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娛樂三爺


心理彥究員認為: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安全感不足有關,所以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需要從提高孩子的安全感著手。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安全感有關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分離焦慮?心理學中,分離焦慮的定義是:

嬰幼兒與某個人產 生親密的情感聯結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

那麼分離焦慮是怎麼產生的呢?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有關,而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是3歲前。安全感主要取決於如下三個因素:

  1. 孩子出生後有一個穩定的撫養環境,有利於安全感的培養

但是,有很多父母因工作原因帶著孩子四處奔波;還有些父母平時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家,週末再把孩子接回自己家;更有甚者,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待一週,在姥姥姥爺家待一週,在姑姑家再待一週,來回地變更撫養環境;還有的父母離婚後帶著嬰幼兒進入到一個重組的家庭,等等,這些都非常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培養。

2. 一致性的撫養人,並且撫養人情緒穩定

孩子每天面對的是同一張面孔,尤其是一歲前的寶寶,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撫養人情緒穩定,能讓孩子獲得一致性的感受,從而產生安全感。但是,現實中有一些父母的情緒象六月的天氣一樣善變,當他情緒好的時候就對孩子百般寵愛,而當自己情緒不好時,孩子就成了他的出氣筒。孩子不知道今天等到的是高興的媽媽還是憤怒的媽媽,這會讓孩子經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比如讓孩子的內心形成消極自我,認為都是因自己不好,媽媽才發脾氣的。長此以往,自卑和討好就形成了。

3. 撫養人在撫養過程中能及時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讓孩子持續地獲得愛的滋養,這有利於孩子形成積極自我,即:我很好;媽媽很愛我;媽媽不會拋棄我;媽媽會隨時滿足我;我很幸福、世界很安全。 如果撫養人經常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任由其哭鬧很少去安撫,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消極自我,即:我不好;媽媽不愛我;媽媽隨時會拋棄我;媽媽不會滿足我的需要;我很可憐世界很可怕。不管是積極自我還是消極自我都是一個人的人生底色,對一個人的一生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緩解分離焦慮的辦法是提高安全感

提高孩子安全感的方法有很多,根本原則就是能讓孩子對依戀關係有可預見性和可控感。就象上文所說的,媽媽高興的時候對孩子千好萬好,生氣的時候就拿孩子撒氣,面對這樣的媽媽,孩子就沒有辦法產生可預見性,他不知道今天的媽媽是個好媽媽還是個壞媽媽,因此他也沒有可控感。.當關系不可控時,他會害怕媽媽一生氣就消失,從而會產生恐懼和分離焦慮。

那麼如何提高可預見性和可控感呢?除了給孩子提供穩定的撫養人、穩定的撫養環境之外,還包括以下三點:

  1. 從及時滿足過渡到延遲滿足

孩子出生後到6個月前,建議媽媽要及時滿足寶寶的要求,當寶寶哭時,儘快來到寶寶身邊安撫,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孩子6個月後,建議媽媽可以逐漸地延遲滿足。比如從第七個月開始,當寶寶哭時,延遲一分鐘再去安撫。第八個月起延遲兩到三分鐘,第九個月起延遲五分鐘,以此類推。

這樣一來,孩子就學會了等待,他知道媽媽不會拋棄他,等一會媽媽就會來的。所以,這樣的孩子情緒穩定,他不會一直哭鬧,一般是哭一會就停下來了,而且他也不會有分離焦慮,因為他清楚媽媽會滿足他,只是需要等一等,他對媽媽的愛有預見性,也有掌控感。

2. 撫養人自己人格要穩定

人格包括五個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穩定性和安全感。情緒穩定性不再贅述,這裡說說撫養人的安全感。如果撫養人自己就沒有安全感,對事焦慮恐慌,對人懷疑猜忌,總是看到事物消極的一面,總是把人往壞裡想,那他們的孩子也不可能成長為有安全感的人。

這樣的孩子會習得並固化父母的為人處事的模式,惡意解讀外部世界。因為他沒有安全感,他內心渴望獲得他人的愛,但是他又不敢相信任何人,所以與人相處時他總是若即若離,一旦感覺到別人要離他而去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分離焦慮,使他對人對事都無法有良好的可預見性和掌控感。所以,想要孩子有安全感,父母本身就先要成長為高安全感的父母。

