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凶猛,為何你所在的城市的房價還是久攻不下?

1

調控來勢兇猛,前所未有

前兩天和地產圈的一位朋友小聚,席間聊到房地產調控,對方讓我用兩個字形容現在的調控,我思索了一秒回了他“兇猛”兩個字。

是的,我覺得唯有這兩個字是最能詮釋現在刀光劍影的樓市調控,其它諸如“史上最嚴”、“效果最佳”等用詞,在我看來,都不真實,那只是表象。從2016年底開啟的樓市調控,真的從未如此“來勢兇猛”過。

兇猛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政策出臺兇猛無比。覆蓋面之廣遠超以往,上至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下至百萬人口的六線小縣城,無不涉及,樓市調控事無鉅細。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有近110城出臺調控政策超250次!在過去20年房地產調控中,從來沒有一次調控政策密集發佈程度接近2017年,這一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在手段上,諸如限購、限貸、限商、限價、限售、限假離婚、搖號買房等等,所有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招數悉數祭出,樓市調控也算得上是飽含創新之舉啦。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相信上面這段話,很多長期關注房地產的朋友,早已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了。所以,誰敢說本輪房地產調控不兇猛,我一定和他絕交。

其次,兇猛地為普通剛需謀福利。這一點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的講話為代表 —

2018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對房地產市場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

簡單的話語中飽含著對首套剛需及改善剛需的關注與愛。再配合上文那段“爛熟於心”的官方表態,奇哥相信廣大剛需朋友們可能要激動得難以入睡了。

再者,地方一刀切執行兇猛。管不管用,有沒有漏洞另說。中央下達調控指令,地方政府領命,都能在短時間內出臺文件,宣佈調控開始,不管是限購還是限價該來的全來了。但也僅限於此,至於管不管用,有沒有漏洞,市場的表現已經說明一切。

調控兇猛,為何你所在的城市的房價還是久攻不下?

2

樓市暗流湧動,“搶房潮”、“房荒”四起?

那麼,調控進行了一年有餘,高房價問題到底有沒有得到解決?市場真的降溫了嗎?炒房投機客真的被徹底逐出市場了嗎?

房地產調控從未如此這般來勢兇猛,但奇哥想說,調控也僅僅是“假把式”而已,收效甚微已經證明了一切。

首先,我們的統計機構,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甚至公開的數據存在炮製水分,真實性有待論證。其實不用奇哥說,大家也非常能夠感覺到進入2018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有明顯回暖跡象。

其次,奇哥從幾家大型中介平臺得到的數據是,2018年第一季度,房價上漲城市數量55個,較去年第四季度多了6個。其中西安房價在短短半年內,暴漲超73%。樓市不僅沒有降溫,且暗流湧動,從3月份以來各地陸續出現因限價和人才政策導致的搶房熱炒,投機需求暴漲,市場陷入一片火熱,樓市之火已燃燒盡了各地的庫存,西安、杭州等地相繼出現“房荒”。

調控兇猛,為何你所在的城市的房價還是久攻不下?

3

樓市調控≠降房價?

房地產調控的根本目的是穩定樓市,不是降房價!

很多人吐槽到,已經不對樓市調控抱任何希望了,樓市越調越火,房價越調越高,剛需以前動用6個錢包還能湊夠一套房子的首付,現在完全遙不可及了,房地產調控就應該被叫停,讓市場自由發展。

奇哥想說,其實我們對房地產調控一直都存在誤解,樓市調控沒有錯,也達到了預期,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地以為調控就是降房價。事實並非如此。

房地產調控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專業的解釋是,地產調控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也是為了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俗的理解就是,房地產和經濟是綁在一起的,類似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說法。

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收緊信貸和土地市場,穩定房地產大局,這是調控伊始就制定下的目標。人民日報的一次評論也說得很清楚,當前房地產的主要任務是去企業和居民槓桿,嚴防樓市泡沫破滅。所以,房地產調控並非很多人“顱內高潮”地認為調控就是讓房價大跌,國家就是幫普羅大眾都能買得起房。

房地產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是中流砥柱,是心頭肉!

房產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就註定了其從一開始就擁有“不能為全民所有”的高冷氣質。所以,別再做天真的白日夢,聽到一些偽專家說房價將迎來暴跌,就跟著高唱讚歌了。

顧雲昌說,現階段房地產依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可忽視的動力來源,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中國雖然一直想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但20年內仍然沒有任何產業可以替代,房地產業仍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說得直白點,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心頭肉”,誰會去下狠心剜自己的心頭肉呢?

調控兇猛,為何你所在的城市的房價還是久攻不下?

