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自6月12日起,財政部正式實行了2018補貼新政策,進一步提升補貼的門檻,純電動車續航低於150公里不再享受補貼,續航150-300公里車型分別下調約20%-30%不等,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分別上調2%-14%不等。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純電動乘用車的補貼標準,消費者關心的插混式車型的補貼標準也變了。在2018補貼新政中,插混式車型純電續航里程大於50公里的,2018年能拿到的補貼由2017年的2.4萬元縮減到了2.2萬元。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補貼金額也在不斷的縮減。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另外,對於電池技術和車輛技術的創新、優秀的電池和整車設計還可以拿到額外的補貼。電池能量密度低於105Wh/kg的車型將拿不到額外補貼,高於160Wh/kg,可拿1.2倍的額外補貼。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此外,在百公里耗能上,按整車裝備質量(m)的不同,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能電量(Y)應滿足以下門檻條件:當m≤1000kg時,Y≤0.0126×m+0.45;

當1000kg<m≤1600kg時,Y≤0.0108×m+2.25;當m>1600kg時,Y≤0.0045×m+12.33。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以比亞迪元EV360為例,綜合續航里程為305km,百公里耗能13.6kwh/100km,電池能量密度146.27Wh/kg,整備質量1495kg,那麼它能拿到的國家補貼為4.5×1.1×1.1=5.445萬元。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推動新能源技術發展

從實行的補貼新政中,我們不難發現,2018的補貼政策進一步提升了補貼門檻,續航能不能達到300km成為了獲得高補貼的分水嶺。續航低於300公里的車型要麼補貼降低,要麼乾脆不補貼,對於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相當於在倒逼它們提高技術研發高續航、高能效的車型。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針對國家補貼的三大參考標準:續航里程、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車輛耗能,車企必然會在這三方面提升自己。那麼更高的技術要求,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進行新一輪的優勝劣汰。

那些依靠低技術門檻、國家和政府補貼生存的企業將難以生存。而在研發實力更有優勢的企業將進一步的集中。

補貼新政的實行,對消費者有益嗎?

從根本上來說是有益的,次新政的實行,旨在提升長的研發技術,無疑消費者享受的是更長續航、更優質的新能源車型。

優勝劣汰,新能源補貼新政實行,相關企業會如何變化?

為了拿到更高級別的補貼,那麼廠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在研發上,導致產品成本直線上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為了繼續保持高性價比的優勢,很多車企或自掏腰包降低售價,壓縮利潤。所以在售價上,對消費者的影響並不大。

小結:提升新能源的正向發展

補貼新政的實行,國補明顯偏袒於長續航、高能效的車型,無疑是正向推動了新能源技術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之後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新能源車。而對一些低技術要求的車型,補貼日益收緊,優勝劣汰,只能說,還不加大力度研發,那麼留給相關企業的時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