,便可食用。整個製作過程中,要求必須是旺火。同時,也不要加入味精等其他調料,保持原汁原味。

據說,吃雞時最好將門窗關閉,穿好長袖衣,將鞋襪整齊穿上,並將褲腳用繩子紮緊,不用紙扇、蒲扇,然後倒一小杯酒,一邊品酒一邊食雞。吃得大汗淋漓時,效果也就出來了。這樣的吃法意在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髮寒病。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米湯茄子、路邊荊煨雞、果飯

果飯

果飯是長沙縣一道美味可口的席中珍品。主料為糯米、紅棗、湘蓮、青豆、桔餅、紅瓜、冬瓜糖等,有補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

製作八寶果飯並不複雜。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3-6個小時,撈出控水,放進蒸籠,旺火足汽,幹蒸1個小時左右,再裝入蒸缽,加入開水400克、熟豬油75克、玫瑰糖5克,揉拌均勻,成為甜熟糯米飯。將紅棗洗淨,蒸熟後去核,桔餅、冬瓜糖、紅瓜糖分別切成0.7釐米見方的丁,並將桂圓肉、葡萄乾用溫水洗淨,用5克熟豬油在蒸缽內全部抹上,將紅棗粘在蒸缽周圍,中間放入桂圓肉、桔餅、冬瓜糖、葡萄乾、熟蓮子,擺成花形,放入拌好的甜糯米飯,入籠屜蒸熱即可取出,倒扣在大盤內即成。

如果還要增加果飯的甜度,可以將鍋置於旺火上,放入20克熟豬油、50克白糖、250克清水燒開,用溼澱粉勾芡成汁,再放入熟青豆、紅瓜糖拌勻,出鍋,澆在果飯上面。

現在,曾經一度消失的果飯又回到餐桌,因為好吃營養又重新受到人們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