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做生日”習俗


潮汕人“做生日”習俗


  祝壽,俗稱“做生日”,是對自己出生日子的紀念,也是潮汕人比較重視的民俗。從孩提一週歲起便開始紀念。不過較為簡單,一般只煮兩個帶殼的蛋(大部分為雞蛋),讓他剝著吃,以示不忘而已。出花園後,將近成年,便煮成兩個甜蛋湯吃。成家立業之後,每逢生日,便辦幾樣較好的菜,請父母來一起吃飯,以表示紀念,也答謝父母生育之恩。
  真正屬於祝壽的,則從50虛齡開始,往後十年一次,稱“大生日”(客屬從51歲開始,也10年一次)。非大生日則稱“平常生日”或“生日仔”。大生日從70、80歲為最隆重。有錢人家慶80大壽,張燈結綵,廳前鋪紅毯,堂上掛壽帳,擺茶床交椅,門貼紅壽聯,廳堂擺滿古玩字畫,珠寶玉器(不少是借來的),廳前演潮劇。提前發帖邀請姻親及世交朋友,內則“五服”(前五代)親戚都來參加。祝大壽並非人人可辦,須經算命先生測算,若是可做,須擇吉日,吉日都在生日之前,不可在後。慶壽那天,賀客滿門,賀禮一般是壽麵(俗稱“長面”取“長命”諧音)、壽桃(糯米粉做成)、壽酒、豬腿、雞蛋、大吉等,有的還加錦繡的壽聯、壽帳,再隆重者還有活的雞、鴨、鵝、羊、豬等。禮品置於木木盛 裡。木木盛 ,木製紅漆,長一米半,寬半米多,分三格,由兩人扛抬。門上小鑼鼓迎客,族親穿長袍禮服接待。若是有官員或名士坐轎騎馬來賀,還須於大路口至大門外,響炮三聲,以示隆重歡迎(送客時也一樣)。


  拜壽的吉時,多在午前,先拜祖宗,再由子孫拜壽。選族中喉音清亮者司儀。先由子、媳拜,再由女、婿拜,往後為孫輩拜。拜時也大有講究:須先肅立,然後先跪右腳,左腳慢跪。潮俗有一句話:“正(右)腳跪紅紅,倒(左)腳跪死人”,就是說,下跪有別,正腳先跪是拜在生者,倒腳先下跪是拜神鬼。拜壽,切宜注意這一點。慶壽者賞給兒媳的禮物,是金銀首飾。兒孫拜畢,再由弟、嫂、侄、甥等來拜。以“由上輩到下輩,由親及疏”的次序。拜都是一跪三叩首。至於朋友、賓客,或三五成群,或集體大隊,肅立鞠躬而已。祝壽者皆得紅包賞面。
  中午多於祠堂、大廳上擺宴請客,祝壽宴稱“彩仙桌”,壽宴請名廚師,辦上等佳餚,山珍海味,十分豐盛。大生日者夫婦坐主位,兒孫陪席。姻親賓客,按其身份、輩序,依次入席。每桌都配有一親堂,坐小位,為客人斟酒。潮劇演員,盛裝(多化裝為八仙、財子壽等)到席間歌舞助興,熱鬧非常。
  祝壽完畢,下午歡送賓客。賀禮只收少量,回禮主要是紅桃粿和茶包(雜錦糖包)。抬轎、扛禮物的人也都賞給紅包。
  這種隆重的祝壽形式,並不常有,但各村中不乏有錢、有勢,子孫昌盛之家,故也多有見之。而開十幾席,請些親友同慶的便比較多。解放以後,破除一些陳規陋俗,祝大壽一項,實在過於鋪張浪費,也因土改後,城鄉間有錢有勢、屬地方封建者皆被打倒。因此,再沒有人辦過。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提高,老人生日,兒孫來個紀念,便多於酒樓、餐館、大排檔,開兩三席,請幾個親友慶祝一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