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張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位於中國河北省西北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小吃包括:山藥熬茄子、手把肉、柴溝堡的薰雞、柴溝堡燻肉、羊蠍子、張茂餡餅、麻辣兔頭、莜麵餄酪、山藥魚、黃米糕、懷安豆腐皮、蕎麵碗砣、一窩絲等特色小吃。

黃糕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將黍子碾去皮後稱黃米,再磨成面就是做糕用的原料-黃米麵,蒸做成的糕叫黃糕。吃糕時先鏟一塊放在菜碗中,用筷子拌夾成小塊,泡些湯和菜,放入嘴中嚼菜不嚼糕整塊就嚥下。吃糕最忌細嚼慢嚥,囫圇吞棗吃著最香。還能包上糖或者豆陷炸製成炸糕,香酥可口。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豆麵糊糊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豆麵糊糊是雜糧中的珍品。用豌豆麵製作。其法如打攪團,如做油茶。先將豌豆磨粉,炒熟,像炒麵。吃時入開水鍋,攪勻,攪到熟。加鹽、芝麻、調料粉,還可加杏仁、核桃仁、花生仁等。喝時如飲用油茶。其豆香濃郁,野味強烈,頗具刺激性,是極富營養的一種食品。

粉坨+豆腐乾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粉坨是用豌豆粉做成,做出來的粉坨是黃色,用細長的粉刀劃成小條,倒上加了醋的鹽水,澆上一勺當地特色的辣椒油,等鹽水和辣椒油全部浸入粉坨條縫中,從一邊把粉坨帶鹽水扒入口中,涼涼的,一股甜豆麵味兒夾著微辣的麻油味兒,讓人覺著軟綿、爽口,回味無窮。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蔚州豆腐乾顏色灰白,將豆腐裝入專門的容器,上邊用石磨壓制,後切成長方條,太陽下暴曬5個小時後放入事先調好的滷水裡,慢火煮2小時,即可食用,咬一口筋筋道道,細細品來有一股濃郁的豆香。

搭配粉坨是最好不過了,有軟有硬,真是美極了。

糖麻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糖麻葉是蔚縣人的傳統小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有許多飯莊面鋪都在製作,在街頭售賣。外形齊整,四頭均勻,外脆裡軟,鹹甜適宜。餅是兩層的,裡面夾的一層是紅糖餡,做出來的這個形狀像排叉,又像麻花,還像油條,真的很有意思。做好的麻葉要進油鍋裡炸一下,快炸好的時候,飄在鍋上的糖麻葉,很饞人,香氣撲鼻,趁熱吃的時候,特別香甜。

柴溝堡燻肉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柴溝堡燻肉是有名的熟肉製品,是懷安縣柴溝堡鎮的特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用柏木熏製而成,色澤鮮亮、爽淡不膩,味道獨特。品種主要有燻豬肉(五花肉、豬頭、豬排骨、下水),燻羊肉、燻雞肉、燻兔肉、燻狗肉等。

油麵窩窩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宣化油麵窩窩是宣化的一種傳統小吃,滋補健脾養中氣。油麵窩窩,蘸著蘑菇滷汁,吃到嘴中,脆、爽、鮮香、筋道。宣化的莜麵做的花樣可多了,有貓耳朵、蒸拔魚、燙麵餃,可只能吃六分飽。

蔚縣八大碗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八大碗”是蔚縣的傳統名餚,顧名思義,八大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餚數量,一般為絲子雜燴、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塊子雜燴、渾煎雞、清蒸丸子、銀絲肚等八類。

圪渣餅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圪渣餅原產於陽原揣骨瞳,陽原人稱“鍋巴”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為“圪渣餅”。圪渣餅,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餅是半透明狀的圓形薄餅,色澤金黃,有油脂性的光彩。吃時,酥、脆、香、甜,別有風味。

燒南北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張家口篇

“燒南北”,是河北張家口市一種傳統風味菜餚。所謂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片成薄刀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一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