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逃逃前天放學超高興,一上車就興奮地嚷嚷他有三個好消息,讓我猜猜看。我嘗試了幾次都沒猜對後他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今天體育課考核,我的Pacer Test(折返跑)得了全班第二!Curl-up(卷腹運動)也得了全班第二!Push-Up(俯臥撐)得了全班第一!”

暈,誰能想到他把一件事掰成三樣來說嘛。不過逃逃這麼興奮是有原因的,去年10月份的體育考核,他每項都在班上倒數幾名的位置,還有兩項是NI(Need Improvement, 有待提高),也是他上學這麼久以來成績單裡唯一出現過的NI了。為什麼會這樣?大家對比下這兩張照片就明白了~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左邊是去年暑假在國內和小表弟在公園裡拍的,右邊是上兩週和我在這邊照的。

每年暑假回國我們都特別擔心逃逃長胖,但擔心歸擔心,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逃逃是典型的中國胃,幾乎愛吃國內的任何食品任何菜系。回國時難免會帶著他到處吃吃喝喝,我和逃爸都不太管得住自己,更沒什麼底氣約束他。加上家裡的老人們總幻想他平時在美國這邊受苦受累吃不好穿不暖,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更是使出十八般武藝給他進補。在這點上,北方的爺爺奶奶和南方的外公外婆的解釋理論高度一致,

“娃想吃是因為他身體裡缺啊!”,

“孩子胖點兒才有後勁兒,以後才長得高!”

在美國每週學校裡有體育課,課外有固定的游泳和籃球課,而回國因為時間短沒有安排,此消彼長就像充氣球一樣,整個人噌噌噌地圓了一大圈。

所謂“一胖毀所有”,最明顯就是體現在體育上,去年過完暑假回到美國後籃球老師一見他就說“OMG,Your mom feeds you well!”(天啊,你媽把你養得真好!老師還真挺會反話正說的~)。長胖了身體負荷大了之後,無論是步伐、彈跳還是敏捷度都變差了,所有體育項目都倒退了一大截,我們開始還不太以為然,覺得慢慢來吧,話說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當然也不可能一下就瘦下來啊。

直到10月底的一次家長會,讓我有了緊迫感。

美國小學每個班都有一位homeroom teacher, 相當於咱們國內的班主任。和國內很多公立學校的家長大會不同,美國家長會是一對一的,家長和homeroom teacher約好時間,一對一面談。

每次開家長會我的心情都挺愉悅的,因為這幾年就沒怎麼聽到過逃逃在學校裡惹麻煩的消息,每次老師對他的評價也幾乎就是個語文好、數學好、和老師同學關係也很好的乖孩子。那次的家長會也類似,美滋滋地聽完各種表揚,也表達了我對老師教導有方的感激之情後,正要說拜拜時,老師指了指另一間教室,說體育老師要跟我聊兩句。

我心裡咯噔了一下。果然,體育老師例行公事地表揚了逃逃上課認真積極努力之後,取出一份體育考核報告表,給我解釋上面每一項含義,指出逃逃有兩項沒達標。

一項是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平時會出現在孩子的體檢單裡,沒想到它居然也是體育考核報告表裡的一項。報告表裡用顏色區分了好幾檔,

• 最左邊橙色表示Very Lean,非常瘦;

• 然後是綠色,表示HFZ, Healthy Fitness Zone,在健康範圍內;

• 接著是黃色,表示NI,Need Improvement,需要改進;

