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潮汕地區的「營老爺」習俗。

潮汕人或者瞭解潮汕文化的人應該都知道,“營老爺”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項流行且隆重的傳統節俗。

每年在正月裡,潮汕地區民間都會舉行大型的廟會,叫做“營老爺”,一般持續兩三天。內容包括“拜老爺”、遊神、看潮劇等。

“營”即是遊的意思,“老爺”則為潮汕地區對神的稱呼。“營老爺”就是把神靈請出來遊行。潮汕地區普遍信奉的神有“城隍爺”、“三山國王”、“姑母”、“土地公”、“伯公”、“皇爺”、“太子爺”、“娘娘”、“公主”、“媽祖”等等。

聊一聊,潮汕地區的“營老爺”習俗。

各鄉各里 “營老爺”的時間不是統一的,一般在大年初五到元宵節期間,潮汕各地都會相繼舉行這類活動。

每當“營老爺”的日子臨近,人們就會提前準備好各種供品:三牲或五牲、甜粿、桃粿、香燭、“大金”(錢財)等等。而村裡的老人組,則會安排人將各“老爺宮”裡的神像一起請到鄉里的祠堂裡。

等到“營老爺”那天,虔誠的人們早早出門,爭相將供品擺放在祠堂前四方桌上,祭拜神靈。 “老爺”的神像前擺滿各種祭品,好不壯觀!

聊一聊,潮汕地區的“營老爺”習俗。

“營老爺”正式開始前,鐘鼓聲先起,再燃鞭炮,接著是三聲大鞭炮,遊行才正式開始。由鄉里年邁的長者帶隊,鄉里新婚不久的青壯年抬著“老爺”,在儀仗隊、鑼鼓隊、鏢旗隊、彩旗隊的護送下,穿越整個鄉里,最後回到鄉里的祠堂,算是完成。

遊神的路線一般沿襲自祖先制定的,不輕易改變。因為潮汕地區宗族意識很強,一般每個村都會分成各房。“老爺”先經過哪一條路,哪一條巷意味著鄉里“房腳”的強弱,以避免“房腳”跟“房腳”之間的不和,很有講究。另外,“老爺”一般不能抬到隔壁鄉地界,否則會被認為刻意侵犯他鄉,容易引發事端。

聊一聊,潮汕地區的“營老爺”習俗。

“營老爺”的日子裡,大一點的鄉里都會搭戲臺,請戲班來唱潮劇,潮劇的開場戲一般也是固定的,《淨棚》《跳加冠》《仙姬送子》《京城會》《八仙慶壽》,因為這幾場戲的內容都是喜慶吉祥的。小鄉里則會請來電影放映隊,連放幾晚電影,或者搭個小戲臺,請人表演“皮影戲”。

“營老爺”的夜晚,也註定是熱鬧的。有些鄉里有遊燈的活動,也即是在夜裡遊神。喜歡熱鬧的人會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跟在流行的隊伍後面,走完這兩三個小時。沿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炫麗的煙花照亮整個夜空。

聊一聊,潮汕地區的“營老爺”習俗。

“營老爺”這種習俗的產生,源自人們對神靈的敬仰。潮汕人都相信,收成、生活、身體等各方面,都跟神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新年伊始,辭舊迎新之際,必須要好好答謝神靈。同時也祈願神靈新年能保佑人們一切吉祥如意。

作為潮汕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營老爺”在潮汕地區的有著根深蒂固的群眾基礎,是潮汕人民心中一項喜聞樂見的文化傳統。雖然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目的更多的出於是喜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好意。這是老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是潮汕文化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