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小時候的端午節是,

線網兜起鹹鴨蛋、手繞五彩繩,

脖子上掛個香囊、飲雄黃、鬥蛋、洗艾草澡;

小時候的端午是,

一雙長滿皺紋、拿著葦葉翻飛的手,

我坐在小板凳上巴巴地看;

小時候的端午是,

兒時胸前的鹹鴨蛋,

奶奶說這樣可以保平安;

轉眼又值端午佳節,

兒時的回憶依然魂牽夢縈。

徜徉在心跡流淌的時光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作為中國法定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各地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那麼看看有哪些習俗吧!

划龍舟划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劃龍船時,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掛艾草與菖蒲

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人們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端午食粽子

端午食粽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在晉代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在當時,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沐蘭湯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古俗,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廣東,則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拴五色絲線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畫額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戴香包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避五毒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飲雄黃酒飲雄黃酒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跳鍾馗跳鍾馗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繪製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

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