4

樓市大局企穩,房價再難大起大落

就拿前段時間特別火的,住建部約談12城主要負責人來說,表明看這件事傳達的依然是上級領導非常重視房地產市場,這些城市市場比較活躍,房價上漲幅度已經觸發或超過紅線了,按理說是要問責,處罰的,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沒有任何影響,各位城主被說教了一番之後,各自相安。

但同樣是約談,我們看到和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起被寫進報告的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8名主要負責人被約談其結果就不一樣:履職不力的8名黨政領導,被就地問責,全部被免職。怎麼解釋,有網友的回覆非常精闢,可以說是一語中的,“8個是好事做壞了,12個是壞事做好了,當然不一樣”。

房地產存在太多不可調和的矛盾,房價大起大落都無法承受

很多人問,中國其它城市為什麼不能像海南那樣,完全捨棄房地產,答案很簡單,海南有其國家使命,發展自由自貿港是其使命,再不濟有國家兜底,但中國的房地產業已經枝繁葉茂,根系複雜發達,關聯著上下游超上百個行業:上游鋼鐵、建材、化工、機械、銀行、有色金屬、工程承包等;下游建材、家居、營銷、裝修、家電等,房地產一業興則百業興!

中國雖然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奇哥看來,倘若放棄房地產,則極有可能一夜赤貧,中國用三十多年的努力換來的世界地位,可能瞬間不保。主動放棄是一,膨脹到崩盤是二,所以國家調控樓市,就是不想讓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最後崩盤。眼下穩定房地產大局,才是首要任務,任何的大漲大跌都可能給中國樓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道理就是這麼硬。

行文至此,一切謎底都已揭開,在調控仍將保持一段時間的背景下,房價將很快進入平穩階段,房地產業會迴歸到理性健康穩定的局面。

與此同時,大的環境是,中國已經步入新週期,新週期的特點就是由非理性增長轉到理性增長,是原有增長方式的出清,是新動力的賦能,我們看到中國的高端製造業等新經濟能力在放大,中國經濟在尋找新的平衡點。但這注定是漫長的,所以樓市調控還會一如既往地保持高壓姿態,這一次留給中國樓市的機會不多了,留給炒房投機客的時間不多了。

作為剛需,2018下半年如何買房更省錢?

你在平日裡是位砍價高手嗎?那買房時可別忽略這個技能,尤其是購買二手房,價格迴旋的餘地更大。要到些許優惠那是最基本的,不必羨慕別人用便宜的價格買到了性價比高的房子,下面這些買房子的省錢技巧,你也能差不多學會:

1、買二手房準確定位賣家

相比新房,買二手房時價格的優惠空間更容易談些。你只需要瞭解有這麼幾類賣家“對症下藥”即可:

著急用錢的賣家:是比較好談的,通常價格他們已經壓的很低了,我們一般見好就收,可以跟他商量把傢俱送給你;

要換房子的賣家:一般是想要把現在的房子高價賣出在為下一套房子做準備資金,所以會比較難砍價,不妨採取軟磨硬泡的方法,讓他感受到你的誠意,說不定還有的談。

2、揪住房屋缺點採取拖延戰術

這裡提到買房者的姿態,記住買房多數打的是心理戰,不露聲色是最有主動性的,別過早亮出自己的底牌讓售樓人員摸清你的需求,從而引導你去走她的套路。

調控兇猛,為何你所在的城市的房價還是久攻不下?

3、砍價選尾盤

漫無目的的買房者可以把砍價的目標瞄準尾盤,

到了年中6月末或年終12月末,開發商為了衝業績想快速回款,在價格上通常會做出大的讓步。也可以考慮新盤開盤之初,會有一系列大優惠。

4、找老業主“走後門”

找老業主就是俗稱的“老帶新”,已經買過房子的業主,再帶一個客戶來買房,一般開發商會提供很多優惠,前提是你找的老業主很靠譜不會揹著你吃回扣。

另外說到走後門,如果你有直接找經理的門路,不妨找找他們,畢竟售樓人員講話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售樓經理更有分量些,出於面子考慮也會給你一個更滿意的折扣。

5、貨比三家,多聽多看

貨比三家一方面是要多看幾套房子,多找幾家中介,對比清楚周邊房屋市場價。另一方面是如果售樓人員此時不願意給你降價,你可以告知你已經看過其他樓盤,房屋價格較合理,你正在猶豫,如果此時對方願意把房子賣給你,肯定會再降下價格。

在售樓處,請多聽多看,不要急於打斷售樓人員與其交談,多看沙盤、樣板房,充分了解房子,如果發現售樓人員有說的含糊不清的地方,一定要刨根問底,別輕易帶過。

怎麼樣?看完之後你不打算實戰一下省出來一個裝修錢麼?

來源|樓市奇說(loushiqishuo),諸葛說房,不代表本溪特價房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