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把他和張良相提並論,「伏波將軍」爲何含冤而終?(下)

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攻打武陵五溪蠻夷,出師不利全軍覆沒。當時六十二歲的馬援請求帶兵出征,最後劉秀答應讓馬援統領四萬多人征伐五溪。出征之前,馬援對朋友說:“我蒙受大恩,年歲大了,剩下的日子很少,常擔心不能死於為國家而戰,現在得以實現願望,甘心瞑目,只怕權貴子弟有的在皇上左右,有的與我共事,很難協調,耿耿於懷的討厭事僅此了。”馬援沒有料錯,因為適逢酷暑,北方士兵南線作戰不利,大多病死,馬援自己也生了病,而此時與馬援素有隔閡的權貴子弟耿舒上書劉秀,極力指責馬援戰術的失策,結果呢,劉秀派了女婿梁松去做監軍問責馬援,還沒等梁松到前線,一代伏波將軍馬援就在前線病逝了。這梁松真是小人,就因為當初自己去看望生病的馬援時馬援沒有回禮,就對馬援懷恨在心,馬援都去世了也不放過他,不顧世叔侄的情分趁機陷害馬援。結果,光武帝大怒,追繳了馬援的新息候印綬。

然而,即便馬援已死,侯爵之位也被收回了,事情還遠未結束;當初在交址時,南方瘴氣重,而經常吃薏米能使身體輕捷、控制慾望,能以此克服瘴氣,馬援就載回來了一車薏米想用來做種子,結果馬援一死,京城中那些權貴們就誹謗說馬援載回來的都是明珠犀角,劉秀一聽就更火了,馬援的妻子兒女惶恐不敢將靈柩送歸祖墳安葬,只在洛陽城西買了幾畝地草草下葬了,賓客朋友沒人敢去弔喪。嗟乎,生前赫赫大名的伏波將軍竟落得如此境地,實在令時人扼腕嘆息!

曹雪芹把他和張良相提並論,“伏波將軍”為何含冤而終?(下)

圖片來自網絡

但歷史從來都不是由小人寫就的,史家執筆不阿,千古名將馬援偉岸的形象和卓越的功績必將為世人所銘記!而後來劉秀大肆封賞馬氏家族,並且選了馬援的小女兒為漢明帝劉莊的太子妃,這也算是對馬援冤屈的一種洗刷吧!小人梁松最終被劉莊以“勾結藩王圖謀不軌”罪處死,也是大快人心!

在馬援平定了徵側姐妹之亂後,他曾對屬官說:“我弟弟馬少遊時時哀嘆我慷慨有雄心大志,說:士人活一世,但求衣食足用而已,乘坐短轂輕便車輛,駕馭遲緩的馬,做個郡掾吏,守著祖墳,被鄉里稱為好人,這就可以了。至於謀求剩餘,只是自找苦吃而已。”或許吧!“我明白循規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氣方剛的我想踏上更為狂野不羈的旅途。”毛姆這樣說。這是否也是“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的馬扶波的心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