3. 陪孩子回憶童年,療愈創傷

如果孩子超過3歲了,沒有形成安全感,有了較嚴重的分離焦慮,怎麼辦呢?給大家的建議是“憶童年”。父母跟孩子講從他出生後到現在之前的故事,比如爸爸媽媽是怎麼抱寶寶的,是怎麼哄寶寶睡覺的,寶寶發脾氣了爸爸媽媽是怎麼處理的,寶寶受了委屈或是驚嚇爸爸媽媽是怎麼安撫的,等等。通過回憶美好的童年,讓寶寶重複體驗和強化被父母愛的感受,提高他的安全感。

憶童年的方法對於那些有了二寶的家庭尤其重要,能有效安撫大寶的分離焦慮和被拋棄創傷。當然,對於有較嚴重童年創傷的孩子,父母有必要通過心理諮詢師專業的指導,來對孩子進行創傷療愈,釋放孩子壓抑的情緒,糾正孩子的不良認知,從而增強孩子對依戀關係的可預見性和安全感,減緩分離焦慮。


總結一下:孩子的分離焦慮與安全感不足有關,而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穩定的撫養人、穩定的撫養環境、正確的撫養方式以及撫養人自己的安全感。人格健全的撫養人及良好的撫養方式能讓孩子獲得一致的可預見性和可控性,從而提高孩子的安全感,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我是心理彥究員,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心理彥究員


我小女兒現在兩歲了,以前跟著媽媽睡,後來跟著奶奶睡,最近跟我睡了幾個晚上,現在又想讓她跟著奶奶睡,但是小孩每到晚上就哭著跟我睡,為了讓他跟著奶奶睡,我就把她平時在地上玩的玩具墊子放在奶奶的房間裡,這兩天一到晚上就放下來,讓她在上面玩,她奶奶就在床上陪她說過,她玩著玩著就玩著玩著就累了,就想睡覺,然後抱著她說會話,說她平時怕的老鼠來啦,她就躲進懷裡,一會就睡了,多幾次就跟奶奶熟了,



青蛙的呱呱


元元八個月之前,都是我跟外婆在照顧。後來,外婆有事回老家。外婆走的那天,給元元洗澡的人換成了代班的爺爺,元元表現出明顯的抗拒,大聲哭鬧,拒絕爺爺的接觸,任何玩具都不管用,拿起來就扔地上。

爺爺對元元也是有求必應,呵護有加,比之外婆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以為元元適應一段時間就好了,哪知半個月過去,這種狀況非但沒有好轉,還愈演愈烈。他不能接受我離開他哪怕一秒鐘、一米遠。我上廁所必須得抱著他,洗澡必須加速度,三分鐘搞定,期間還得被他在外面撕心裂肺的哭聲所折磨。

後來,我不得不帶元元去找外婆,跟外婆一起待了一天。我告訴他,外婆並不是消失了,他想見的話,隨時都可以見到。那天回來,元元的焦慮逐漸減輕了。

從這件事情來看,元元與跟他有親密關係的外婆分開了,隨之他出現焦慮不安,害怕甚至恐懼同樣有親密關係的我也會離開。他表現出的行為是哭鬧、拒絕陌生人的接觸、對平時感興趣的事物突然失去興趣。很明顯,這就是分離焦慮。

01

正確看待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簡而言之就是與親近的人的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情緒,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常見,是一個正常的情感經歷,通常出現在孩子6個月~3歲左右。分離焦慮會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大,對事物的認知逐步加深而減輕,直至消失。也有極少數的孩子,分離焦慮會持續到成年。

有些家長會問,“分離焦慮會導致孩子哭鬧不止、不跟陌生人接觸等行為,為什麼還要說它是正常的現象呢?”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什麼是焦慮。焦慮實質上是人類在面對危險時產生的本能反應,是一種情緒上的應急機制。

在生命之初,孩子還不懂什麼是“消失和重現”,所以當媽媽(或者其他照顧者)突然離開了,他會以為媽媽消失了,這對他來說就是“危險”。而焦慮正是他應對這種“危險”的能力。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的這種適應情緒的能力會不斷提升。我們通過觀察就可以發現,嬰兒的分離焦慮並不是從媽媽真正拔腳離開開始的,而是當媽媽打算把他從懷抱裡放下,他便有了掙扎、拒絕、哭鬧等行為。也就是說,他從以往的經驗裡知道,媽媽放下他就要跟他分開了。他感覺很害怕,為了減輕這種痛苦,他出現了焦慮的情緒。所以,焦慮並不是一種病症,而是孩子在應對即將到來的痛苦時,採取的心理防禦機制。這有益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02

