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家長偷偷“組團”補課為哪般?

关注|“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家长偷偷“组团”补课为哪般?

关注|“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家长偷偷“组团”补课为哪般?

隨著課外輔導熱愈演愈烈,“公辦省錢,民辦省心”的傳統模式崩盤,攢課、請假、逆託管等新現象頻出。

光環褪去的公辦學校,如何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互相擔保請求“攢班”

江蘇一家公辦學校的家長們要求老師給孩子補課,既不能讓老師白乾活,又不能給老師惹麻煩,家長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由家長委員會找場地、看場地,並組織收費,然後將補課費“捐贈”給老師個人。

然而紙包不住火,被舉報發現後,老師和學校面臨處罰。家長們情緒激動地表示:“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對此,當地相關主管部門束手無策,只得將此事上報,隨後處理意見擱置。

此案例雖然極端,卻仍然反映出一個清晰且嚴肅的事實:真正要求課外輔導的往往是家長,禁令終究難敵需求。

一位公辦中學的數學骨幹教師透露,總有家長託各種關係找他,近乎“哀求”地希望孩子能跟著他補習。“

我只要負責講課,其他什麼都不用管。”

南京的一位家長坦言,十來個人,商量好了,組好班,找口碑好又靠譜的老師過來上課。“自己攢班能省去中介的費用,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省錢,關鍵在請到的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任課老師,而不是培訓機構包裝出來的名師。各得其所,大家都開心!”

家長拼命、老師猶豫,擔憂校內吃不飽、於是校外偷偷“組團”,勾勒出公辦學校的一種特殊生態。

“逆託管”的新現象

一段時間以來,“三點半現象”引發社會關注,為此多地出臺“彈性離校”的政策。但是,公辦學校能夠提供的服務顯然有限,一種“逆託管”的新現象隨之產生。

南京一位二年級的家長王女士最近選擇放棄彈性離校,繼續報了個學校附近的校外機構託管班。王女士發現,原本寄希望留在學校的孩子能在老師的看管下,至少完成當天的作業,卻沒想到事實上孩子們只是不準出校門,在學校裡面瘋跑,老師們則各忙各的。

另外一所學校的家長周舟則遭遇到了老師的“暗示”。“就是希望家長不要報彈性離校,去上補習班更好。”周舟說,自己親戚也有當公辦小學班主任的,知道老師們平時工作很辛苦,內心很不情願承擔這些額外的負擔

將校內視作“零食”

把校外當成了“正餐”

关注|“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家长偷偷“组团”补课为哪般?

對此,有家長這樣回應:“有的公立學校一天排滿6、7節課,但科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勞動課只教剪個紙,書法課的水寫布是壞的,體育課經常是枯燥的練隊列,數學課、英語課即使全會了也只能看課本,午休一個半小時孩子還不能進行室外活動……”

一些家長表示:“現在小學初中都在推行‘就近入學’,不準考試,可將來上北大清華難道也能按片劃分?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公立學校不教的,我們只能自己找人教!

在部分家長看來,輔導班的小班化、分層化教學,是彌補公辦學校應試教育不足的一種無奈選擇。

剪不斷理還亂的市場需求

有償補課是一個老問題,社會議論紛紛,業內也褒貶不一。事實上,主管部門都從職業道德角度,三令五申禁止;當事者有自己的利益盤算,所以我行我素,唯一的區別就是由大張旗鼓轉為較隱蔽一點而已。

在這方面,局外人反而有點按捺不住,有的義憤填膺,疾呼整治,甚至有人呼籲專門立法,加以嚴懲。有一線基礎教育者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導為主,對症下藥,最好在“禁”“放”之間作好抉擇。

不難看到,真正要求家教的,多半是家長,很少有孩子主動要求。這也很容易理解,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大都還沒有獨立,而父母又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望子成龍心切,習慣為孩子包辦一切,包括設計未來。

這是部分家長的心態和追求:重視子女教育,但由於自身種種因素,擔心不能勝任,乾脆將孩子送給老師監管。

关注|“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家长偷偷“组团”补课为哪般?

有的家長忙於工作,課後補課成了他們合理規劃孩子時間的最好方式;有的家長攀比成風,有的學生根本無須家教,而是受虛榮心驅使,盲目跟風,隨性攀比,稀裡糊塗加入補課大軍;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不服從父母管教,但愛聽老師的話,於是有些家長將孩子交給老師,花點錢不算啥,最後皆大歡喜。

一面是市場強烈需求,一面是政府嚴令禁止,這不能不說是當下一大矛盾。

公辦越發難辦?

江蘇一位某區派駐教育系統紀檢監察組組長說,他所在的派駐地區已經形成了“民盛公衰”的教育格局,民辦學校掌握優質的師資、優質的生源。例如,某民辦中學2017年秋季招收新生960名,有630名來自蘇北其他市縣。在這種跨區域“掐尖”的情況下,本地學生競爭更加激烈,只能求助於課外輔導班。

同時,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管理政策落實上也存在差異,公辦學校下午三點半必須放學,民辦學校延遲補課兩不誤。

关注|“你们敢动老师,我们就去上访!”,家长偷偷“组团”补课为哪般?

要想徹底打破這一怪圈,必須綜合施策。

一方面,要打破“姓公姓私”,探索建立公平、統一的招生平臺。義務教育階段,公校、民校就應該在同一平臺招生,民辦初中可探索實行免試、免證入學政策,有效切斷公校、民校聯合培訓機構考試招生的利益鏈條。

另一方面,儘快縮小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差距,只有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彌合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差距,探索符合國情的教育模式和招考體制,才能從源頭上破解課外輔導班盛行的“頑疾”。

來源 | 半月談、中國青年報

綜編 | 中國網教育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