• 最右邊是紅色,表示NI-HR,Need Improvement – Health Risk, 也是需要改進,但已經有健康風險了,迫在眉睫。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逃逃落在黃色一檔,需要改進,看起來問題還不算很大。可接下來這項Curl-Up的考核就有點兒嚴重了。 達標是能連續做9個,逃逃只做了2個。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Curl-Up在中文裡叫卷腹運動,兩腿蜷曲不動,依靠腹部力量讓上身起來一定的高度,相當於仰臥起坐的一半(仰臥起坐對腰椎不好,美國學校已經全面取消了,有關美國體育考核的具體項目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給我留言,以後專門開一篇來詳細講講。)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老師仔細地給我分析,如果單純是BMI偏高的話沒什麼問題,有可能是孩子長得比較壯,身體單位體積的密度大,可現在已經影響到逃逃的體育表現了。這個卷腹運動不達標就說明他確實有點兒偏胖,而且主要是腹部脂肪囤積過多。老師還翻出上一年的記錄,逃逃在二年級的時候,是可以做6個,也達標了的;可到了三年級,本來標準就已經提高,而且他還退步了,反差就特別大。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兩年的數據放在一起一對比,我才意識到,必須得采取行動了。老師給了我一系列建議,首先就是要注意飲食,少吃油炸、或者含糖過高的飲料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其次是加強運動:

1. 每天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

2. 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兩組Curl-Up卷腹運動(連續能做多少做多少算一組)

3. 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兩組Push-Up俯臥撐運動(同樣的,連續能做多少做多少算一組)

其中後兩項是針對逃逃比較薄弱的地方,而第一項是小學階段對孩子體育運動的最低要求,注意這裡並不是一般的跑跳玩耍,老師的原話是“Participate in active games, sports, or other physical activities thatmake you breathe hard for at least 60 minutes each day“,每天至少60分鐘以上讓你呼吸比較緊張的運動,也就是說需要有一定的強度和時長。

這點讓我汗顏,逃逃每週有固定的游泳和籃球課,但平時是不是每天都能達到這個強度和時長的運動量還真不一定。各位爸爸媽媽也可以比對一下,看孩子的運動量究竟夠不夠。

家長會後我們緊急召開了家庭會議,“痛定思痛”地做出了逃逃的減肥和鍛鍊計劃。逃逃也很配合,他有一點挺不錯,決定了要做的事情通常都會卯足勁兒去把它完成。半年來除了保持著每週固定的課外運動課,還增加了長跑、俯臥撐、卷腹等健身項目,也非常嚴格地控制自己的飲食。

期間有個蠻好玩兒的小插曲,我們小區幾家孩子的游泳課是在一塊兒上的,家長輪流接送,有一次輪到鄰居媽媽送,正好那天是情人節,下課後她請孩子們去吃冰激凌,逃逃沒要,說含糖太高了他暫時不適合,把鄰居媽媽雷到了,直接發短信“質問”我,這孩子究竟怎麼教的?怎麼能這麼自律?我心想那也是因為太胖體育都NI了,不得不律啊。

後來呢,大家也都知道了,有了前面的逆襲,體育成績也一下就衝上去了(他今年的Curl-Up卷腹運動測試做了37個,所以說做什麼都得靠努力靠多練啊)~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老美重視體育已經不算什麼新知識了,可能很多家長朋友之前也都聽說過,在美國,如果孩子有體育方面的特長,在一些有份量的比賽中拿過獎的話,考大學是會佔一定優勢的。不過要做到這點除了孩子本身有天賦之外,還得靠家長在課外花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推動。而今天通過逃逃的這個小故事想告訴大家的是,他們對體育的重視不僅在課外,在“體育尖子生”層,也不僅為了升學,而是從基礎教育開始整體上就很看重。

孩童階段,美國孩子已經活躍在球場上了,咱們的孩子在忙著讀課文背課文;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青少年時代,美國少年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我們的少年戴上了近視眼鏡;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成年後,不少美國人把運動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卻可能因為缺乏運動而逐漸發胖、頸椎腰椎各種勞損……

被孩子老師“請家長”,都是太胖惹的禍!

其實現在我們不少家長也已經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運動了,但和老美比起來,大多做得還不夠。印象中咱們都是語文、數學老師會找家長,沒聽說過哪位體育老師找家長的,我也算是見識了。

家長會中體育老師和我溝通時提到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很深刻,他說,Healthy isn’s a goal, it’s a way of living健康不是目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體育運動能讓孩子獲得健康,所以我們也應該讓孩子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深以為然,想想我們自己又何嘗不該如此呢?

共勉。

PS,當時從體育老師那拿了一份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身體質量指數和各項運動標準參考表,找出來分享給大家,有需要的家長私信我發“體育標準”即可提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