不健康的分離焦慮對孩子影響深遠

前面我們提到,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這就是早期的不健康分離焦慮經驗造成的。

孩子在生命之初必須依靠父母(或者其他照顧者)來獲得安全感。對他們而言,父母不僅能及時回應自己的生理需求,更能滿足他們隱秘的心理願望。他們在父母細緻的照顧中,跟父母建立了很深的羈絆。所以,當他們因父母的離開而產生分離焦慮,而這種分離焦慮又沒有得到正確對待的時候,這種情緒很容易轉變為心理創傷,從而產生陰影。這就是不健康分離焦慮經驗。這對孩子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具體的影響呢?

研究表明,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處理焦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經驗。早期有過情感創傷的孩子,在以後的社會關係和人際交往中,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對別人不信任,沒有安全感。他們很難建立親密的伴侶關係,因為害怕被傷害而拒絕與他人的交往。或者走到另一個極端,過度依賴他人,不能容忍伴侶離開自己,不能接受伴侶跟其他異性說話,不停地打電話追蹤伴侶的行程,不斷猜忌跟懷疑。這勢必會對婚姻生活造成破壞。

不僅如此,普通的社會交往中,有過情感創傷的孩子更容易產生人際退縮等問題。當我們在探討自閉症、社交恐懼症等的成因時,往往能從患者童年的不健康分離焦慮經驗中找到蛛絲馬跡。

所以,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我們應當謹而慎之,不能無視他的反抗,簡單粗暴地與他分別;不能聽之任之,充耳不聞,由他哭到累為止;更不能對他的哭鬧訴諸武力。

03

正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情感經驗。正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是父母跟孩子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課。

1.等孩子需要的時候再回應他

我們常常看到,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路哼哼唧唧,不情不願,到學校門口的時候,他自己就不哭了。這就說明孩子能夠自己消化一部分的焦慮情緒。但是,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只是輕微的分離焦慮,有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甚至極端的分離焦慮。我們要視情況來處理,輕微的分離焦慮可以先觀察為主,嚴重的必須要立即採取行動。

經驗豐富的媽媽都知道,並不是每一次孩子的哭鬧都需要回應的。有時候,你跟孩子說再見,一轉身,孩子開始撇嘴,隨即“哇”一聲哭出來,電視顏控往手裡一塞,他立馬止住了,看著寶寶巴士,壓根忘了剛跟你分離這件事。而有的時候,寶寶巴士都不管用,他哭鬧不止,沒有停下來的趨勢,哼哼唧唧轉變為撕心裂肺的哭喊,這就需要媽媽來親親抱抱舉高高了。

2.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

我們知道,嬰兒早期沒有建立起物體守恆的概念,媽媽離開了,他會覺得媽媽消失了,最早的分離焦慮也源自於此。陪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可以讓孩子在不斷的“消失和出現”中明白,媽媽不是消失了,媽媽還會回來的。

小月齡的寶寶,你可以拿一塊紗布遮住臉,然後問“寶寶在哪裡呀?”,再把紗布拿來,誇張地跟他說“呀,寶寶在這裡啊!”你會發現,媽媽的戲精臉是寶寶早期的快樂源泉。

等寶寶大一點,你可以藏在衣櫃裡、窗簾後面、床旁邊,任何你可以躲的地方都可以,但是不要太隱蔽,畢竟你的目的不是跟他一較高下。

3.正確對待每一次分離,不對孩子撒謊

我們小的時候大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拉著媽媽的衣角不讓她離開,媽媽對我們說她只是出去一小會兒,馬上就回來。然後我們眼巴巴地等啊等,一等就是一天,甚至更久。被欺騙的焦慮和恐懼更甚,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不得不跟孩子分離的時候,我們要對孩子誠實以待。可以在跟他玩遊戲的時候,簡單地跟他溝通:

  • “寶寶,媽媽一會兒要去上班了,這是媽媽的工作,媽媽不能不去。”(給他打個預防針,你即將要離開,最好說明離開的目的,他可能現在還不能理解,以後會的)
  • “媽媽保證一下班,立馬回來抱你。”(告知他回來的時間,不讓他空等)
  • “媽媽回來以後陪你看寶寶巴士,再給你講故事,好嗎?”(給他期待,讓他的注意力不要一直停在“你要離開”這件事上)
  • “想媽媽的時候,可以給媽媽打電話。”(讓他知道你時時刻刻都可以回應他)

即使他在分離時仍然焦慮不安,也好過你用謊言暫時止住他的哭泣。

4.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

有些媽媽因為捨不得孩子哭泣,所以一直陪在孩子身邊,覺得沒有分離,就沒有焦慮。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前文中講了,分離焦慮有益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如果一直讓孩子做溫室裡的花朵,他也就無法學會獨立。

事實上,孩子18~24個月的時候,精細運動跟大運動能力都已經發展得比較健全,可以獨自活動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了。剛開始,需要媽媽陪在他身邊,給他感興趣的玩具,讓他自己玩。他可能只能堅持兩分鐘,就屁顛顛地過來抱大腿,沒關係,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下一次時間會長一點,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直到你可以短暫離開,而孩子絲毫不受影響。當他學會獨處以後,你的離開就不會讓他驚慌失措啦!

5.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圈子,增加親密對象

媽媽要懂得適時放手,把身邊的資源都利用起來。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親戚朋友,還有孩子他爸,讓孩子跟他們建立親密關係。讓他知道,除了媽媽以外,別人也可以很好地照顧他,回應他的需求。當媽媽不得不離開時,這些人可以暫時替代媽媽的角色,逗孩子開心,陪他玩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結交新朋友,幫助他建立社交圈子。媽媽帶孩子出去的時候,要充當大姐姐的角色,替他備好玩具,以防他伸手搶別人的玩具。同時也可以教他跟小朋友分享玩具,讓他適應圈子,在與別的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等孩子的社交圈子打開了,跟媽媽的分離對他來說就不是難以忍受的恐懼的事情了。

6.媽媽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情緒

研究表明,母嬰分離中媽媽也會產生分離焦慮。她會時時刻刻擔心孩子過得好不好,爺爺奶奶有沒有照顧不周,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等問題。

其實,父母不僅是孩子行為的鏡子,更是孩子情感的鏡子。孩子能從媽媽那裡感受到焦慮情緒,並受到影響。所以,媽媽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的情緒問題,不要過度地擔心,才能對孩子的情緒產生有益的影響。

總結

父母應當正確看待分離焦慮,教會孩子獨立自主和適應情緒的能力。希望有一天,父母不再充當保護傘的角色時,孩子有能力更好地照顧自己。

我是立夏,元元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交流和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問題跟喜悅。期待你的轉發、點贊和關注!


元元很圓


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的愛,胎兒分娩是一個新生命的降臨,這是孩子的第一次分離,有些寶媽產假到期後就要上班,這是第二次分離,但孩子都很小不懂事,但有些孩子就算小也是會認人的,有些孩子只認媽媽,就是給我奶吃的那一個,還有些長大一點的孩子,離不開家裡人半步,不喜歡和外面的小朋友玩,這就要看寶爸寶媽們平時的教育問題了。

我孩子已經19歲了,從小到大一直以來都沒出現過這種分離焦慮,而她也跟我一樣非常的獨立。

有專家指出,生活上的過分嬌慣會影響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活動上的過多限制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孩子主動探索和積極創造能力的發展,而這些能力上的欠缺,又直接影響孩子自信心的發展,使他們在面對一個新環境時,比別的孩子產生更大的心理恐懼和分離焦慮。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1、提前有意疏遠慢慢放手,讓替代人融入氛圍,和寶寶熟絡起來,讓新的看護人瞭解寶寶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一定不要在馬上要走了,才突然抓出一個寶寶從未或者久未接觸的人來代替自己。小寶寶也有感情,突然由一個陌生人代替媽媽,一定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2、絕對不能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

很多寶爸寶媽因為擔心走的時候寶寶會哭鬧,所以會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寶寶突然發現媽媽或者爸爸不見了,會產生自己被拋棄了的錯覺,只會在下一次分開時加深這種分離焦慮。正確的做法是在離開之前的 1-2小時就要先提前做好預告:“媽媽一會要出去一趟,但是天黑之前就回來。”到了分離的節骨眼上,雖然寶寶也會感到傷心,但由於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不會感到突然,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3、來一個只屬於你們倆的約定

如果是大一點的寶寶,跟寶寶有一個愉快的告別方式,比如抱一抱、親一親寶寶,說再見,並且和他來一個親子之間的友好約定,回來的時候更熱情的擁抱他,給寶寶足足的安全感,也就沒有任何焦慮了!





萍凡世界


我家小傢伙一歲多,卻已經分開好幾次了,這次因為疫情,分開倆周了後面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見到。

1.充足的時間,做好她的心理準備

每次分離之前的一週開始,每天我都會告訴小傢伙,媽媽幾天後要去哪裡,去幹什麼,你要留在哪裡跟誰在一起,這樣做也是希望她有一個心理準備。

2.不要偷偷走掉

每次離開,我都希望小傢伙看著我走,哭是肯定的。我的建議是不要偷偷走掉,如果她在睡覺那就沒有辦法了。

3.每天通過自己的方式建立親子鏈接

雖然因為疫情,小傢伙留在了老家。但每天晚上我們都要視頻10-15分鐘。這段雲視頻的時間裡,小傢伙雲選書,我會雲讀書,讀書累了;就再玩玩具,或者去逗逗她的小烏龜,告訴她,媽媽每天都會替她養著。

很多人會說,我家小傢伙剛一歲半,能聽懂麼?

我的觀念是你不要把她當什麼都不知道的小朋友看,你要把她當成什麼都明白的小大人。從小傢伙一出生,我都是這種態度,什麼事情也都是跟她商量著來。




咋吃都不胖的書蟲


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情感發展階段,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可能表現出來的程度不同,但大多數表現是哭鬧、耍賴、抱著不肯鬆手等行為,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寶寶一歲左右,期間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媽媽的陪伴下度過,我們家寶寶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媽媽離開一會兒甚至短暫的上洗手間,便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而哭鬧不止。現在2歲了,分離焦慮的情況緩解了不少,也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01 儘可能的多陪伴,少分離

緩解分離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分離或者減少分離,條件允許的話,建議三歲之前寶寶都跟著父母,特別是媽媽常陪伴在寶寶身邊,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性格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良好的影響。我們家寶寶一直都留在身邊,做父母的也很享受見證寶寶健康成長的時光。


02 逐漸適應與媽媽的分離

時刻陪伴在寶寶身邊完全限制了個人的行動,全職媽媽帶娃很辛苦,偶爾也需要放鬆一下,解決不了分離焦慮會讓媽媽很心累,爸爸、爺爺奶奶都可以代替媽媽照顧寶寶,參與到媽媽逗寶寶玩耍的活動中,吸引注意力,然後媽媽嘗試著離開,讓寶寶熟悉除媽媽之外的其他陪伴者,慢慢適應媽媽不在的環境之後,可以適當的延長不在寶寶身邊的時間。我們現在把寶寶交給爺爺奶奶,都能抽出看一場電影的時間了。



03 分離不要難捨難分

有時間媽媽需要外出辦事,臨時要離開,寶寶面對媽媽突然的離開會哭鬧不止,媽媽不能於心不忍,出門又折回來安撫,表現得難捨難分,這樣會讓寶寶潛意識裡覺得哭鬧就能夠阻止媽媽離開,再要離開時寶寶會哭鬧聲越大,應該給寶寶說好要離開做道別之後果斷轉身,不拖泥帶水。


04 儘早培養寶寶獨處的能力

給寶寶獨處的空間,有時候寶寶玩一個玩具或者看繪本特別專注,旁若無人,媽媽不要去打擾,甚至可以偷偷溜出到門外盯著寶寶,確保寶寶安全的情況下讓他自己玩耍,我們家寶寶就經常自己在房間玩磁力片,很投入,我和他媽媽在客廳盯著他,當然,我們房子裡桌子角,插座孔都做好了安全措施。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動作習慣都不是一時半會養成的,解決分離焦慮的問題也需要平時父母教導和培養的積累,給寶寶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寶寶一定會健康茁壯的成長 。

我們家寶寶現在2歲多,相關問題歡迎評論探討,謝謝。


雅奕


你好,我是『家長請坐』沈玉英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大多數家長對分離焦慮存在兩個誤區: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是一件壞事。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分離焦慮對孩子是有保護作用的,它的存在並非壞事。而沒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個缺乏關愛的環境中,所以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依戀。

  • 冷處理會讓孩子變得獨立,從而擺脫分離焦慮。

對於兒童來說,與養育人分離是痛苦的事,會觸及他們的安全感。如果養育人表現出冷漠和不在意,

這會讓孩子內心感到絕望,短期內看起來孩子不再哭鬧,其實是把恐懼壓抑在內心深處,但情緒總要找出口,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其它的心理問題。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時,更多的是無耐和憤怒。特別是上幼兒園的孩子,每天在門口大哭大鬧,家長會感覺很沒面子,變得比孩子更焦慮。

家長自己的情緒都沒有處理好,又怎樣幫助到孩子呢?

在深入分析『

分離焦慮』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焦慮』。

心理學家葉克斯和道森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後,發現緊張焦慮程度和個人能力發揮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適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以對神經分泌功能起到動員和調節的作用,有助於我們發揮出更高的能力水平。或許你會問我,難道焦慮還是件好事嗎?

焦慮,只是一種情緒。沒有好、壞之分,要看我們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這種情緒。

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時,家長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①看到孩子的哭鬧,我是否出現煩躁、無助、迷茫、焦慮的情緒?

②在我的童年,是否有過類似的感覺?

③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情緒,我是否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做一個分離,不要受到影響,儘量平靜的去接納和允許孩子的情緒?

孩子對於分離帶來的恐懼,是沒有任何處理方法的。所以他們非常需要家長的幫助,而家長的焦慮只會增加孩子的情緒的複雜性,讓孩子更無助,所以我們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來幫助孩子。

接下來,我再說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1、跟孩子玩兒捉迷藏的遊戲。

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前,最好是白天、在家裡,經常跟孩子一起玩兒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中感受短暫的分離。根據孩子的狀態,慢慢延長孩子尋找的時間。

2、幫孩子尋找一個依戀物。

比如:毛絨玩具、毯子、玩偶等。家長很難做到時刻陪伴孩子,依戀物可以帶給孩子心理上的陪伴和安慰,而且依戀物是可以時刻陪伴孩子的,可以幫孩子緩解分離時帶來的恐懼感。

3、陪孩子讀一些繪本。

選擇一些有助於安全感建立、分離焦慮、情緒處理方面的繪本。

比如:《小貓頭鷹》、《魔法親親》、《阿文的小毯子》、《我好擔心》、《菲菲生氣了》等等。

4、讓孩子學會和自己對話。

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害怕和父母分開,並讓他知道自己有一種情緒叫分離焦慮,當這種情緒出現時,他就會緊張、害怕、心跳加速、大哭等等。

而這個時候,他可以跟自己跟自己說話,比如:“我知道你現在很害怕,因為你擔心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但其實你也知道,他們一定會來接你的,想哭就哭一會兒,然後為自己找點事情做,害怕的感覺會減少一些。”

最後,我想提醒一下家長們,雖然以上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讓孩子建立內心的自信和力量。

根據我個人這些年接觸的案例,有的孩子在2-3個月就得到緩解,有的孩子卻要半年,甚至更長。所以,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多一些耐心和包容。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更多家長加入到家庭教育的學習中,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長請坐


這也是我最近在努力的問題,也是我們全家人都在為之努力的部分。所以就說點我個人經驗,供參考。


首先,分離焦慮指嬰幼兒在與最親近的人分開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情緒,以此來抗拒分離。實際上,這是一種焦慮不安的心理狀態,常發生在學齡前兒童身上。

而我家寶寶前陣子最明顯的就是離不開媽媽,其實對於8個多月的她來說,我們更多的稱呼這為認生。


幫助孩子緩解並克服分離焦慮,不是媽媽和寶寶的事情,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幫忙。

我們採取的辦法:


1.媽媽在能夠陪伴孩子的時候就好好陪伴,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


2.先從短距離且短時間的分離開始,讓寶寶漸漸適應。

比如我會和寶寶說,媽媽去個洗手間,1分鐘就回來~

媽媽去接杯水喝,等我3分鐘好嘛~

其實她不能完全聽懂,但是每次離開我都會徵求她的意見。一般情況下她都會跟我示意,嗯,或者開心地搖搖手,然後我再走開,

等我回來的時候,我會跟她說,寶貝,媽媽回來啦~

這樣的好處是讓她知道,短暫的分開之後,媽媽還會回來,我們是約定好的。


3.其他家庭成員也給與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安全感,這樣讓孩子能夠接受媽媽不在,其他人陪著她也可以。

我們家白天爺爺奶奶會充當這個角色,晚上是爸爸。這麼小的孩子,一到夜裡總要媽媽是正常的,但是爸爸一直努力表現,讓孩子發現爸爸和媽媽一樣經常陪著她,她慢慢就會習慣只有爸爸在也可以。


4.最後一點也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溝通。

告訴寶寶我們為什麼要短暫的分開,媽媽要做什麼,而你要做什麼。等事情結束了,媽媽會來接你,我們還會在一起。讓孩子意識到分開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幫助孩子緩解並克服分離焦慮,可能是在孩子小時候,媽媽要做好的最重要的一課,我也在繼續為之努力,一起加油~


臉小貓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分離焦慮實際上是孩子心理的一個正常反應,一般來說孩子上幼兒園會在一週左右度過適應期,但也有分離焦慮比較嚴重,甚至影響正常生活學習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實際上很多人只是意識到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而未意識到分離焦慮背後的原因

因為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有現實因素的制約。今天有很多年輕的父母把孩子出生後的照料託付給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退休後覺得孤單寂寞,也要求主動要求承擔照料孫子女的責任。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父母對孩子的照料對於孩子成長最有利,否則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父母是孩子天生的老師,這是上天賦予父母的權利,更是一份責任。孩子出生後建立的第一個社會關係就是親子關係,尤其是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有一個經典的心理實驗已經告訴我們,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成長有多重要。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一個恆河猴的實驗: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絨布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絨布媽媽”呆在一起。因為,嬰猴能從“絨布媽媽”那裡得到更多的溫暖,心理上更有安全感。

所以,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餵飽層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粘人”的寶寶有時讓人心煩,但是這恰恰說明他具有一種積極的情緒——對父母的依戀。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是保障他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

安全型的依戀關係本質是信任,就是孩子建立了一種對父母信任的親子關係。如果孩子的第一個社會關係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礎上,我們能夠想象他將來建立的社會關係會是怎麼樣的。父母對孩子精心照料、日常的相處,既是賦予父母的責任,更是帶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安全的依戀關係建立是孩子將來形成更為複雜社會關係的心理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孩子出生後由父母照料是天經地義,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當前有很多父母因種種原因,把很小孩子的照料託付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更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主動要求承擔這個責任。事實上,這是對孩子成長不負責任行為。因為這對孩子成長付出的代價,將來用再多的時間和金錢都是沒有辦法挽回的。

所以,分離焦慮本質上是親子依戀關係的建立,因為減少或減弱孩子的分離焦慮,關鍵是建立信任的親子關係!


鳩茲心語


您可以這樣做來緩解孩子的焦慮[玫瑰]

[送心]首先分離時應該耐心告訴寶寶分離原因。有可能寶寶剛開始時候聽不明白,家長們要耐心解釋。就拿分開寶寶去工作的事來說:家長們可告訴寶寶們工作重要性,從寶寶的角度分析不工作就會沒有漂亮的衣服穿,沒有玩具玩。並再叮囑只是去工作,是更愛寶寶,而不是不愛寶寶。

[送心]其次分離返回後記得擁抱寶寶,並告訴寶寶:看吧,是不是馬上就會回來了。再次強調工作是暫時分離,並不是不愛寶寶等問題,多次反覆耐心講解。要知道在寶寶眼中,分離對他來說也對家長的一份深愛,他那小小內心開始對分離也是有了離愁味,也是會牽掛著家長們。

[送心]在慢慢培養起安全感後,寶寶分離焦慮症就會得到很好的緩解。不斷的重複讓寶寶明白,爸爸媽媽的分離只是暫時的,並不是因為不愛寶寶。而是為了寶寶未來更好的生活,相信久而久之,寶寶也會理解家長良苦用心,學會不哭不鬧坦然面對家長短暫分離。

[送心][送心][送心]希望回答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